【推荐】医保个人账户入金为啥少了?专家指出:不要用民众的钱去补?-医保基金缺口
湖北武汉市从2月1日起,按照医保共济机制的安排,民众医保个人账户内的每月入金少了,引发了热议。同时
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贾康,接受采访时表示:财政紧缺问题可能要三五年才能见眉目,未来要体现限高扩中抬低的调节思路,不要用民众的钱去补财政。
#职工称改革后个人账户少了?武汉回应#
个人账户钱为啥每月少了?
武汉医保共济机制的核心点在于:个人账户的医保基金变少了。变少的钱最终进入了有医保部门管理的普通门诊统筹基金了。也就是说小账户的钱进入了大账户。
当然改变的还不止这一点,每年报销的门槛象下降了,报销的比例也有所上调。不过有一个要求,那就是需要到医院去做诊治,才能纳入报销范围,那么在现在,门诊挂号费大幅提升的当下,一方面增加了医院的看病人员压力,另外一方面增加了医院的收入。
那么可以看到受损的群体,一方面是没有退休的在职劳动者,他们的医保账户中的个人账户数额减少了,未来他们总归会变老,总可能会生病,个人账户钱多总是可以弥补自费要开支。另外一方面退休老人中有许多老人,也并不需要年年住院看病。所以对于在职和健康的老人来说,也是受到损失的。
那么对于那些有着基础疾病,时不时就要跑医院的老人来说,相对看病的压力就减少一些了。所以此次改变的受益者是这些需要经常看病的老人。至于医保部门所说的“有病的不够花,没病的用不了”,其实是有所偏颇的,因为个人账户中的钱是自己的钱,即使现在身体健康用不上,早晚都会用上的。那么现在还有一个家庭供给制度,自己用不上也可以给家人用。
那么在2021年开始医保新政之后,个人账户的钱是逐渐减少的,医保基金的账户钱是越来越多的,这可能就是我们整个医疗改革的一个重点吧。
#专家:不能用老百姓的钱补财政缺口#
税收、医保都要凸显限高扩中抬低原则
贾康专家讲的直接和彻底,因为现在政府无论是收税还是收费,最终都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形式将钱汇总到财政那边,所以真的不能采用各种方法用老百姓的钱,去补财政缺口,尤其是各个地方,更加要注意。
其中针对老百姓比较关心的遗产和赠与税,现在一方面说开征的呼声也很大,一方面说不能开征。先不管具体的税收政策是如何制定的,首先必须将税收征收的前提基础明确话,那就是要明确的建立公务人员的财产报告和公示制度,同时还得有一套公正透明的核查机制,让那些隐瞒财产的人员无处可藏。那么此时所有的民众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自然也就具备了开征收的基础了。
同样对于个人所得税阐述,其最根本的矛盾在于,并不是税率和征收基础要不要向下调整的问题。而是现在应该缴纳税收的那一批民众,是不是通过各种方式成功规避了?就如同一些企业主,有可能他们的工资收入为0,但是他仍然能维持家庭和个人的高消费,原因是将所有的支出全部进入到公司运营成本,本来将税后的个人消费变成了税前的生产开支。那么最终需要缴纳个税的不就是普通的民众和那些无处可避的“中间阶层”。
同样现在普通民众的税负过高,主要是体现在消费税上,要知道我们的消费税其实是从购买商品中被征收掉的,消费者没感触,但其实每买一件商品都是缴纳税收者。那么此时明显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普通民众其实就是消费税的主要承担者。
现在民众的生活压力还是比较大的,那么未来要精细的去制定各项措施,不能让民众变成我们实际税费的缴纳者,而让承担大头的某些群体变成了既得利益者。
#头条创作挑战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