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亚宁)日前,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2018年度资助社会公益科普项目签约仪式在邬达克纪念馆举行。会议由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上海科技馆基金管理处处长张斌盛主持,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施荣范、汪兰洁、王智勇等领导以及来自各项目单位的项目负责人等近百人参加会议。

图说:36个项目获得2018年度资助社会公益科普项目 来源/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供图

基金会已资助公益科普项目200余个,资助金额近千万元。项目实施以来发展态势良好,有不少项目取得了成效。基金会资助的科普教育活动已成为市民和中小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载体和平台,例如:基金会支持上海科技馆拍摄与制作的12部科普影视纪录片和10部4D影片,共获得70项国内外各类大奖;新民晚报社的“新民健康大讲堂”项目,贴近百姓关心健康需求;上海滩涂生物资源开发研究所“稻蟹共生、稻虾鳖共生生态农业科普教育”项目,使崇明当地农民普遍提高了收益,该项目在本市及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有较大的影响;邬达克纪念馆的“探索邬达克-邬达克建筑遗产科普展”集建筑领域的科普专家向广大学生和市民宣传建筑科普文化等。这些为提高市民及青少年科学素养作出了积极贡献,部分项目获得了我基金会创设的“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相关奖项。

基金会自今年5月份发布申报公告以来,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申报的项目有94项,经过评审、公示等程序,36个项目列入本轮资助。基金会的资助项目已为社会高度关注,就今年申报项目而言,项目的整体质量不断提高,旨在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文化、感受科学魅力等方面作有效探索。资助项目也吸引了社会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和社会团体热情投入,有华东师范大学等一批高校和中小学校、有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科研院所、有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更有不少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及市、区科普教育基地等一些民非机构积极参与,聚焦科普教育活动、科学文化传播、科技成果科普化三大领域尽自己所能,为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市民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尽一份社会责任。

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施荣范在签约仪式上说,项目承担能按照承诺和约定,精心组织和推进项目的有效实施,珍惜和用好这笔资金,以优异的项目成果回报社会。同时,也希望通过项目形成我们之间的合作,进一步丰富科普资源,共同营造科普教育的良好氛围。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服务好

三次元影像仪

光学测量仪器

三次元影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