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你们知道不?全国70%的纯电动移动警务室,都是河南这个企业造的-三鼎基金
河南商报记者 崔莉莉 文/图
“近年来,我市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肯定和表扬。”5月下旬,“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系列活动第三站在许昌举行。
在当天的座谈会上,该市商务局副局长张晓刚说,许昌市民营经济得到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点赞。
许昌发展民营经济有什么秘诀?我们先来看一组数字:
民营经济占该市经济总量的80%以上,从业人员占全市就业总量的90%以上;
大咖云集:拥有黄河旋风、鲜易控股、森源集团、许继集团、首山焦化、瑞贝卡等多家国内知名民营企业;
全市民营企业5.7万多家,超过100亿的民营企业6家;4家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其中,森源集团短短7年时间,主营业务收入由10几亿元突破400亿元,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民企创新强,去年该市民营企业专利申请量近7000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
“许昌生态圈”中的民营经济
“许昌市的营商环境普遍好。”许昌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许昌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寇玉平说,这主要得益于许昌市各个层面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视。
在当天的座谈会上,许昌市和民营经济发展相关的部门几乎都到齐了。工商局、税务局、环保局、人力和社会资源保障局、工信委、商务局、工商联……
“我们借鉴了江浙先进经验,推出放宽市场主体准入领域、名称登记、经营范围登记等措施。”许昌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工商部门推行柔性执法,对首次违规或无严重违法后果的轻微违法行为通过建议、辅导、提醒等非强制性方式进行劝诫引导。
税务部门,利用微信群、QQ群等现代信息交流平台提供“贴身”服务,坚持“无事不打扰”,取消29个进户执法项目,对仍然保留的进户执法项目严格管理,“未经指派不得进户”。
全面推广“电子税务局”,90%以上纳税人实现网上申报缴税。
许昌市工信委邀请河南省财政厅及河南省相关产业基金管理专家,组织开展企业与产业基金管理公司融资对接活动;与许昌市金融办一起化解企业金融风险,设立总规模8.43亿元的企业发展互助资金,建立企业调贷资金池,累计滚动为企业调贷68亿元,帮助230家企业化解了财务风险、渡过难关。
在一系列措施激励下,截至今年4月份,许昌市民营市场主体23.99万户,占该市市场主体总量的97.45%。
“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成为拉动市场主体增长的主导力量。”该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该市发布了《关于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对全市党员干部和民营经济人士交往进行规范,提出“五严禁”和“五严查”要求,明确交往底线。
“一个促进当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许昌生态圈”,正在逐步形成。”寇玉平说。
帮企业谋划“接班人”,下功夫培养“企二代”
“培养民营企业’接班人’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我们现在下功夫培养’企二代’。”寇玉平认为,许昌市的民营经济近几年发展很快,其中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批肯担当、善思考的著名企业家。
这只企业家的队伍,他们的普遍特点是吃苦耐劳善思考,经验很丰富,“战略眼光很高”。
“但是毕竟到了一个接班期。”寇玉平说,许昌民营经济后续还能不能发展好,“企二代”的储备、培养非常重要,紧迫性也非常突出。
寇玉平认可民营企业培养自己子女作为接班人做法。“从外面引进来的,人家对你这里的发展环境要求很高,不满意,就走了。但是自己企业的人,家在许昌、业在许昌,走不了。”
但是,在培养自己的子女作为接班人上,也有一些难点。
比如许昌很多“老”企业家的子女,曾经在国外留学,优点是见多识广、学历高、有想法,缺点是没有管理企业的实际经验,甚至所学专业和家族企业主营业务不对口,也没有父辈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回了许昌后,多方面“水土不服”。
很多“企二代”回许昌后,名义上是“总经理”,实际上还是父辈掌权。
“大的企业,让接班人去干,干不好了,可能就是赔些钱,企业能承受;要是小企业,就受不了这种风险。”寇玉平说,不过,近些年,这种情况有所改善,很多“企二代”,名义上是“总经理”,实际上也做着“总经理”的工作。
目前,许昌市成立了“新锐企业家促进会”,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要为许昌市民营企业培养接班人、帮助他们的“企二代”尽快上路。
“主要通过老企业家传帮带、企业之间互相观摩学习等方式。”寇玉平说,现在,这个平台的成效已经显现出来,里面的青年企业家都感到很受启发、有进步。
15亿元设立“英才基金”,重金奖才留人
座谈会上,河南商报记者还了解到,许昌将在“十三五”期间拿出不少于15亿元,设立“许昌英才基金”,用于培育50个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0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创办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100个以上,引进培育500个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把许昌打造成中原经济区重要的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许昌有关部门还想办法帮企业解决人才引进难题。一方面组织企业到北京等地招聘人才,比如2017年,帮森源集团、黄河旋风、许继集团、三鼎实业等到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引进了急需人才542人;另一方面,帮企业引进“国外智力”,为龙源花木、盛田农业、统一电器、金卡特等7家企业寻找外国专家29人。
对优秀企业家,许昌也是不惜重金奖励留人。据了解,15亿元的英才基金中,目前已累计拿出了2亿元,重奖“科技功臣”和优秀创新型企业,其中90%用于民营企业。
许昌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开展企业家培训。主要举办企业家学习论坛、企业家沙龙等活动。去年组织了企业家代表赴德国、法国学习考察,新三板挂牌后备企业到北京参加股权融资与市值管理专题培训,联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举办许昌市第二期企业领军人才研修班等。前后累计培训企业负责人1000余人次。
从杀猪卖肉到生鲜平台标杆的“鲜易控股”
在许昌,河南商报记者实地走访了当地民营企业。
鲜易控股有限公司由众品食业、鲜易供应链、鲜易网络科技、金色马甲等公司重组成立。公司定位于生鲜产业互联网平台。
在鲜易控股电子展厅及数据实时监控中心,数块电子大屏上滚动播放着实时生鲜、农产品大数据。
在上面可以查看全国生猪、母猪存栏量,仔猪、种猪、玉米、豆粕10天到12个月价格曲线图;生猪价格每天、一周、一年走势图等。
“我们从1993年一个国有的县级肉联厂开始,到2008年开始由生产主导型向服务型、温控供应链企业这个方面发展,再到2012年下半年,向平台型企业转型。”鲜易控股工作人员介绍,公司在大中原和华东、华北、东北布局8个产业基地,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生鲜产业集群。
鲜易网集生鲜食品交易能力、集采能力、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配送服务能力为一体,日交易突破4000万元。利用该平台沉淀的数据发布的“鲜易指数”,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生鲜品价格的风向标。
下一步,鲜易控股要融入河南自贸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试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国家战略,对接陆港、空港和“新鲜卢森堡”项目,在欧洲、北美,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6个海外集采渠道,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公司还要完善大数据中心,为生态圈1万家小微企业提供在线信息服务。
“2018年-2019年,鲜易控股要确立“鲜易大数据中心”在生鲜行业的标杆地位。”鲜易控股相关负责人说。
全国70%移动警务室 ,“森源重工”造
主营业务收入超过400亿、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森源集团,拥有电气制造、车辆制造、新能源、投资物贸等4大板块19家子公司。其中的“森源重工”是该集团车辆制造板块的领导企业。
在森源重工的车辆路演现场,汽车起重机、高空作业车在广场上整齐列队;多功能融雪车、洗扫车、移动式水平垃圾压缩中转站、移动警务室、行政执法车、纯电动物流车……依次从企业广场前开过。
“我们的’纯电动移动警务室’全国市场占有率保持在70%以上;环卫系列产品实现从城市到农村全覆盖,其中多功能抑尘车、洗扫车、移动式垃圾压缩中转站产品,技术与欧美同步。”森源重工总经理陈西山说。
森源重工的“智慧环卫运营管理中心”和“混凝土第三方物流运营管理中心”,是森源重工“创新商业模式,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代表。
陈西山介绍,森源重工运用大数据、互联网+,实现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进而走上“服务制造业”之路。
在智慧环卫运营管理中心,大屏幕上可以看到一个环卫车辆和工作人员在工作时的车辆、位置、清洁效果、到岗情况等状态,达到清洁质量、工作质量全程跟踪可控。
混凝土第三方物流运营管理中心里,森源重工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能够实现对运送混凝土车辆的实时远程监控:一辆在西安的混凝土运输车,此刻的位置、油耗、速度、已行驶公里数、工作状态都可以在眼前的这个大屏幕上看到。
森源重工这种“二产推动三产、三产拉动二产、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模式,取得了成功。
“在前几年整个工程车辆销售不好的情况下,我们的工程车辆销售始终还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就是服务业拉动了制造业。”陈西山说。
(河南商报编辑 施尚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