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高龄,依然奔走一线,默默为医疗事业奉献,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是众所周知的医疗领域的泰斗。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重庆的中小企业服务领域,也有一位“钟南山”一样的人物,古稀之年依然壮心不已,数十年如一日地奔走于区县、园区、企业,免费为广大中小企业“问诊把脉”。 他便是重庆市中小企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强娇。

△重庆市中小企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强娇

近年来,李强娇带领重庆市中小企业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们,走遍了重庆所有的区县和园区,免费为1000多家企业解决了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大量难题。

如今,73岁高龄的他,依然没有停下脚步。他表示,自己要带领重庆市中小企业专家委员成为全市中小企业的“公共智库”,下一步,还将帮助广大中小企业研发产品,实现企业、平台、专家间的精准对接、精准帮扶、精准服务,助力广大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闲不下来

实战中走出来的技术专家

对于很多人来说,到了70多岁的年纪,大多都是选择在家颐养天年,享受含饴弄孙的幸福生活。

但李强娇不一样。

“闲下来我整个人都不舒服了,再说,有技术不应用多可惜呀。”作为一名资深的技术专家,李强娇时刻都在想着要多解决企业的这些难题。

李强娇于1970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随后被分配到西北天水红山厂研究所工作,曾任计算机研究室任主任、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计算机控制电液伺服系统的研制。作为项目负责人,他成功完成了441、444微机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的研发,填补了国内空白。

1982年3月,他还曾作为专家,随机械工业部(前身为第一机械工业部)地震模拟振动台合作项目组到美国参加计算机控制、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方案审查,当时是我国最早走出国门的年轻专家。

1993年,李强娇被重庆钢铁集团公司作为高技术人才引进,担任重庆钢铁集团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三峰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期间负责重钢集团“2000年问题(Year 2000 Problem,简称Y2K)”的处理工作,经过他和全体相关技术人员的努力,重钢集团各种复杂的计算机控制生产装备及信息管理系统都平安跨过2000年,成为同行业的先进单位,李强娇也被授予冶金行业处理计算机2000年问题“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作为重钢集团实施信息化的主要负责人,他组织指挥完成了“产销一体化”系统的研发,该系统作为国家级样板示范项目——重钢产销一体化信息系统在囯家级专家验收时获得极高的评价,在同行业评比时得到了奖励。

退休后,李强娇也没有闲下来。

一方面,他先后被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聘为客座教授,重庆邮电大学以李强娇为主任成立了“企业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老将上马带领一批教师和研究生们做起了新的科研工作。另一方面,他还同时承担了重庆市经信委中小企业专家委员会的组织领导工作,组织专家委员免费为广大中小企业当起了“坐诊医生”,用自己的技术特长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为广大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从专家委员会2006年成立祘起,一干就是十几个年头,从来沒有停止,从来没有松懈。

“不要闲下来,不要把经验和技术知识荒废掉!”这是李强娇对自己的“定位”。

在极忙禄的情况下,没有想到李强娇还抽空插针为‘老东家’研发了新的电液伺服阀微处理器集成控制系统。采访间隙,李强娇打开手机,一个类似硬盘的图片展现在记者眼前。“一个新的产品,可以为企业创造效益,甚至对整个行业都带来影响,我恰好有这样的技术,为何不拿出来造福大家呢?”李强娇说得轻描淡写。

△李强娇以及专家委员会专家们在重庆南方数控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调研

不求回报

免费为上千家企业“把脉问诊”

既有技术特长,又有管理经验,投身重庆市中小企业专家委员会后,李强娇先后担起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主任的重担。自此,他的生活也与广大中小企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无论企业是遇到技术上的难题,还是管理上的困扰,他都无不亲自上门去了解过问。

“我们刚给他说了企业面临的瓶颈,他就带领专家团队上门了。”最近,重庆天宇异型焊管有限公司想要用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的焊接管代替无缝管,用作农用车的传动轴。但在实验过程中,焊接方面的相关技术要求是怎样的、设计应该如何优化、扭力适用问题如何解决等,却成了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

结果,在了解情况后,李强娇第一时间便带着委员会的专家们“登门回访”,为企业送去解决方案。

彭水县龙须晶丝苕粉有限公司,一直苦于传统人工生产模式下产量远远跟不上市场需求,限制了发展规模。李强娇了解情况后委派委员会的责任专家们多次走访,历时两年研发,帮助公司设计出智能化装备,实现自动化生产。“现在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使用新设备后,产量可以提高2倍,人工减少了8成。”该企业负责人葛先萍感激地表示,多亏了专家们的帮助和支持。

重庆蜂谷美地生态养蜂有限公司,一直想要提高养蜂效率,李强娇得知后,又带着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们帮助企业实现了蜂箱智能化改造,蜂箱内温度、湿度、蜜蜂状态等可以实现远程监控,管理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而这些,仅是李强娇“免费坐诊”中小企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通过技术讲座和交流、进园区进企业寻访调研、召开座谈会现场答疑等方式,李强娇带着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们已先后走访了重庆市属所有的区县,对接了1000多家企业,免费为广大中小企业解决了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大量难题。就连妻子因病瘫痪,李强娇依然没有停下对中小企业的帮助,他经常每天只休息5个小时,一边照顾家人,一边“挤出”时间也要往企业跑。

“他不是在园区、在企业,那便是在去园区、去企业的路上。”提起李强娇,重庆市经信委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处调研员冯庄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她介绍,以今年为例,在市经济信息委的指导下,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市中小企业专家委员会累计举办了30场专家进园区、专家进平台、专家进企业活动,而李强娇每场都亲自参与,从不缺席。“无论走多久走多远,他只要一到区县,就会一头扎进园区扎进企业,70多岁的年纪,还常常自驾前往区县,这是很多年轻人都做不到的,他的认真尽责、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冯庄感叹道。

不言“退休”

为中小企业打造“公共智库”

所有的困难和中小企业的发展相比,在李强娇看来都显得“不值一提”。因为和中小企业打了多年交道,他深知中小企业面临的瓶颈,以及对专家服务的迫切需求。

“尤其是偏远区县的中小企业,他们对专家的需求更为迫切,趁着跑得动,我尽可能的要多跑几家。”李强娇说,在为中小企业服务这件事上,自己不设“退休”时间。

如今,尽管已经73岁高龄,他仍然坚持带着委员会的专家们进园区、进平台、进企业。为了区县项目评审,他可以一天自驾往返近700公里路程;为了多跑几家企业,他可以一天连着跑几个区县。常常夏天冒着酷曙,冬天不顾天寒!

就在上周,他和委员会的专家们就连续走访了万州、云阳、巫溪、巫山四个区县,接触了近百家企业,为20多家企业做了对接方案。接着一周又走彭水、黔江、九龙坡和北碚区,工作力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了!

△李强娇以及专家委员会专家们走访长寿工业园

“这不算什么,去年11月份,我们还曾在20天内连续跑了11个区县,我们总是想方设法要多为一些企业提供服务。”李强娇介绍,如今,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他们依然普遍面临着五大薄弱点。

一是缺技术型人才和缺技术。“他们一方面是找不到需要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是留不住技术人才,没有技术人才,产品的更新就很困难。”李强娇说。

二是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管理方法、制度、手段落后。“在我们走访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的产品都非常好,但是受制于管理、营销的不足,市场覆盖面始终提不起来。”李强娇介绍。

此外,在李强娇看来,中小企业还面临着融资难、招工困难、政策法规熟悉知晓程度有很大断层的问题。

“今后,我们将围绕这五个方面,在政府支持下,做政府相关机构的助手和推手,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这些方面的难题。”李强娇表示,近年来,作为重庆市经信委服务中小企业的一大亮点内容,市中小企业专家委员会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汇聚了各个行业、领域的专家200多名。未来,委员会将进一步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加强对服务企业的跟踪管理,建立起跟踪档案,长期跟踪存在发展难题的中小企业,专家委员会还计划为中小企业研发产品,把专家委员会真正打造成一个强大的“公共智库”,助力广大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李强娇以及专家委员会专家们为重庆隆发皮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建言献策

来源: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光学系统测试

影像仪测量

ogp非接触式光学影像测量仪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