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传媒刘同:英孚教育,请尊重版权!请给我一个正面回复!-台湾英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
刘同
先来认识一下刘同
刘同,1981年2月27日出生于湖南郴州,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媒体人、青年作家,现任光线影业副总裁。
2014年6月,刘同出版作品《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荣获当当网2014年度好书非虚构类图书第1名,亚马逊2014年度图书“我们的智慧”奖项,以1800万年版税再次入选2014年第九届中国作家榜,位列前四强,荣获“年度最畅销跨界作家”“年度最佳励志书”两大奖项。央视两会观察新闻节目中,《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与《之江新语》《狼图腾》《活着》成为2014年度国民阅读的四大图书之一。10月,中国最大的学生社区网站人人网对90后大学生阅读习惯的调查,刘同位列最受90后大学生欢迎的作家第二名 ;并负责光线电影的发行与制作,同年担任电影《同桌的你》等影片的制作人。
2012年出版作品《谁的青春不迷茫》,以750万版税列中国作家富豪榜十四位。同时该书荣获“亚马逊读者选择奖——我们的感动”“中国作家榜年度最佳励志书”“2013年度新浪中国好书阅读微博最赞图书奖”“南国书香节十大好书top1”等荣誉。2016年4月22日,由刘同的同名作品改编的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上映;4月,《向着光亮那方》正式上市;半年后,《向着光亮那方》在台湾地区上市。10月20日,刘同获得2016网易时尚跨界盛典年度跨界创作人大奖。
英孚
再来看看英孚教育
EF英孚教育的全称“Education First”,于1965年由Bertil Hult创办。EF属于私有企业,旗下有16个下属机构及非盈利性组织,提供各种教育类课程,包括语言学习、留学旅游及学位课程以及文化交流。本着“教育,让世界无界”的使命 ,EF帮助了各年龄和国籍的人。如今,EF 英孚教育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员工多达40000多人,帮助了1500多万学员。
可以说,两者都是各自行业里相当成功的典范,在自己的领域都创造了很大的价值,也帮助了很多人。可是,世风日下,金钱至上早已深入人心,为了利益,可以打法律的擦边球,随便拼接组合别人的作品,摇身一变就成了自己的“干货”,我相信,这是每一个原创者的悲哀和愤怒!
侵权责任法
今天,刘同怒了,无数个刘同也怒了!
公号“这才是美国”于2018年1月24日推送的头条文章《35岁捡回的英语可以好到什么程度》,其实是刘同于2016年7月至9月间在其个人自媒体发表的《LA学习英文日记系列》文章。
英文对于刘同来说,一直是其人生死穴,所以在他35岁那年他给自己放了三个月的假期专门去洛杉矶进修语言,每日所见所想均在其公号“刘同的素色咦院”中以日记形式进行更新。回国后,这些日记也被出版社收录增补进他的散文集《向着光亮那方》百万册庆功版中,进行全国发行。
以往刘同的文章被盗用,他只是投诉对方删除,今天让他无比愤怒是因为:
1 他的多篇日记经过重新拼接过后,变成了一篇新的文章,新文章使用的标题也是他曾使用的标题,图片也是当时他日记中使用的多张图片。这不是简单的转载,而是有目的的拼接。
2 这篇新文章并没有署名,在本应出现作者名字的地方用了“广告”二字代替。如果真的是分享,打上转载标签也不是不可以,但重点是文章结尾部分一张图片的底下,一行小字“本文摘自光线影业副总裁刘同个人的美国LA语言学习日记,文字与图片均出自刘同本人,与你共勉”。这行字字号比正文更小,颜色更淡。
3 在整篇文章的结尾,多了这么一段“人最不该收敛的,就是敢于梦想的激情。像故事的主人公一样,发现自己人生更多的可能。敢想人生,英孚海外游学助那些有梦想并敢去实现的人一臂之力。迈出敢想第一步,不管是提升英语、拓展人脉,还是开阔眼界、结交好友,只要你敢想,英孚送你去!”然后底下是活动信息,奖品,一系列的广告……
4 早在2017年3月,英孚教育就用自己的公众账号发布过这篇文章,作者出处的地方同样没有打上刘同二字,而是“荐阅”二字。到了2018年1月24日,刘同的这篇文章开始变成了广告。除了“这才是美国”帐号之外,这篇广告文章还发表在其他的网站上,也就意味着这是英孚教育的长期的、主动的、统一的行为。
一个谎言说多了之后,自己也觉得是真的了对吗?这篇文章被英孚教育用了一年了,然后就真觉得这是为英孚教育而写的文章了对吗?
当刘同看到这篇推送的时候,他觉得自己35岁那三个月是被英孚“包养”的,如果没有他们,他根本无法追求自己的梦想,无法出国念书,下午作业,晚上写日记,每天累得要死要活的,然后就被这个英语机构一句淡淡的“与你共勉”,加上他们的广告就占为己有了,仿佛他不是为了他自己去念书的,而是为了应付去念书的。
在这篇推送的文章里,上来就堂而皇之表明了“广告”二字,他想,这么一篇广告,如果经过了英孚公关部或者市场部的审核,一个大的机构就没有一个人问一句“我们拿刘同的文章做我们的广告软文,合适吗?我们是否需要征求他的意见?”吗?或许也有人质疑过,但英孚最终的做法还是把他的文章发出来了,然后再照片下做了一个小小的标注,当英孚想出这个办法的时候,心里会觉得超开心的吧,觉得打了一个漂亮的擦边球?
英孚教育
可英孚不是做国际交流的机构吗?
你们的行为处事准则不是都应该和国际接轨吗?
你们这种做法是一家正规的英文教育培训机构吗?
你们这种做法在你们认为的国外行得通吗?
你们在底下做着这么一件不光彩的事,面上却教大家走向国际,追求梦想,谁信呢?
我不信。
这个行为很明确,已经造成了侵权。
刘同已经咨询了法律人士,接下来会按正常的程序,要求侵权方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只有赔偿金额问题,最起码要基于国家有关稿酬规定确定(百度可以查到刘同一本书的大概版税,这篇侵权文章大约3700字,大家可以自行核算),而对于以广告方式使用他作品的,他有权根据广告主的广告投入、广告制作者收取的制作费、广告发布者收取的广告费以及作品的知名度、在广告中的作用、侵权人的经营规模、侵权方式和范围等因素主张确定赔偿数额。
可是,如果刘同要了这个钱,是不是就证明和解了?他35岁那三个月于他人生最重要的一段经历和思考就能为他人所用了?
显然不可以。
所以刘同要求侵权方删除这篇广告文章、停止使用他的作品,同时要求侵权方在同一个公众号的头条文章及其官方微博上对本次侵权事件进行澄清、消除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否则就按程序进行赔偿,他知道英孚不差钱,但是他也不差,所有的赔偿他都会全部公开透明捐给公益项目或需要帮助的个人。
他,只是需要一个尊重。
以下是涉嫌侵权的相关截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