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产业版图崛起“昆山地标”-昆山毅昌科技有限公司
全球近10%的中小尺寸面板在这里生产;
大陆首条第六代低温多晶硅面板线在这里量产;
世界第二大专业电子玻璃研发制造企业在这里扎根;
……
历经12年“电光”洗礼,昆山开发区光电产业已形成国内产业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完整产业链条,在国家光电产业战略布局中地位日重,成为世界光电产业版图上迅速崛起的“昆山地标”。
■科学布局,培育完整光电产业链条
11月16日,友达光电昆山厂第六代低温多晶硅(LTPS)面板线正式量产。作为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友达嵌入开发区光电产业完整链条的核心环节,为其注入了强劲动力。
12年前,开发区光电产业落户了第一个项目——龙腾光电。“当时我们的笔记本电脑占据全球市场半壁江山,但‘缺芯少屏’的产业格局一直困扰着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抓住世界光电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在全国率先规划建设了光电产业园,以企业为主体面向全球招商、揽才。”昆山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潘建康说。12年后的今天,快人一拍科学布局、链式招商引资已结出累累硕果,光电产业园落户项目达36个,形成了从“原材料—面板—模组—整机—装备”的完整产业链条,且在每一个环节都有强有力的支撑。在原材料领域,集聚了旭硝子、华天科技等一批原材料项目;在核心生产领域,拥有友达、龙腾、国显等面板生产线,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均保持国内领先;在整机制造领域,康佳电子、天乐电视、仁宝电视等一批品牌整机厂商陆续进驻;在设备制造领域,建设了东京电子、之富士机械、允升吉等一批光电装备制造项目。
■龙头舞动,集聚世界三大显示技术
当今世界,代表显示领域最高技术水平的非晶硅(TFT-LCD)、低温多晶硅(TFT-LTPS)、有机发光体(AMOLED),在昆山光电产业园分别依托龙腾光电、友达光电、国显光电三大核心项目不断提升产业化能力,进而带动整个产业的技术升级以及产品更新换代。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最早设立的龙腾光电已成为国内最具生产规模的5代TFT-LCD产线,其中小尺寸面板在全球市场占比接近10%。
作为大陆首条、全球第三条具备量产能力的最高世代低温多晶硅面板生产线,友达光电昆山厂一期从今年3月开始设备安装,8月试生产点亮首片产品,到11月全面投产,建设速度和效率首屈一指。昆山厂量产后年产出面板可用于制造1亿台高端智能手机。
依托清华大学技术打造的国显光电5.5代AMOLED量产线也已经投产。上半年,搭载AMOLED显示屏的中兴通信手机上市;与长城汽车合作,推出国内首款用于车载显示系统的AMOLED显示屏。此外,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的多尺寸AMOLED显示屏研制成功,实现了目前国内同类产品最窄边框纪录的新突破。
围绕龙头项目,光电产业园还吸引了上下游厂商进驻,如东电光电、琉明光电、华天科技,以及之奇美、国力真空、毅昌科技等一批重要的配套项目。
■ 聚力成长,产值5年增长20倍
5年来,面对全球面板市场风起云涌,率先规划、率先建设、率先发展的开发区光电产业步入“快车道”。2015年光电产业园创造工业产值达548亿元,与5年前相比,增长了近20倍。
龙腾光电就是一个典型。今年1-9月,龙腾光电创造营业收入近30亿元,全年有望达40亿-42亿元。公司协理蔡志承说,多年来龙腾坚持耕耘的5.5代线优势凸显,其产品除了应用于智能终端,还成功打入国内外多家汽车企业。同时,龙腾开发大客户,深耕国外市场,在印度、非洲等占有一席之地。“目前的订单相当充足,根据产能我们只做订单的70%左右。”蔡志承说。
总投资达31.22亿美元的友达光电昆山厂,一经投产便吸引订单纷至沓来。“目前产能均已被客户预订,满载后每年将创造50亿至70亿元的产值,因为昆山厂的量产,友达LTPS面板的市占率将从现在的3%大幅提高到8%。”友达光电昆山厂总经理朱永铨告诉记者,公司一期生产规模达2.5万片/月,产品主要应用于高端智能手机、内嵌式触控屏、高端笔记本电脑;二期生产规模将进一步提升到3.5万片/月,应用领域也将拓展到曲面电视、医疗器械、虚拟设备等领域。走进友达的无尘车间,从前道液晶生产到后道仓储系统,全部靠自动化装备实现运作,无需人工操作,智能工厂的设计进一步提升了产出能力。
此外,还有华天科技、康佳电子等产业链上的一批企业均取得长足发展。如康佳电子积极实施内部改革,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推进转型升级“渐入佳境”,仅仅一年时间进出口额便提升十倍,到年底有望达13亿元至15亿元人民币。记者 李传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