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科学城2023年智能制造高峰论坛开幕-南方科学城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6月17日上午,“归·家”——“筑梦光明 智创未来”光明科学城2023年智能制造高峰论坛活动在光明区天安云谷学术报告厅正式开幕。活动现场还开展了光明区智能制造协会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光明支行战略合作协议签订,光明区智能制造行业协会新晋理事会成员、正式会员授牌仪式,光明区协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启动仪式。
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授牌
本次活动由中共深圳市光明区委统一战线工作部指导,深圳市光明区智能制造行业协会主办,深圳市光明区总商会、深圳市光明区留学人员联谊会联合主办,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协办。由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光明支行首席支持,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智能制造产业促进会、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福田支行、深圳光明天安云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支持。
光明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莉,光明区第二届政协副主席毛咏梅、席卫忠,原光明区第一届政协副主席王中伟,市委统战部、区委统战部、区政协办公室、区科创局、区工信局、区水务局、区科发署、区投促中心有关负责人出席本次活动。
不断为企业家们对接需求带来实惠
活动中,光明区智能制造行业协会副会长、光明区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深圳纽迪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灏博士作主办方代表发言。
李灏表示,企业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寻找需求、满足需求的过程。作为为企业服务的行业协会,智能制造行业协会也将致力于把智能制造高峰论坛打造成一个传统活动,不断为企业家们对接需求、满足需求,带来实惠。
杨莉在致辞中表示,光明科学城的发展,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备。“天时”层面,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相继落地,累计投入将达千亿元。光明在建区5年来已实实在在承担起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的使命和担当。“地利”方面,科技与田园,诗和远方在光明实现了完美结合。光明的区位优势、城市建设都为企业和人才到此落地生根,创造了良好的天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人和”层面,光明区政企“双向奔赴”,共生共促。她表示,统战部及行业协会将持续在解读政策、创造机遇等方面做好服务,让更多企业在光明落地开花。
论坛还特别邀请到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粤港澳大湾区办事处首席代表张丽英作主题分享。她通过对多个产业数字化应用场景的介绍,让全场听众更真切地感受到如何让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企业获得科技的力量、让大众感受科技的幸福。
当天下午,央视百家讲坛大国军师讲座主讲人班博教授以“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带来授课,槃实科技、曙光信息 青鼎装备等三家企业总经理作应用场景分享。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6月18日,光明科学城2023年智能制造高峰论坛还有精彩智慧碰撞。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张映锋教授将带来“工业4.0与智能制造”主题讲座,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先进制造研究院院长吴嘉宁介绍柔性界面机器人的基础及前景。
同时,论坛还根据企业需求,设置了金融对接及行业交流环节,智能制造企业家在活动中将深入交流探讨,收获合作良机。
将大湾区智能传感新型产业社区打造成全链条智造产研空间
论坛上,光明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招商服务部负责人钟正向与会嘉宾介绍大湾区智能传感新型产业社区项目,引发高度关注。
介绍大湾区智能传感新型产业社区项目
据了解,大湾区智能传感新型产业社区项目落户在光明科学城明湖智谷片区。明湖智谷片区未来将结合轨道十三号线月亮路站塑造、城市蓝绿公园网络提升、产城空间更新,形成TODxP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x以城市公园为导向)双导向发展下,无限链接生产生活要素的“智能制造,超链产城”。
该项目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光明区凤凰街道松白路与光明大道、公明大道交汇处,毗邻南光快速出入口,轨道13号线穿过地块,东面紧邻茅洲河生态走廊,项目处于光明区西部板块中心,紧邻光明区松白路城市发展轴线,周边高铁、城际、地铁轨道交通及高快速路网发达,一小时车行圈可通达湾区核心城市,三小时高铁圈可覆盖华南全域,可实现高效链接广深港澳与珠三角经济圈内城市资源、产业资源、人才资源。
该项目是由政府主导、公共利益先行的综合开发项目,综合开发范围1.95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382.51万平方米,产业类建筑面积197.45万平方米,将打造“生态、宜居、乐业”的光明区西南片区,构建 “先进智造园区+科技产研街区”全链条智造产研空间,是打造 “深圳市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和“工业区连片改造试点”的光明示范样板。项目分四期开发,首层层高将达6-8m,首层荷载达1.5-2吨,80%以上建筑标准层面积达3000-5000平方米。此外,在垂直运输等产业配套上,项目将提供完善的货运及客运体系,整体产业空间可充分满足各类企业生产实际需求,重点引进产业方向包括智能传感产业及精密仪器产业,涵盖智能传感产业上游供应商、中游制造商到下游应用领域,以及精密仪器产业上游零部件,中游控制系统等及下游智能终端等应用领域。一期产业空间已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底交付使用。
大湾区智能传感新型产业社区项目是光明区坚持制造业当家,推动“工业上楼”的一个缩影。近五年来,光明区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8年的917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1427亿元,年均增速9.1%,科学、产业、城市三位一体的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正在光明加速崛起。按照市委市政府“20+8”产业集群部署,光明区陆续出台“8+5”产业集群专项政策、“1151”产业空间政策、行业发展和人才政策,在勇攀“硬核科技”高峰同时,制胜产业发展新赛道。
南方+记者 柳艳
【作者】 柳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