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双柜台模式推出重新审视港股的投资价值港股每股面值是多少啊
本周一,港交所推出的“
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
”正式上线,上线首日首批纳入双柜台模式的24只港股合计成交
1.63亿人民币
,这是港股市场的又一
里程碑事件
。
为何这么说?
之前很多投资者在谈及港股的投资价值时,对港股当下的基本面和估值并无太大分歧,认可港股本身的投资价值,但要说到港股市场后市是否会有不错的表现,大家则信心明显不足。
之所以大家对港股抱有疑虑,主要是考虑到港股市场缺乏增量资金及流动性,近年港股全面拥抱新经济公司,不少大型新兴企业接连在港股市场IPO,但港股市场并没有新进增量资金,港股市场融资端与投资端的不对称发展制约了港股的表现。正因为此,过去这些年有很多投资大咖表达过对港股市场的看好,然而港股市场的表现却一次又一次“失约”。
“双柜台”模式的推出,无疑为港股市场带来更多的资金活水。
简单来说,纳入“双柜台”的港股标的,既可以直接用港币进行交易,又可以直接用人民币进行交易,这样对于香港市场直接持有人民币的投资者而言,可以不用再换汇,而是可以直接买入纳入“双柜台模式”的港股股票。
那么,这一方面对于香港市场庞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而言,它们多了个新去处(港股市场);另一方面,尽管目前A股市场的港股通投资者目前未必纳入“双柜台”模式,但港交所已经明确表达了在未来实施这一业务的意图,如果以后港股通投资者也能参与“双柜台”模式,那么内地的投资者投资港股可以避免汇率波动风险,另外还可以避免当前因汇率因素需额外缴纳的保证金,这样内地投资者参与港股的积极性将显著增强。
从这个角度来看,
“双柜台”模式解决港股市场增量资金来源这一老大难问题跨出的重要一步
,相信随着这一模式的渐次推进,港股的增量资金将变得越来越多,这对港股市场的后续发展无疑是非常正面的。届时只要港股的基本面及估值具备吸引力,股价可能就不再会如现在这般长期不反应公司的价值,也许未来的港股行情表现行为模式变得跟过去很不一样,这无疑是
港股投资者特别是港股左侧投资者的福音
。
解决了要不要配置港股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落实到如何投资的问题了。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我认为配置港股还是要尽量借道基金去参与,因为港股市场的交易制度跟A股市场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风险更大。至于基金产品,其投资会更为分散化,有利于很大程度上规避港股市场个股特有的风险。
港股基金产品主要有主动、量化和指数三类,目前来看公募基金中的大部分港股主动基金业绩表现并不太理想,超额收益分布不均匀,并不一定特别适合我们;至于量化基金,正如我在上篇文章所说,目前尽管有一些产品的业绩跑了出来,但目前产品类型的丰富度仍不及指数。因此从投资者的现实选择来看,当下还是
投向港股市场的ETF产品最受欢迎
,这类产品契合了很多投资者的中短期配置需求。
利用港股ETF投资港股市场,无非这三个方向:(1)港股市场的宽基指数ETF,像恒生ETF及恒生国企ETF等;(2)港股市场的新兴行业ETF,比如像互联网、消费及医药等;(3)港股市场的传统行业ETF,比如像红利主题。最近我在梳理港股市场ETF产品的过程中,发现ETF大厂
华夏基金基本集齐了港股上述各个投资方向的ETF产品
,其港股产品丰富程度在国内同行中首屈一指,能够非常好的满足投资者借道ETF配置港股市场的需求。
上表为华夏基金的港股ETF产品线列表(不含沪港深产品),目前华夏共有
9只港股ETF产品
,合计管理规模高达
777.2亿元
(截至6月16日),而在今年年初这9只港股ETF产品的管理规模合计
624.8亿
,今年以来这9只产品共获得了
152.4亿
的资金流入,大家对港股的热情由此可见一斑。
在这9只产品中,有4只产品为宽基ETF,分别对应于3个指数:
恒生指数
、
港股通50指数
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这三只指数也基本是A股投资者配置港股最为关注的宽基指数。这三只指数定位略有差异:
恒生指数发布时间最早,在
全部港股
中进行筛选市值排名靠前的公司构成指数成分;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则在
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
的基础上按照市值进行筛选;
港股通50指数
则是在
港股通股票
中筛选市值前50大股票。
下图从上述三只宽基指数2020年至今的业绩表现,可以发现港股通50指数的表现要优于恒生指数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2020年至今,港股通50指数
下跌19.88%
,而同期恒生指数
下跌30.45%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下跌40.41%
。
至于港股通50指数表现更好的原因,我认为主要原因可能还是来自增量资金的影响,由于近几年内地资金持续通过港股通流入港股市场,这些资金直接买入的标的肯定要更为受益,股价表现占优。按照这一逻辑,
未来港股通50指数同样有望取得更好的业绩表现
,这主要是考虑如果未来“双柜台”模式接纳港股通投资者,那么内部投资者南下香港市场的意愿将更为强烈,港股通相关股票将更为受益。
正因为
港股通50指数
的独特投资价值,华夏基金作为国内ETF业务的佼佼者,近期推出了
华夏中证港股通50ETF发起式联接基金
,该产品的发行时间为
2023年6月19日
至
2023年7月4日
,认购代码为
018721
(
A类
)\
018722
(
C类
),募集规模上限为
80亿元
。该联接基金投向华夏基金目前管理的港股通ETF(159711,跟踪港股通50指数),以实现对港股通50指数的准确跟踪,从而为没有股票账户的场外投资者提供布局
港股龙头企业
的一个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指数投资工具。
上表为港股通50指数的前十大成分股,它基本涵盖了港股各个行业的龙头公司,既有比A股更便宜的传统经济公司,又有A股市场所没有且估值处于低位的新经济公司,如果大家对港股市场的具体行业没有特别明显的偏好,那么
通过挂钩港股通50指数的基金产品进行港股市场的布局无疑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当然如果大家对港股市场具体行业或者主题有特别的偏好,那么也考虑前文表格中所列的港股行业\主题ETF产品。
———————————————————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原创不易,如果此文对大家有帮助,欢迎
点赞
、
评论
、
收藏
、
关注
四连击,感谢大家的支持~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