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利息低至37房贷转经营贷卷土重来金融贷款4三年还清多少利息
且说金融注意到,近日,由于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许多地区房地产政策放松,房贷利率下降,“经营贷”这个词又开始在金融中介中活跃起来。
在3.7%的低息诱惑下,房贷转经营贷是“馅饼”还是“坑”?
什么是房贷转经营贷
房贷
按揭贷款是指,购房人向银行申请贷款,房子被抵押出去
,需要按月还清贷款才可以取回房屋的所有权。
经营贷
款是指,以中小企业主或个体工商户通过房产抵押等担保方式获得银行贷款
,贷款资金用于其企业或个体户的经营需要。贷款时长一般都是两年三年,最多五年。
房贷转经营贷
的操作就是,将房产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经营贷
。需要房产证在手,而且自己或亲属名下有注册至少满一年且持股至少满半年的公司。如果没有可进行购买,金融中介帮忙进行操作贷款利率会比名下有公司的利率高。
但如果房产证不在自己手上,还被抵押在银行的话,那么就需要先“赎楼”,先找担保公司借一笔过桥资金将剩余的房贷还清,拿到房产证后再申请经营贷,这期间也会产生一定的费用。
据金融中介的相关人士称,由于疫情影响,
目前市场上的房贷利率都在5%以上,但是转换成经营贷的年化利率只要3.2%~3.6%
。这对不少购房者来说,确实有着巨大的诱惑力。
有金融中介估算,如果一套房产价值1000万元,按揭贷款、抵押贷款年息分别为5.35%、3.65%,贷款置换之后,居民5年就可以节省85万元。
据了解,经营贷的贷款额度可以做到政府二手房参考价的9成左右,或者银行评估价的8.5成,贷款额度较高,购房者转贷之后甚至还有可用的流动资金,用于其他投资。
将房贷转为经营贷看似能带来不少好处,但这样的方式不仅仅是在违法违规的边缘“疯狂试探”,更严重可能会让自己陷入更大的资金危机。
更大风险
其实将房贷转换为经营贷之后,购房者的实际资金成本会更高,且具有更大风险。
我国在2021年就出政策明文规定禁止经营贷流入房地产市场
。
2021年03月26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联合发布了
《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
。
通知明确规定:“房产中介机构不得为购房人提供或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房抵经营贷等金融产品的咨询和服务,不得诱导购房人违规使用经营用途资金;在提供新房、二手房买卖经纪服务时,应要求购房人书面承诺,购房资金不存在挪用银行信贷资金等问题。”
经营贷只能用于企业经营,擅自挪用经营贷到房地产领域违规行为将会被纳入“黑名单”,经营贷也会被银行提前终止
。
银行不仅有权提前收回相应贷款,还会追究
违约责任
。另外如果还不上,还存在房产
被拍卖
的风险,最后可能会落得钱房两空。更严重当事人还涉嫌挪用资金,
构成犯罪,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
如果购房者仍抱着侥幸心理去做,将承担巨大的风险。
更高成本
经营贷的利率虽然低于正常房贷利率,但经营贷转房贷这中间也存在套利行为,购房者的实际资金成本会更高。
如果购房者想要利用经营贷购买第二套房,需要提前结清首套房贷款,以及具有一个经营满一年的营业执照。
这种违规用经营贷置换房贷不仅要耗费精力,还有许多成本需要计算。例如
金融中介费、提前偿清房贷的垫资利息、注册公司成本
等多项开支。
并且抵押经营贷
期限都比房贷要短,先息后本
,经营贷3-5年到期后,购房者还需面临过桥垫资的费用。
如果
后期经营贷贷款利率有所上浮
,并超过房贷利率,这些隐性成本将大大增加了实际资金成本。
看似“划算”,实则仔细核算之后,将房贷转为经营贷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省钱,还款压力也会变大,而且还需承担更大的风险,购房者一定要高度警惕。
真正的个人购房者是否适用
不适用。房贷转经营贷实则就是个“坑”!
首先我国早有明文规定禁止经营贷流入房地产市场。其次以经营贷置换房贷对个人来说只是节省了一部分利息负担,但期限过低,每期本息还款压力从而变大。
因此这种转贷方式更多地只适用于炒房者,对于真正的个人购房者并不适用。
就算房贷置换经营贷成功后,也会有一定的未知数,能否保证每年都能顺利贷到款,自己什么时候会不符合银行的授信政策。
所以对个人购房者来说,这种转贷方式既会使其面临政策打击风险,还会因为每期还款压力加大,从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并且这一行为
存在违约风险,将来可能会影响个人“征信”
。
一直以来,全国各地对“经营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处罚问责没有停止过。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各类银行及有关部门对风控和管理上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大力压缩经营贷流入房地产市场的套利空间。
目前信贷市场的乱象又再卷土重来,购房者一定要多加注意,不要被金融中介提供的“贴心”一条龙服务套取经营贷款所迷惑,以免后期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落入陷阱之中。
经营贷再流入到房地产行业中,会对行业的稳定发展造成影响。个人如果有充裕存款可以考虑提前还房贷,手上暂时资金不足的,就脚踏实地还月供,至于经营贷应留给真正有需求的企业经营者们,用来进行合法生产经营活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