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ST大集股价收在0.91元。

ST大集股价已连续16个交易日低于1元,大集已经处于即将触发“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就会被实施交易类强制退市”的规定。

本周,还剩四个交易日,ST大集必须收在1元上方。

是生,还是死?

是摆在供销大集股东方、意向战投方等面前极为严峻的问题。

一、部分股东:不仅仅是不减持而是持续看好

10月31日晚,ST大集发布《关于部分股东自愿承诺不减持公司股份的公告》:

ST大集多个股东方:西安银行股份、汉中市汉台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中融国际信托、东方资产管理陕西省分公司、安信乾盛财富管理、哈尔滨嘉悦投资、威海国际物流园发展发函表示,作为公司股东,在ST大集已通过重整并有效解决了合规风险等历史遗留问题,目前各项生产经营持续稳中向好,并与意向战略投资者新供销产业发展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情况下,基于对公司信心,将继续支持公司相关工作开展,并承诺6个月内不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公司股票。

多个机构股东的长期持股承诺,无疑是对唱空方的一记有效回击。

二、经营转变:业绩不仅仅减亏而是增利

当然对于企业来说,业绩是关键。

供销大集百货购物中心、商超连锁、商贸地产以及供应链创新业务等业务板块均取得不错的成绩,同时探索新零售模式,对实体零售进行数字化赋能和供应链升级,经营业绩呈现向好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自从今年一季度扭亏之后,二三季度,ST大集持续实现盈利。

1-9月份,ST大集归母净利润2.66亿元,上年同期为-3.4亿元,同比减亏增利6个亿。

随着下半年各地加紧出台促消费政策,叠加四季度全年消费旺季,国内消费市场有望持续回暖,ST大集业绩有望持续向好。

三、战略合作:不仅仅是合作而是一个超级布局

对于供销大集最为核心的股价影响就是引战工作。

根据有关报道,该工作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果。

10

26

日,

ST

大集公告称:

与新供销产业发展基金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深入推进在农业生产端、城乡居民消费端、再生资源回收加工、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的业务合作。

新供销产业发展基金明确表示,要优化ST大集产业结构和资本结构,力争将ST大集打造成为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成功典范。

10

30

日,

ST

大集再度发布消息:

中国供销集团副总经理刘勇,新供销基金董事长申泽涛一行在海口对ST大集(000564.SZ)进行调研,并与海航信管就加快供销大集战投推进事宜举行会谈。

消息称,围绕供销大集的战略投资工作,双方在当前尽调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将分别进一步督促尽调团队和上市公司快马加鞭推进后续工作,力争早日达成目标。

大家都知道,中国供销集团、新供销基金背后是中国供销合作总社,不是央企胜似央企,无论是级别,还是所掌握的资源,比一般的央企要多得多。

对于双方的合作,翼哥极为看好。

首先全面的资源共享。

我们看ST大集,他是海航信管旗下商业零售平台,拥有的零售资源相当丰富。同时控股了港股上市公司中国顺客隆(00974.HK)。

供销社更是个超级巨无霸,是所有人童年的记忆,而且如今那个巨无霸又回来了。

最近,新型“供销社”恢复建设势头加快,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引发舆论关注,大家都在热议,比如:湖北省已重建一千三百多个基层供销合作社,基本覆盖全省乡镇。

双方的资源都非常丰富,一旦成功牵手,ST大集摘帽将水到渠成,“供销”二字的名头也可顺理成章的归位。

业绩向好、机构股东不减持、战投即将落地,三大利好能否使得ST大集面退危机迎来反转,我们拭目以待!

仪器影像仪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

OGP影像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