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机器人板块表现强势,相关行业ETF——机器人ETF(562500)涨幅逾24%,此外,规模增加明显,今年以来规模增加1.9倍。

去年年底机器人ETF(562500)规模为1.58亿元,截至到6月27日,目前最新规模为4.58亿元,规模增加3亿元,规模大增1.9倍。今年以来,机器人ETF(562500)量价齐升表现强势。

近期,机器人板块利好不断。6月份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今日印发《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80%以上,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力争达360台/万人,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除了上海之外,5月31日,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下称《行动方案》)的通知。

此前,特斯拉5月股东大会上,CEO马斯克提及了人形机器人业务,并发布视频展示机器人Optimus包括自主行走、环境探索及记忆、控制力道不打碎鸡蛋(体现了优异电机转矩控制能力)、机器手灵活抓取物体等诸多细节,其相比去年AI DAY亮相进步明显,同时马斯克预计未来人形机器人需求量将远超电动车。不仅机器人技术上不断进步。

除了利好消息不断之外,数据统计显示,6月以来,机构密集调研机器人产业链上市公司。截至6月15日,10家机器人上市公司接受了机构调研。龙头股汇川技术获关注度最高,6月以来参与该公司调研的机构达到168家,此外,大力德、埃斯顿分别获得49家、40家机构调研。

机构指出,AI助力“机器人+”时代来临,机器人产业链有望迎来繁荣发展期。机器人将会是人工智能技术全面爆发的重要变量,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逐渐进入颠覆式阶段,成为一个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一体的核心载体,拥有较为广泛的产业应用。

从融资市场来看,2023年上半年总共机器人行业已披露金额已超过80亿,其中手术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服务机器人成为社会资本的关注热点。

国海证券表示,机器人发展经历了实验室技术积累阶段,工业机器人先行,目前正逐步走向具身智能时代。长期看好人形机器人智能化迭代升级的产业趋势,看好国产供应商进入特斯拉产业链机遇,维持机器人行业“推荐”评级。

华创证券指出,人形机器人硬件决定可达性,软件决定可塑性;硬件先行并是未来2-3年明确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灵巧手,旋转模组,直线模组。

银河证券指出,根据MIR数据,23Q1国产机器人在锂电、光伏、汽车等细分市场加速渗透,国产化率持续提升,内资厂商市场份额首次突破40%。在国家和各地方政策引导下,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机器人产业链国产化空间广阔,产业化进程有望提速,相关主机厂和零部件厂商将充分受益。

对于机器人板块布局,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机器人ETF(562500),一键布局机器人龙头股。

发稿:常银玲

三次元影像仪

影像仪测量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