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债市连续调整八成债基理财净值回撤基金期货债券
近期,受到全球主要央行加息、国内防疫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债券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前期表现较为稳健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也出现了净值回撤的现象。这其中包括,招银一产品触发大额赎回。
1
招银理财有产品触发大额赎回
债券在大类资产中“一枝独秀”的阶段或将过去,处于高位的债市风险正在不断暴露。
招银理财招睿活钱管家添金2号产品,是招银理财发行的一款R2中低风险产品,无权益仓位,主投债券。
近日该产品触发大额赎回,周跌幅达到28%,一时间引发关注。
据招商银行理财经理解释,发生大额赎回是由于赎回该产品的客户太多,达到了系统限制的比例。目前已可正常赎回。
据悉,产品为了正常运作有设置大额赎回比例,大额赎回不是指单个客户赎回达到了限额,而是指理财产品当天所有的客户净赎回额超过上一个交易日余额的10%(个别产品规定为余额的20%、30%或50%)。发生大额赎回后,若是有人买进就会释放出对应的赎回额度。
上述产品触发大额赎回或与近期该产品净值出现一定回撤不无关系。
数据显示,该产品自11月10日以来已经连续下跌4个交易日。11月10日显示单位净值1.0084元,下跌0.02%;11月11日显示单位净值1.0082元,跌幅-0.02%;11月14日下跌0.08%,净值1.0074元;11月15日再下跌0.03%,净值1.0071元,跌到了10月17日的水平。
事实上,上述产品并非近期净值明显回撤的个例。统计显示,目前全市场34363只银行理财产品(包含银行发行的和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中,近一周总回报率为负值的有10897只,占比31.71%。
另有数据显示,11月14日当日,市场上有8成债基金当日收益为负,11月15日这种情况仍在持续,当日债基的净值继续调整,3只债基当日的跌幅超过1%,有79只债基的跌幅超过0.3%。此外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大幅回撤,有些甚至已经击穿面值。
2
债市出现了急剧的大幅调整
哪些理财产品回撤明显?据悉,目前大部分理财都是净值理财,涉及债券投资的理财产品多少都会受到影响。
数据显示,11月以来,债市出现了急剧的大幅调整。11月14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0BP至2.84%,信用债单日跌幅达到20BP以上,下跌幅度达到2016年以来的最大值。
自11月14日以来,债市的调整,不少债基、银行理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地净值回撤。数据显示,14日当天全市场有1020只中长期债基金、58只可转债基金和40只短债基金当日净值跌幅超过0.3%。
银行理财方面,11月15日,近8000只固收类理财产品中,超过2600净值下跌,其中不乏R1、R2风险等级产品。
流动性紧缩预期,债券二级市场悲观情绪正向一级市场快速传导,债券发行取消或推迟公告接踵而至。
11月16日,国都证券公告称原定于11月15日-16日发行“国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由于簿记当天市场情况波动较大,经有效认购投资者及簿记参与人同意,发行人决定取消本次发行,后续发行计划将另行公告。
根据同花顺统计,除了国都证券之外,16日还有8只债券取消或者推迟发行。11月以来已经有46只债券取消发行,涉及基金421.3亿元。
理财市场业内人士贺磊分析说,近期理财出现了净值回撤,主要是因为理财产品投资的是债券市场,因为银行理财产品的底层配置为固定收益类资产。而债券市场调整,主要包括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各地方管控力度预计出现调整;地产政策的落地提升了市场对房地产融资的信心,以及资金价格大幅抬升以及机构集中赎回导致资金面趋紧。
3
资金面叠加政策面的双重压力导致债市走熊
估值波动加大、净值急剧下挫,债券市场近期突然发生的连续下跌,让债券基金、银行理财的投资者很“受伤”。面对债市波动,公募基金、理财子公司纷纷发声,安抚投资人情绪。
博时基金
指出,此轮调整和历次债市走熊的高久期高杠杆有本质区别,而是政策突变容易引发估值面和情绪面的冲击。
平安基金方面也表示,债券市场波动主要由以下因素导致:资金面叠加政策面的双重压力。
中银理财表示,国内宏观经济正在逐步复苏,需要流动性宽松环境护航,伴随着近期债券资产回调带来的风险释放,价格或将逐步企稳,市场能进一步发挥资源配置作用,优质债券资产未来有望继续提供稳健回报。
蜂巢基金认为短期市场情绪不稳,以基金、银行理财为代表的各类资管产品面临一定的赎回压力,市场波动仍会较大。但从估值角度,目前债券收益率相对政策利率的利差已经回到了较为合理的位置。从基本面来看,目前经济数据依然疲弱,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未转向,债券市场没有全面转熊的基础。
中邮理财也在其官方公号中称,目前市场的调整更多是基于预期被打破,加上前期利率水平较低带来的预期冲击,尽管有政策调整的预期影响,但更多的是情绪宣泄。从中长期来看本轮已调整到位,存在一定配置机遇。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净值波动,坚持“以时间换空间”。
事实上,经历前期大跌后,17日国债期货表现有所提升。数据显示,当天,国债期货全线反弹,大幅上涨。截至收盘,10年期期债主力合约涨0.52%,5年期主力合约涨0.31%,2年期主力合约涨0.16%。
4
投资者应增强资产组合的收益稳定性
随着债市的急跌,不少分析人士也指出,2021年以来持续了两年的债券牛市或将告一段落。
对于明年债市的走势,中金固收团队认为,如果债牛无法延续,则可能呈现利率窄幅震荡、偏震荡下行的格局,利率的下行空间可能还要看存款成本下行的幅度。
应对策略上,中金认为需坚持“债持不炒”策略,同时辅以逆向的波段运作。
连日的下跌也让投资者有些沉不住气,是否该赎回?
有基金投顾建议,中长期看,债市仍存在机会,但亦大概率会伴随波动。投资者现阶段可通过资产配置来平滑理财收益的波动,灵活利用债券资产和权益资产的对冲属性,降低股债“跷跷板”效应,增强资产组合的收益稳定性。
国泰君安固收团队对投资者的建议是,没必要恐慌。对后市谨慎,敬畏市场是有必要的,但也不必因为这两天的暴跌变成惊弓之鸟。这种大级别的下跌在过去就曾出现过多次,未来肯定还会继续出现,但一年以内出现的次数仅为2~3次,大跌时反而应该思考,如果债市尚未转熊,暴跌之后孕育了哪些机会可以提前布局的。
另外也可以关注“固收+”理财,其投资策略主要以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打底,辅以权益类资产增强,能够有效平抑波动,穿越牛熊。
对于债券而言,长期趋势是上涨的,目前整体风险可控,未来仍然具备收益空间。
据“东市西市”微信公众号 K3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