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债市出现了罕见的大幅下挫,为3年以来最大跌幅,大超市场预期。截至14日收盘,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2.84%,单日上升10BP,创下7月8日以来的新高。中证全债指数当日下跌0.41%,当晚多数债基净值出现大幅回落。

2022年以来,全球股票市场普遍调整,但债市表现不俗,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定海神针”。截至2022年11月11日,2022年以来中证全债指数累计上涨3.94%,债市给投资者带来了不错的收益。

但11月份以来,债市连续调整,到底怎么了?2020年10月份以来的债牛是否结束?

三大原因扰动债市

第一,

海外利率预期见顶

。随着上周美国10月CPI大幅低于预期,海外美联储加息正式进入尾声阶段,同时股市经过2个月的调整后市场卖压减少,

市场风险偏好上升对债市形成压力

第二,

稳地产政策持续加码

。11月11日央行和银保监会出台十六条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主要针对的是房企融资,配合此前“第二只箭”,动产行业的改善或带动实体经济复苏,从而带来利率压力。

第三,

出行政策调整

。随着出行政策的逐步调整,市场对接下来一段时间经济活动的预期上升,对资金面形成压力。

我们都知道,市场利率上升,对债市是利空。因此,在政策的影响下,目前市场对未来市场利率的预期有所上升。

货币政策难转向,债券市场或难言熊市

展望未来,我们债市尚不具备全面转熊的基础。

虽然目前政策方面对经济形成利好,但是在海外需求回落的大背景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

稳增长政策的力度或被出口增速下降所抵消,对利率端的影响或并不明显

同时,国内10月份CPI仍在低位,通胀并没有形成对宽松的掣肘,在海外需求下行的大背景下,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成为支撑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之一,短期或难以退出。

中长期来看,

货币政策不显著转向前提下,债券市场或难言熊市

2022年4月开始,M2增速已连续7个月以2位数的增速增长,

货币总量仍然是充足的

。数据显示,10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54.82万亿元,同比增长10.8%,较2021年末的232.3万亿元已上升近22.5万亿元。(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未来利率的变化,关键要看需求端,而需求端的主要指标可以参考通胀数据。因此,在CPI没有明显上升的情况下,宽松大格局或短期难以改变,债券市场全面转熊的基础尚不构成

【风险提示】

本材料中的评论仅供参考,不可视为投资建议。本材料以公开信息、内部开发的数据和来自其他具有可信度的第三方的信息为基础。但是,并不保证泽泻信息的可靠性。所有的观点和看法基于资料撰写当日的判断,并随时有可能在不予通知情况下进行调整。本材料中的预测不保证成为现实。基金有风险,选择须谨慎。

以上的数据仅供参考,未经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散布本资料的任何部分,所有出现的公司、证券、行业与/或市场均为说明经济走势、条件或投资过程二列举。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属分支机构可能持有或不持有相关账户。本资料讨论的策略和资产配置并不代表光大保德信的服务或产品,所有的这些不能视为建议或推荐,不作为公开宣传的材料,以及购买或销售任何证券的要约或邀请,也不能视为采纳任何投资策略的建议。

OGP光学影像测量机

ogp测量仪测高度

光学测量仪

影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