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财经新势力#

在短线投资中,大部分市场人士是习惯于将股市和债市单独进行分析的。然而从中长期看,两者的“跷跷板”效应也值得我们重视。

文 / 深红

“终于止跌了”,我相信很多人在昨晚刷新了自己理财产品的净值后,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在投资者经历了一周多的惴惴不安后,大部分银行理财以及债券型基金在周五迎来企稳,并且整体出现小幅反弹。其中长债产品平均涨幅0.02%,中短债产品平均回升0.01%,虽然是杯水车薪,但总好多继续下跌吧。

对于债市的看法我前两期已经提过,市面上也有很多分析的文章,大家都可以作为参考。希望大家理性看待市场的动荡,不要被一些阴谋论的内容带偏方向。

如今我国的债券市场规模已经来到了150万亿左右,相比股票市场的90万亿还要大不少,如此体量的债市必然是以长期稳健发展为基调,只是它前几年涨得太多了。

不过今天我想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到我们的老朋友——A股之上。没错,就是那个在上证3000点徘徊了十几年的股市,因为我坚信股票市场正迎来春天。

支持我看多后市的原因有很多,但我们先要把股市和债市的关系理顺。理论上来说,债券价格和利率是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股票价格和利率的关系要看经济周期。

而从历史走势来看,我国的债市和股市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这才是我们实战操作的依据。

近六年股债走势对比:红色代表长期国债、灰色代表上证指数

撇开一些小幅震荡的时段,A股18年的大跌以及20年的大涨都伴随着债市反向的走势,包括今年股市的回调,债券市场也是保持坚挺。

不光是近六年,即使在图表中没有反应的更早年份,这种规律也始终存在,比如15年后杠杆牛破灭之后,债市也经历了一轮大幅上涨。

而且巧合的是,在图中每次灰色线条上穿红色线条之时,股市就会迎来一轮上涨。当然,这样的格局不会简单重复,如今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较以往更为复杂。

因此我预计债市的收益率则会回归到3%-4%这个合理区间,之前诸如2018年或者19年纯债基金动辄7%-8%的年收益很难再看到了。

而这恰恰也是股市有望走出慢牛的重要理由之一!

我们先来看看机构方面的逻辑,虽然说机构管理的资金都有严格的投向要求,但是其中还是有一部分可以灵活投资于股市或者债市的机动资金。债市收益率下降,机构要想提升这个资产池的业绩表现,就会倾向于加码股票的投资。

同样地,经历了本次债市动荡后,一些本来只买理财的个人客户也会重新寻找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产品。

大部分人可能会把资金暂时投向货币基金等类存款产品,但也不排除有小部分人会把资金搬出一部分到股市。毕竟同样面临着亏损的风险,股票的潜在回报率还高一些。

最近A股从2900点最高反弹至3150点的行情,也已经印证上面两点了。

总之,持有理财或者债基的朋友们不必太恐慌,而压抑已久的股民群体们则可以更乐观一些。

上海三维影像测量

OGP光学影像测量机

flexpo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