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债券违约规模近两年半来涨逾20倍众基金疯狂减仓忙众基金
财富管理WeFind:
在这个噪音时代,我们为您提供有质感、有营养的财富管理资讯。不求多,只求精。
圈主的话
话说近期债券市场违约事件时有发生,随着经济下行压力日益增加,业内人士预期,债券违约规模将持续增加。频频爆出的债券“黑天鹅”事件也严重打击了基金经理们持有债券的信心。已披露完毕的基金二季报显示,在二季度,基金大幅降低了债券的仓位配置。
债券违约规模近两年半来涨逾20倍
债券市场违约事件接连发生,近期东北特钢的债券违约事件再次将债市风险推向风口浪尖。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共有违约债券62只,合计违约金额376.31亿元。钢铁、煤炭及建筑工程等产能过剩行业成为债券违约的高发区。
随着债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容,经济下行压力日益增加,业内人士预期,债券违约规模将持续增加。
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共有违约债券4只,共计违约金额11.6亿元,占2014年至今违约总规模的3.08%;2015年违约债券18只,共计违约金额117.1亿元,超过2014年违约规模的10倍,占2014年至今违约总规模的31.12%;2016年以来共有违约债券38只,共计违约金额247.61亿元,占2014年至今违约总规模的65.8%,仅今年上半年的违约金额就达到2015年全年债券违约规模的两倍。
从近两年债券风险集中爆发的行业看,钢铁、煤炭、建筑工程及有色等产能过剩行业成为债券违约的高发区。其中,钢铁行业的违约债券共8只,违约金额67.7亿元,将近占2014年以来违约总额的五分之一。以今年为例,债券违约的知名国企包括东北特钢、广西有色、川煤集团等。彭博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处于煤炭、金属与矿业这两个产能过剩行业的公司,2016年二至四季度累计债券到期规模超7600亿元,为最高纪录,较去年同期增34%。
央企、地方国企的债券违约情况频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地方国企债券违约共17只,违约金额共计126.7亿元;央企违约债券8只,违约金额共计96亿元。央企和地方国企的违约规模共222.7亿元,占总规模的近60%。
“央企和地方国企本身的市场占有率就高,违约情况也是与其发行余额相匹配的。”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执行总经理石磊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正常来讲,民企的违约率相对于其发行规模来说是会高一些。但目前债券市场整体违约率很低,违约的债券占整个市场的存量规模比例很小,所以不构成系统性风险,对于整个市场流动性也不会带来很大冲击。”
“由于经济基本面问题再加上行业产能及供给侧都没有完全出清,2016年下半年甚至2017年债券违约的情况还会持续增加。”石磊预测。
对此,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于7月23日刊发的文章《坚持市场化方式处置债券违约》指出,对债券违约风险的漠视、对刚性兑付的幻想依然充斥债券市场,并每每在债券违约时上演“闹剧”。但是,任何“闹剧”都终有“收场”之时。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应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债券违约的处置必须坚持市场化原则。
基金二季度减仓债券
频频爆出的债券“黑天鹅”,也严重打击了基金经理们持有债券的信心。已披露完毕的基金二季报显示,在二季度,基金大幅降低了债券的仓位配置。
天相投顾的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可比的开放式基金平均债券仓位较一季度减少了4.57个百分点,季度末债券仓位为15.06%。具体到基金类型上,混 合型开放式基金的平均债券仓位较一季度减少了4.96个百分点,季度末债券仓位为16.83%,而股票型基金的季度末债券仓位仅有0.7%。
严控投资风险
相较于债券市场的潜在投资收益,不少基金经理将风险控制放在首位。在下半年,这种迹象体现的尤为明显。
万家基金固定收益总监唐俊杰表示,在下半年的投资操作中,依然会把严防死守信用风险摆在投资的首要位置,适度提高高等级债券的配置仓位,积极参与长久期利率债的波段操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获取最大投资收益。
唐俊杰表示,债市下半年存在两个风险:第一个是信用风险。当前很多信用风险并没有充分暴露,收益率的补偿也不够合理,经济下行周期依然是债券投资的最大的风险和挑战。另一个是政策去杠杆的风险。由于大家对于债券中长期趋势相对乐观,在相对充裕的流动性环境下,很多非银机构杠杆率相对较高。监管层对于该现象也有所察觉,只是出于金融体系稳定以及稳增长需要的考虑,预期不会采取剧烈的去杠杆方式,但依然存在引发债券市场波动的可能性。
某基金公司的债基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就目前情况而言,信用风险的不确定性是妨碍基金经理投资的最主要障碍。他认为,在刚性兑付逐步被打破的背景下,未来债券违约可能呈现“常态化”,虽然通过一轮筛选,基金经理们已经有意识地避开那些违约概率较高的行业和个券,但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很难保证不遭遇“黑天鹅”事件。因此,尽可能地控制风险已经成为基金经理们的第一要务。
期盼慢牛行情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高度重视风险控制,但部分债基依然对债市的“慢牛”充满期盼。
博道投资合伙人、固定收益投资总监陈芳菲认为,债市上半年震荡行情所积蓄的力量正一点一点释放。在资金配置压力下,基本面的利好让投资者消除了顾虑,在积极的交易型机构带动下,呈现出整体繁荣。在牛市里,风险偏好会有所抬升,表现在信用利差和期限利差的双重缩小。她预计,今年债券市场有望延续2014年、2015年的牛市。
唐俊杰表示,债市在下半年会存在三个利好,包括:第一,通胀压力回落,基本面对于债券走好的支撑明显增强;第二,供需关系相对改善,债券的供给高峰在二季度后相对回落,需求在下半年也会有所改善;第三,由于全球避险情绪浓重,对于高等级债券类资产需求将持续增加,国内高等级债券资产收益率相对于国外利差明显。他认为,下半年债市或呈现震荡慢牛的特征。
-----------------------------
来自: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综合
觉得看文字不够任性惬意?财富管理广播电台已正式上线!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去听听男主播性感的嗓音哦!
随时随地猛戳左下角阅读原文,让耳朵即刻怀孕!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平台对文中观点、判断持中立态度,请读者仅作参考。我们对能确认源头的文章都标明出处,无法确认的亦欢迎作者联系我们,谢谢!
更多新鲜资讯,请关注我们的微博
:
@财富管理wefind
回复A:原创精选 圈主的吐血推荐
回复B:错过悔一年的掘金机会
回复C:强势围观大佬们的最新策略
回复D:那些分分钟颠覆投资观的“黑天鹅”
我们也是最大自媒体联盟WeMedia成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