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基金发行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据数据显示,截至6月29日,6月份基金发行份额仅为424亿份,创下201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较2020年7月的峰值下降了94.6%。

而整个2023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的募集规模也大幅下滑,仅为5167亿元,同比下降了33%。成立规模超过10亿元的基金寥寥可数,超过50亿元的更是只有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其余大部分都是债券类基金。债券类基金的募集规模达到了3238.4亿元,占新基金发行总规模的63%。

这些数据表明,目前投资者对于基金的热情明显降低,市场信心不足。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相对稳定的债券类基金,而对于风险较高的股票型基金则持观望态度。这也反映了当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投资者对风险的担忧。

过去,投资者更倾向于追求高收益,因此债券基金并不是他们的首选,因为其风险较低,收益也相对较低。然而,如今债券基金占据了新基金发行总规模的最大比例,这表明那些愿意承担更高风险的投资者数量明显减少了。他们更加注重保值和稳定回报,而不再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策略。

二、

基金销售再次进入“冰河时代”,人们在担忧什么?

1、权益市场表现不佳,对于股市的悲观。

在上半年,A股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沪指涨幅仅为3.65%,深成指微涨0.1%,而创业板指则下跌了5.61%。据调查数据显示,58%的股民在上半年亏损,另有9%的股民略有浮亏。同样的,基金也没有带来赚钱效应,基民们也遭受了亏损的打击。这表明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需要更加谨慎地进行投资决策。

截至2023年6月29日,代表产品的公募基金经理平均亏损达到了-2.72%。今年二季度,能够实现盈利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仅占总数的17.4%,超过八成的基金都亏损了。在最近三年中,许多渠道销售的权益基金亏损幅度高达20%至30%,甚至有些接近40%。大多数爆款公募基金都处于亏损状态,仅有280只收益为正。由于基民高位套牢,亏损惨重,因此谁还会愿意购买这些基金呢?如果这些基金能够卖出去,那才是不正常的。

2、公募基金行业近年来出现的“明星化”“赛道化”“高位发行”“追求爆款”等现象。

在行情好的时候,公募基金为了多收管理费,会大力发售新基金,导致投资者遭遇大幅亏损,损害了基民对基金行业的信任。今年基金发售遇冷,其中原因之一是2020、2021年高位发行了大量爆款基金的后遗症。因此,基金公司应该回归本源,以客户为中心,从“以产品规模为目标”向“以客户账户收益为目标”转变,加大对人均盈利额、回撤控制、客户投诉等情况考核。对于基民来说,投资是逆人性的,需要做好资产配置,组合投资,同时逆人性投资,“在沮丧的时候保留乐观,在亢奋的时候保持警惕”。在下半年经济进入复苏新阶段的情况下,未来的预期收益高,赚钱的概率是很大的。

历史上基金发行低谷期入场的收益情况是多样的,无法一概而论。不同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周期会对基金的表现产生影响。有些投资者可能在低谷期入场,获得了较高的收益,而有些投资者可能在低谷期入场后遭遇亏损。

投资基金需要注意的是,过去的业绩并不能预示未来的表现,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始终存在。因此,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应该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基金的投资策略、管理团队的能力、费用水平等。

另外,投资确实需要脱离正常人性和大众思维,做出逆人性的决策。这意味着在市场情绪低迷时勇敢入场,而在市场情绪过于乐观时保持警惕。同时,合理的资产配置和分散投资也是降低风险、提高投资赚钱概率的重要手段。

总之,投资基金需要谨慎选择,并且要有长期的投资眼光,不要被短期波动所左右。同时,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才能在投资中获得更好的收益。

光学测量仪器

影像仪公司

上海影像仪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