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借问基金何处买数米基金网
理论上来说这本不该是个问题,但是时至今日我依然经常发现有小伙伴对此竟毫无概念,有些人的思想甚至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年代,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让大家了解一下基金销售的历史发展轨迹及其现状。
基金销售最早主要有三大渠道,即:基金公司直销中心,银行代销网点和证券公司代销网点。简单来说就是分别可以去基金公司直接买,去银行和证券公司代销点买。其中因为银行代销占了大头(直到目前仍然是),以至于很多人到现在都还认为买基金要去银行买。
且不说当年这些渠道不仅要去现场各种开户,开完户后还发现能买的基金寥寥无几,甚至还有可能会被各种忽悠,特别是银行渠道的。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销售导向的渠道能买的就那么几颗基金,还不得把它们都纷纷吹上天;另一方面不少销售人员的基金投资知识缺乏也是硬伤。没动力加没能力的结果就是当年因为买基金而酿成的各种悲剧也是蛮多的,哪怕是定投都不一定能赚钱,顺便还烙下投资基金不赚钱的梅花印。
直到2012年2月,央行开始向第三方理财机构开放基金牌照申请。最早获得基金销售牌照的4家机构是好买基金、众禄基金,诺亚财富和东方财富,之后同花顺,数米,和讯等陆续获批得到基金销售的牌照,至此第四股基金销售力量为基金投资者而崛起。
当然万事开头难,一开始这些第三方代销机构基本都是惨淡经营的,不要说银行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就连基金公司和他们的合作也是聊胜于无,直到2014年A股一轮跨年牛市的出现,直接让其中的佼佼者脱颖而出。
我们现在都知道了,佼佼者就是
东方财富旗下的天天基金
。天天基金网2015年的基金销售额高达7433亿,相关营业收入高达24.4亿元。7433亿什么概念,我给个参考指标,2015年公募基金的总净值也就8.39万亿。
继阿里的余额宝之后,天天基金网再次让大家见识了互联网金融的威力,同时也让各种大鳄们看上了基金销售这块肥肉。于是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2015年4月出资2亿入主当年的四小天鹅之一的数米基金;中国平安旗下原本在P2P排行榜上常年排名第一的陆金所,也于2015年获得基金销售牌照并于当年9月8日开始代销基金。后面还排排坐吃果果跟着企鹅,度娘,京东等小伙伴。
不要小瞧这些大鳄们的执行力,虽然至今我都未见蚂蚁财富在基金销售这块上有特别大的动作(最大的动作貌似是把略土蚂蚁聚宝改成了略不土的蚂蚁财富),但以其强大的流量支撑,在蚂蚁金服整合之后,其基金销售必将发力。陆金所同理,背靠平安这棵大树迅速转型,其基金代销业务仅3个月单日销量已超10亿,代销基金超过2000只,不仅反超了同花顺、众禄、诺亚正行、和讯等老大哥,与好买和天天的差距也逐渐缩小,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
最新的数据是独立的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已由4年前的4家暴增到86家。不过抢地盘(牌照)的时期已经过去,后面就要看各家的基金销售能力,营销手段和方式了。
对于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而言,虽然目前仍然处在一个起步阶段,但是其相较于传统基金销售渠道的优势还是有很多的,比如:
1、可销售的基金种类更多更全。像天天基金网这样的几乎覆盖了市面上所有发行的公募基金;
2、手续费更低。红海之下默认都是基金申购费甚至认购费都打1折挥泪大甩卖;
3、对各基金的销售态度更加中立。比如不会像银行一样专门推一些自己同门或者自己代销的基金品种;
4、更有动力去真正的为投资者服务。比如提供有价值的基金投资咨询,或者提供专业的资产配置组合,总之各种顾客是上帝,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帮基金投资者真正赚到钱,因为这是他们能在这个红海中生存的不二法门。
我们来简单看看这些第三方公募基金销售机构的大致流派:
1、流量派
代表机构就是东方财富旗下的天天基金网,阿里旗下的蚂蚁财富和平安旗下的陆金所,以及没落的和讯网。东财通过其股吧积累了大量粉丝,很多是可以直接转化为基民的,或许这个就是它能成功的关键;蚂蚁的流量不用说了吧,只要她发力,必定会让这基金销售江湖大乱,可以参考当年的余额宝;陆金所凭借P2P排行榜的名头加上背靠的平安大树,目前转型动作不错。
2、研究派
代表机构好买网和被阿里收购的数米基金。他们主要以研究分析来带动基金销售,研究团队筛选出优秀的基金产品,以基金精品店为主体,打造专家理财模式。
3、定制派
代表机构众禄和鼎信汇金。此类机构以粉丝及圈子为主体,根据客户需求联合基金公司推出定制的基金产品,走定制化、精细化、分众化之路。比如鼎信汇金曾和国泰基金合作推出国泰聚信价值,就是根据粉丝的需求来设计产品,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的主动性和专业性。我只能说这个很好,但是这条路真的不太好走。
4、创新派
这个一般是一些新起的第三方销售机构或者的模式,它们代表了一些引领潮流的基金销售模式。我们都知道,对于国内广大中低资产净值的理财用户而言最缺的不是产品,也不是购买的渠道,真正缺少的是适合自己的简单易行的理财方案和投顾服务,而这正是这类机构的发力点。他们普遍秉承的一个理念是:让过去只有高端人士才能享受的理财服务,向普罗大众开放。这里我不具体举例了,大部分会被包含在我的智能投顾系列文章里面。
本文源自小5论基财富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