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更常买盲盒少数死忠粉购买盲盒超500个消费破5万
盲盒经济越来越火,有人痴迷于集齐一套玩偶,也有人连开几十个盲盒,只为开出心仪的隐藏款。为了解当前年轻群体对盲盒的了解程度及消费情况,从2021年5月21日至6月5日,南都民调中心发起盲盒消费意愿及行为调查,通过网络问卷与线下走访结合的方式收集1062份有效问卷,并于近日发布《盲盒消费调查报告(2021)》。
报告显示,超六成受访者了解盲盒,三成受访者经常购买盲盒,值得注意的是,非常了解以及经常购买盲盒的男性受访者较女性高出20个百分点。在购买过盲盒的受访者中,近七成人消费金额在5000元以内;网络购物平台是受访者购买盲盒的主要途径,玩具公仔盲盒最受宠,近四成受访者开盲盒时可以享受到惊喜和刺激感。在从未购买过盲盒的受访者中,八成知道玩具公仔类型的盲盒,五成以上认为盲盒性价比太低,所以不愿意购买。过半受访者认为购买盲盒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近六成受访者认为商家应当确保商品质量和真实性,切勿过度利用消费者的好奇心进行营销。
男性受访者更了解盲盒,三成人经常购买
调查结果显示,超六成受访者了解盲盒,其中,非常了解的受访者占34.37%,比较了解的受访者占30.41%。交互分析结果显示,非常了解盲盒的男性受访者占46.58%,而非常了解盲盒的女性受访者仅占20.95%。
关于盲盒的购买频率,30.5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经常购买;近三成表示偶尔会购买;17.4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虽然买过,不过买得比较少。值得注意的是,经常购买盲盒的男性受访者占40.21%,而经常购买盲盒的女性受访者仅占18.57%。00后杨女士表示,自己从未购买过盲盒,她认为大部分盲盒能够卖得出去,是因为商家只允许消费者通过这一种模式购买该系列产品,抱有赌徒心理和从众心理的消费者占多数。
六成受访者好奇盲盒玩法,近七成购买者消费5000元以内
调查发现,六成受访者表示自己对盲盒的玩法感到好奇,其中,非常好奇的占25.6%,比较好奇的占36.33%。
在购买过盲盒的受访者中,过半受访者购买的盲盒数量在30个以内。少数受访者是盲盒的“狂热粉丝”,近一成受访者购买数量在100个以上,购买盲盒的数量在500个以上的受访者占2.63%。从消费金额来看,近七成受访者的消费金额在5000元以内,其中27.07%的受访者消费金额在500元以内。此外,有不到5%的受访者消费金额在2万元以上,1.25%的受访者在盲盒方面的消费金额甚至超过5万元,可谓是盲盒消费的“死忠粉”。
90后陆女士非常喜欢盲盒这种消费模式,她在盲盒方面一共花费了大概1500元人民币。为了省钱,陆女士有时会购买一些二手盲盒,她向研究员介绍,自己特别喜欢泡泡玛特,为了能得到自己喜欢的款式,有时会整盒购买,作为摆件放在家中。95后邓女士也是盲盒的狂热爱好者,她告诉研究员,自己买过太多的盲盒,多到已经记不清到底买了多少个、花费多少钱,只能大致告诉研究员,购买的盲盒单价一般在100元以内,大部分是考古盲盒。
玩具公仔类盲盒最受欢迎,过半受访者选购盲盒看颜值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购买过盲盒的受访者中,过半会从网络购物平台购买盲盒;各有四成受访者会在商场、线下直营店以及线上抽盒机购买;三成受访者一般从旅游平台或者盲盒贩卖机购买;此外,还有9.02%的受访者选择找代购购买盲盒。
从受访者购买盲盒的类型来看,玩具公仔盲盒最受宠,近五成购买过盲盒的受访者曾买过玩具公仔盲盒;各有三成受访者曾购买过宠物盲盒、考古/文创盲盒、机票等盲盒。
关先生买过的玩具公仔盲盒居多,他表示自己会被其可爱的外观和动画IP联名吸引,比如已经买到手的哈利·波特系列、玩具总动员系列盲盒。不过他也坦言,打开盲盒的瞬间除了紧张,更多的是惊吓——除了在网上购买的确定款是喜欢的巴斯光年以外,其他大多数盲盒拆开后都难看到离谱。
除了传统的公仔盲盒,也有消费者愿意尝试一些新型产品,比如机票盲盒。陆女士曾花费66元购买过机票盲盒,抽中了到西安的单程机票,她认为这一类盲盒的随机性很大,能不能抽到自己喜欢的城市全靠运气。
调查结果显示,过半购买过盲盒的受访者更看中其设计外观,是妥妥的“颜控党”;各有四成受访者更关注盲盒的价格和质量;也各有三成受访者注重盲盒的种类、稀有程度以及惊喜刺激程度;27.07%的受访者是因为作品周边、IP联名以及代言等原因购买了盲盒;还有一成受访者更看重品牌知名度以及文化内涵。
被问及拆开盲盒后的心情时,近五成受访者表示除非拆到的物品符合自己的预期,否则会感到一言难尽;近三成受访者觉得紧张刺激;17.1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纯粹是觉得设计不错才购买了盲盒。
00后张先生热衷于IP联名和全套收集,他表示遇到喜欢的IP,如海贼王、火影忍者等,会不惜代价集齐一套。但他发现最近开出的盲盒越来越粗糙,没有以前精致,希望商家可以对质量多加把关。
侯女士是一位“哈迷”,平时会留意收集和“哈利波特”系列人物有关的公仔、摆件。随着盲盒的风靡,她无意间在手机购物平台上看到哈利·波特系列盲盒的推送,便入手了几个。她坦言,收到快递拆开盲盒时,自己还是比较开心的,产品还算符合预期,但这种喜悦持续不了多久便会烟消云散。很快,这些盲盒就会被束之高阁。
三成受访者开到的盲盒符合预期,近五成人享受拆盲盒的惊喜刺激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三成受访者拆开的盲盒经常符合预期;近半数受访者反馈开出的商品偶尔符合预期;此外,还有2.5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从未开到过符合自己预期的盲盒。
一旦开到不喜欢的盲盒,受访者会如何处理呢?调查结果显示,过半受访者会留下自用,各有四成受访者会跟人互换、放到二手市场卖掉;两成受访者选择直接扔掉。
当被问及自己属于哪一类型的盲盒爱好者时,四成受访者认为自己购买盲盒不盲目,只买自己喜欢的,是理智型消费者;两成受访者或为盲盒死忠粉,或佛系随缘;此外,还有一成受访者为“心血来潮”型,购买盲盒只是图个开心。此外,有近七成受访者愿意花更高的价格购买自己梦寐以求的盲盒产品。
90后游戏爱好者李先生经常购买一些与游戏联动的盲盒周边产品,但开到的盲盒往往让他感到失望,他认为这一类盲盒真的“很坑”,只有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的极少数人才有可能集齐一整套。李先生自认为是盲盒“死忠粉”,但开出的大部分盲盒都不符合预期,商家套路太多,已经磨灭了他的购买欲,目前李先生已经放弃收集盲盒,逐步转手卖出自己拥有的大量重复盲盒。
提及购买盲盒的原因时,近四成购买过盲盒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拆盲盒时可以享受到惊喜和刺激感,还有人是冲着开到的商品诱人、隐藏款稀缺而购买盲盒;三成受访者则是收藏类玩家,满足于收集带来的快乐;二成受访者认为盲盒产品价格低,性价比高以及未来有升值的空间,因此购买了盲盒;此外,还有部分受访者属于跟风购买。
王小姐平时经常购买外观可爱的盲盒,满足于收集带来的快乐,她曾一口气购买了9个Hello Kitty盲盒,不过总体而言,她认为盲盒给自己带来的失望远高于惊喜,经常抽到难看的款。不过即使抽到不符合预期的盲盒,王小姐也会把它们收藏在家里。她还提到,自己向来不买玩具盲盒品牌自己出的IP,一是觉得不太好看,二是对角色没有感情,她更希望商家能多出一些外形精致的款式。
过半不买盲盒的受访者认为其性价比低,四成人担心容易上瘾
在从来不购买盲盒的受访者中,有八成人知道玩具公仔类型的盲盒。问及不买的原因,超五成人认为其性价比太低;四成人对盲盒内容不感兴趣,认为购买盲盒多是“赌徒心态”,容易上瘾;三成人认为即使购买盲盒也很难抽到心仪款;还有两成人表示自己对盲盒缺乏了解,而且盲盒有可能是商家清理尾货、残次品的营销手段,所以自己从来不买。
从未购买过盲盒的林先生表示,自己对盲盒产品一点兴趣也没有,在他看来,盲盒市场价格虚高,商家如果想长久发展,就应当多设计一些高水平高质量的原创产品,总是做一些IP联名的活动没什么意思。
90后梁女士则表示,由于不喜欢该类型产品,所以自己从来没有买过盲盒,不过以前购买香水时,商家赠送过两个,回家拆开后,她发现两个盲盒里的物品一模一样,有时盲盒就是商家的套路之一,故意利用顾客的好奇心促使其消费。
近六成受访者认为商家过度营销,心理专家建议收集盲盒宜有节有度
从购买盲盒消费心理的角度来看,过半受访者认为盲盒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各有四成受访者认为盲盒不仅能带给人满足感,还能消遣时间;另外,还各有三成受访者认为不少消费者购买盲盒是出于从众以及赌博心理,当然,也不排除有人是真正热爱盲盒;此外,还有二成受访者认为个别消费者因为一时冲动而购买了盲盒,事后很有可能会后悔。
当被问及盲盒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时,近六成受访者认为商家营销过度,导致消费者容易中套上瘾、过度消费;超五成受访者认为通过盲盒抽取到的商品质量难以保障,容易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四成受访者表示当前市场万物皆可盲盒,这类产品越来越泛滥,一旦发生消费纠纷难以解决,售后服务也有待完善,很容易出现虚假宣传,货不对板的情况;此外,有二成消费者提到违规销售的宠物盲盒,缺乏对生命的尊重,而一些黄牛刻意的炒作,也扰乱了盲盒市场的正常价格。
购买过不少盲盒的邓女士认为,大多数人都是冲动消费购买了该类产品,加之多数盲盒价格不算高,只要不过度消费,并不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太大的负担。在她看来,盲盒产业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利润空间大,谁都想来分一杯羹,以致盲盒产业无底线扩张,出现宠物盲盒这种触犯道德底线的产品。
当被问及对盲盒市场的发展有怎样的建议和期待时,近六成受访者提倡盲盒营销要适度,商家应确保商品质量和真实性,切勿过度利用消费者好奇心;半数受访者认为商家应该多一点真诚,少一些套路,提高售后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四成受访者呼吁行业监管也应当及时跟上;还有近三成受访者提醒消费者要认清风险,理性消费,切勿盲目跟风。
侯女士曾痴迷于抽取盲盒,但到手的盲盒很快“失宠”,被束之高阁。当被问及原因时,她表示首先是觉得盲盒的价值与价格不符,虽然自己购买的盲盒价格并不算特别贵,但是一想到这些产品成本可能只有十几块钱,自己却支付了几十甚至上百元的价格,就有一种被“割韭菜”之感。其次是盲盒产品做工、造型不一定精致,大部分产品没有长期收藏、赏玩的价值。她认为现在盲盒产业最大的问题是资源浪费,不少人抽取盲盒的新鲜劲过去后,这些抽到的盲盒就会被闲置或遗弃,非常不利于环境保护。
线下访谈时,也有消费者后悔一时冲动购买盲盒。黄女士表示,盲盒产品套路多多,导致消费者很容易冲动消费,但由于盲盒的不可退换性,恢复理智后即使不想要也别无他法,只能自认倒霉。她呼吁推出盲盒产品的商家能多一点真诚,消费者存一些理智。
盲盒市场规模逐步扩大,这种极易刺激购买欲望的营销方式,使得消费者很容易冲动消费,但盲盒产品在质量、售后等方面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线下访谈时,一位长期购买盲盒的受访者表示,现在的盲盒越来越粗糙,没有以前精致。还有受访者认为,盲盒市场价格虚高,商家如果想长久发展,就应当多设计一些高水平高质量质量的原创产品。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姜思思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认为,大家大可不必“谈盲盒色变”。作为一项有趣味性的活动,收集盲盒只要有节有度即可。但如果到了“疯狂”购买,甚至成瘾的程度,那么就要提高警惕。
她建议年轻群体,在购买盲盒时如果发现自己购买过度,耐受性增加,越买越多,产生了负性后果,就要及时警醒,及时“止损”,终止这种行为。如果发现自己即使知道有害也无法终止,就要求助于身边的人,甚至到专业的精神专科医疗机构就诊。
她还建议消费者要试图找到成瘾行为背后的真正的心理需求。比如一个人购买盲盒,可能是因为他身边的人都在购买和讨论盲盒,而他需要通过参与其中来获得其他人的肯定和接纳,从而找到归属感;一个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抽盲盒过程的人,可能需要的是享受被人关注的快乐以及与人分享的喜悦。“找到真正的需求,用更健康、更有建设性的方式去满足这些需求,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课题组也呼吁商家应该多一点真诚,少一些套路,提高售后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消费者也应当理性消费,尽量选择信誉好的店铺选购盲盒,并提前留存好相关证据,以便应对后期可能发生的消费纠纷。
调查概述
本次调查时间为2021年5月21日至6月5日,通过网络问卷与线下走访结合的方式,回收1062份有效样本。
1062位受访者中,男性占55.27%,女性占44.73%。从年龄段来看,八成以上的受访者是90后、95后和00后,其中,90后占29.76%,95后占25.60%,00后占25.99%。从职业分布情况来看,在职人士最多,占47.25%,学生占34.78%,自由职业者占17.78%,还有0.19%的受访者从事其他工作。从月收入情况来看,近五成受访者的月收入在5001-15000元之间,月收入在5001-8000元的受访者占17.29%,月收入在8001-12000元的受访者占15.75%,月收入在12001-15000元的受访者占14.40%。
消费舆情与公众生活研究课题
消费生活监测榜第86期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监制:谢斌 张纯
项目主持:谢小清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谢小清 沈红媛 涂长芳
实习生 吴宇涛 周苗苗 马秀岩 邓凤萍 黄智慧 陈纪攸 张莹
支持平台: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