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晓斯

老捷达开进人民大会堂东门

上 篇

在六七两个多月基本没动过它之后,今天,2017年7月31日,这辆陪伴我和全家15年的老捷达终于洗去一身憔悴,顶着三伏的骄阳,悄悄被我开回4S店。如同15年前它以“都市春天”的芳名,在4S店里搔首弄姿,让人欲罢不能地把它从4S店接回家那样。只是当初接回时光鲜亮丽,送走时已老态毕露。尽管开起来依然中规中矩,但毕竟年迈色衰,尤其是脏器指标一如老人一样居高不下,属于京城环保淘汰之列,心有不忍,却已留它不住。

在4S店等待报废的老捷达

老捷达最后显示的公里数

老捷达是2002年接回家的,那一年北京私家车不过50万辆。当年2月《北京晚报》一则消息说,北京平均12%的家庭已拥有私家车。那会儿北京市面上畅销的国产轿车,仅有捷达、富康和夏利老三样,其中捷达高居畅销车之首。

捷达也分几档,其中“捷达王”得20万元以上。我这款“都市春天”是一汽当年刚推出的捷达新款,加上购置税保险等,也接近14万。对于存款刚过10万的三口之家,无疑是笔巨额开销。党校同学阿海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出身,就曾劝我,在北京应该是先买房,再买车,房价会越来越高;而车价会越来越低(后来证明他的判断十分精准)。而当年10万确实也足以做个购房首付。只是当时驾照在手,见车手痒,也受单位几个有车同事的撺掇,心一横,这边交完钱,甚至连颜色也没挑,4S店现车只有银灰色的,当天就带着女儿莎莎去提车。

那时车牌号在电脑上随机选,我买车时已是“京F”了,后面跟着“3”是东城区代号,这些不能选,能选的是后四位数字。数字组合不停翻动,按键即止,此数字即为所选车牌号,每车可选三次。按键时倒也坦然,车牌号无非是个名字。一键按下,显示“2468”一组数字,我正在犹豫,身旁几个等待选号的车主叫了起来,2468!这个号太绝了!我一想,还真是,全是偶数,就是它了。至此,买车一应手续完成。

把车开回家,心里按捺不住莫名激动,这是我们小家也是哈氏大家的第一部轿车。当晚给父亲挂了长途,告知我已买车。父亲听说也挺高兴,说我们家交通工具也算升级了。并追述道,那年家里买第一辆自行车,你们也给我说的。

父亲说的买自行车的事,发生在文革末年。那时,父亲“发配”在铜陵矿山劳动,母亲和我们七个兄弟及妹妹在合肥。文革闲着无事,常找朋友借旧自行车骑着玩,一来二去,几个弟兄都会骑了,只是家徒四壁,哪里有钱去买车。1976年秋,我上班积存了一笔钱,打算买辆自行车。可是那时自行车得凭票购买,光有钱还不成。在宿松工作的大哥得知此情,说他可以在那边找张票。于是,我把购车款汇给大哥。据当年日记记载,那年9月,大哥在宿松凭票购得凤凰牌自行车一辆。9月28日,父亲自铜陵给我一信,其中写道:“听大哥说,他将把你买的自行车带回去。对新车子要注意保养和管理,要严格执行‘非亲不借,非哈不骑’的规定。东西来之不易,要多加爱惜。”父亲新闻记者出身,记忆力超群,时隔26年之后,仍清晰地记得此事。

父亲在2002年

新车买到后,自然开着它上下班。那时北京路况可谓一路畅通,极少出现拥堵。上下班路程短,一会儿就到了,感觉不过瘾。于是,每天绕道接送妻子便成一桩任务,我也乐此不疲。那会儿每年我们都要回合肥过年,火车票极为难买。新车买到后的第一年春节,即2003年春节前,我试着给父亲打电话说,打算开车回家。父亲当即表示切切不可,说长途跋涉不安全,宁可不回来过年,也不要开车。我那时驾龄不过一年,跑千余公里长途,心里也打鼓,还是依照惯例,乘火车回合肥过年。

2003年11月末,父亲不幸罹患恶症撒手西去。办完丧事不久,我即接母亲去北京过年,此后每年如此,母亲一般是11月最迟12月北上,过完年到4月或5月再回合肥。这样,捷达车便因母亲的到来跑得更欢。

母亲的北京生活其实很简单,她从不提出任何要求,唯一要的是帮她订份《参考消息》,每天一早总是催我去邮箱取报。白天我们上班,晚上回来带她去小区散步。周末则颐和园、圆明园、天坛、北海的随处逛。城里逛完了,就去郊县,顺义、怀柔、密云经常去。后来索性每周去一次颐和园,由东大门进去,穿过长廊,沿着昆明湖到石舫,然后走后山绕回东门。母亲年届九旬,又是小脚,身体却挺硬朗,这样走一圈,途中最多歇四次,有一次竟然直上排云殿,攀上佛香阁顶。有游客惊问,老人家多大年纪,母亲笑着答称九十。

母亲爱坐副驾驶座

母亲2005年在颐和园

母亲爱坐副驾驶座,这样视野好。母亲一辈子争强好胜,风风火火,性子急。车子跑在路上,印象中她从没叮嘱过开慢点,反倒不时催我超过这辆,超过那辆。母亲年轻时喜欢骑马,遇乡里有事,常独自一人骑着枣红大马,从鄂北枣阳县城跑几十里地到乡下亲戚家,办完事又独自骑马回城。我有时说她,你以为这是在乡下骑马么?她便笑。

有一次,侄女娜娜和侄女婿裴军请母亲在南三环外一家鱼庄吃饭。我开车带上母亲赴宴。因为路不熟,跑在南三环主路上,不知该在哪个路口下。我正在车上念叨着,母亲一旁笑着说,这路上尽是车,也不能出来问个路。

下 篇

我与老捷达

翻检当年日记,找到老捷达翩然而至的那一天:

2002年6月12日 星期三

上午去左家庄捷达专卖店交钱验车。车价12.3万,加购置税、各项保险共13.82万元。当场选择专卖店送的贴膜和排挡锁。中午给爸爸打电话祝贺90大寿。

那天中午,应是在向父亲致电祝寿的同时,特地告知买车的事。自从新车到家之后,日记中关于车的点滴记载甚至加油和公里数之类豆腐帐赫然在列,可见汽车已是居家生活的重要内容。这里摘抄几节,为老捷达保存若干史料:

2003年1月3日 星期五

早上上班路过加油站加了32升油,100元,里程表显示已跑3002公里。

那时93号汽油3.12元1升,100元可加大半箱,而我新车跑了半年也才3000公里,平均每天不足20公里,仅仅用以代步而已。老捷达满周年时,日记中也提及此事:

2003年6月12日 星期四

送江虹上班后去捷达维修站续保险,去年上的保险到今天晚上12时止。今天上了全险,第三者险投了10万,保费3505.72元。保险公司送玻璃和自燃险。保险从明天凌晨0时起生效。去年今天买捷达车交款,屈指已1年。今天汽车行驶里程为6556公里,1年才开这么多,说明车的利用率不高。相信明年此时里程会增加许多。

日记中也有些违章记录:

2003年1月9日星期四

晚送莎莎去东直门外医院看病并吊水。后送江虹去排练时在东直门被罚1分5块钱。

2003年3月2日 星期日

上午与莎莎开车去新源里商场,在书店前停车时被巡警贴上违章停车条,3天内要去接受处理。

2003年3月5日 星期三

上午去办公室,下午到京顺路朝阳交通支队处理违章停车事,扣2分,罚5块钱。

那会儿违章停车罚款5元(现在涨了40倍),而且贴了罚单必须三天内上交通队认罚交款,钱虽不多,时间耽误不起,驾车出门自是小心翼翼。

女儿莎莎在雪中与老捷达嬉戏

捷达上路之后,俨然成了有车一族,亲戚朋友同学故旧来往,自然少不了捷达四处奔波。但有驾照与有车开毕竟是两回事。虽然有了新车,但手还比较“潮”。

记得刚从4S店开回捷达后,我拉着莎莎去接她妈下班。这是我几年前拿到驾照后,首次独自在北京路上跑,不免有些紧张。路口等红灯时,总想跟在其他车辆后面,不愿当排头。因为排在首位,灯一亮就得起步,眼盯着红灯,脚踩着离合器,手换着档位,不免手忙脚乱,搞不好就熄火。也是怕谁来谁,这天接了江虹后,在蒋宅口路口红灯亮起,我只能排在第一位。绿灯亮起,我赶紧挂挡起步,不料竟然熄火。后车鸣响喇叭催促,我慌忙中再次发动挂挡,结果挂成倒挡,不进反退,好在速度不快,却也把后车前保险杠剐蹭了一点。路口警察见状赶来,得知我今天刚买车上路,命后车司机把我的车开过路口。警察笑容可掬地坐进捷达驾驶室,手把手教我防止溜车的一招。由于剐蹭痕迹不大,后车司机见我确是新手,也没作计较。

新车上路不久,大学女同学史辉由合肥来京,住在中央广播电台附近。我请她晚上吃饭,但当时尚未开过夜车,车灯还从未打开用过。好在那会儿正值夏季,天完全黑下来要到八点,女同学吃饭不喝酒,估计七点左右结束,还是可以在天黑之前赶回家的。从机关到她住处约莫10多公里,我拉上党校同学吴体健,五点来钟开到宾馆,见到史辉后,即在附近找了一家饭馆请她。

开席刚六点,思忖怎么着七点前该结束了。怎奈史辉擅聊,同学近况,工作趣事,话题一个接一个。吴体健明知我的担心,却也插上对聊,只是不时憨笑地与我对视一眼。请人吃饭自然不便主动结束,而且我的这个理由实在说不出口,传回合肥更是丢人,我只好笑容满面地端坐在侧,他俩聊的什么,我一句没听进去,眼光不时瞄向窗外渐渐黯淡下去的几缕余晖。

待到他俩聊兴阑珊时,天色终于暗了,路灯也适时亮起。我心中暗暗叫苦,面上却故作潇洒地与史辉告别。钻进捷达驾驶室,便急忙寻找前灯开关,亮起大灯,吴体健在副驾驶座陪着壮胆,我一脚油门,捷达便驶上长安街,约莫二十多分钟后,由建国门转上二环。待到东直门出口时,有警察在路边示意我靠边停车。我正纳闷警察为何叫停时,只见警察以手指着捷达的前脸大灯说,你怎么一直使用远光灯,这样很危险。原来从西长安街到东长安街一路下来,我一直开着远光灯啊。

妻子江虹陪同老捷达在修理厂

车毕竟天天开,技术也日臻熟练,对捷达的操控逐渐得心应手。有次大哥来北京出差,住在交道口一家旅馆,我开车接他出来玩。大哥素来爱聊,可上车后却不大说话,尤其是过路口等红灯时,我很奇怪。待到下车时,大哥一脸惊奇地说,你开车技术真好,刚才路口那么多车抢道,你居然轻轻松松过去了,我吓出一身汗。大哥是文人,素喜夸飾之语,不过在北京开车,没两下子还真不成。

日记中自然也少不了车祸的记载:

2003年4月18日 星期五

下午4点多莎莎要去海淀图书城,我开车先接江虹,不料到江虹办公楼前,一走神撞上路边一辆桑塔纳轿车,我的右车后门下部受伤,被撞的车前保险杠受了轻伤。人家没让赔,我也没什么话讲。后去莎莎学校接她一起去海淀买书。这是我首次遭遇车祸,尽管很轻微。

这还是小的碰撞,而老捷达身上一次大的车祸,发生在2009年夏初。那是一个周末午后一时许,我开车在外面办完事,正在回家途中,妻子和女儿也在车上。开到二环北小街桥上坡时,我所在的外侧车道突有私家车强行插入,我当时鬼使神差,不知怎地竟然直接撞上前面一辆出租车,最不可思议的是,我居然没有踩刹车。出租车后备箱被撞瘪,打不开,幸亏里面那位去机场的乘客,行李没放后备箱,车被撞后直接拎包走人。而我的捷达前保险杠几乎撞落,引擎盖瘪了一大块。警察来后,忙问有无人员受伤,出租车司机称其颈椎受伤,须拍片检查。此次追尾事故自然由我负全责。出租车修理花了4000多。老捷达花了1万多,这些由保险公司理赔。出租车司机的误工费2000块则由我承担。

至于这次车祸什么原因,至今没弄明白,何以在上坡道上追尾?何以碰撞间歇不踩刹车?当时只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

在东四环汽配城给老捷达做保养

老捷达陪伴我跑过十五个春秋,曾开着它接待亲人朋友,同学故旧;也曾开着它进中南海开过会,去人民大会堂看过演出。前年五一,更是由北京开着它,千余公里跑到合肥,五天后,再由合肥开回北京。出发前还担心从未出过京城的老捷达会经受不了长途颠簸之苦,但它挺争气,一圈下来两千多公里妥妥的平安无事。

十五年来,老捷达总共跑了103867公里。从无拘无束自由行,到奥运期间单双号限行;从几年前施行的每周一次尾号限行,到今年开始的每周五天限行,老捷达步履蹣跚地走到今天,腾挪余地近乎逼仄。如今,它走了,而关于它的故事,以及它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却定格在我和全家的生命中,永远不曾忘记。尤其是,老捷达的告退,为京城环保做了贡献,也为新车置换腾出空间。

感谢你,我的老捷达,我的好伙伴。

新途V90

探索家星际H

宽体皮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