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铝合金门窗加工厂地址
文章目录:
1、晒晒2019年铝工业的成绩单(上)2、(寻味中华丨侨乡)开平碉楼里的独特“侨味”3、砖雕门楼里的家风故事
晒晒2019年铝工业的成绩单(上)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对中国铝工业而言,2019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喜事多多值得庆贺的一年,各项产品产量都基本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铝土矿开采量约1.1亿吨,冶金级氧化铝提取超7155万吨,原铝产量约3593万吨,铝材产量超3450万吨,再生铝产量近700万吨。
这一年,是中国铝“银雀”西南迁的开局大年。
这一年,是中国铝产业大举开采与进入几内亚铝土矿之年,进入的企业超过10家。
这一年,是氧化铝与原铝产量进入平稳阶段之年。
这一年,是超大铝轧制项目在大庆开工。
这一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最多的一年:一等奖13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2项。
这一年,爱励铝业(镇江)有限公司成为最完善的高档航空铝厚板生产基地。
这一年,国际铝业协会发布了《中国汽车工业用铝量评估报告(2016~2030)》,预测2030年中国汽车工业用铝量可达910万吨。
大事件与大项目
宝武钢铁集团进军铝业。2019年2月,中国钢铁巨头宝武集团旗下公司——宝钢股份有限公司入股河南三门峡市的同人铝业公司,占股51%,随后将公司更名为宝武铝业有限公司,产品为高档ABS(汽车车身薄板)与罐身料等,总生产能力60万吨/年,2020年后期陆续投产,所有装备成套引进。钢铁工业与有色金属工业联姻早已有之,日本神户钢铁公司在上世纪30年代就成立了铜铝事业部;中国攀枝花钢铁公司也早已进军钛业;中国酒泉钢铁公司也在早些年成立了东兴铝业有限公司,现在已是中国的双辊式铸扎铝带卷生产企业之一。
2019年10月,国际铝业协会发布了其委托CM咨询公司完成的《中国汽车工业用铝量评估报告(2016~2030)》,这是一个很有说服力与值得一读的报告。报告称,2018年中国汽车工业的用铝量为803万吨,预测2030年的需求量为91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8.9%。2018年中国生产了2210辆燃油车,消耗了260万吨铝,平均为118.7kg/辆,2030年铝的消耗量可达490万吨。报告预测,2030年中国货车和新能源汽车用铝量将为140万吨,复合增长率1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是部分或全部以电力驱动的汽车,包括纯电动车(BEV)、混合动力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HEV和PHEV)。
忠旺集团涉及原铝及游艇业务。作为全球的铝加工龙头企业之一,忠旺已形成铝挤压、铝轧制和深加工三大核心业务并举的格局,所产铝材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获得广泛应用,而且也开始向原铝产业延伸,建设80万吨/年项目,在国际上收购德国的翁纳(Una)铝挤压公司与澳大利亚的银色游艇公司(Silver Yachts),并于2019年10月交付了一艘全球的超级豪华游艇“博尔德(Bold)”号。
忠旺铝业携手汽车企业开拓轻量化蓝海。中国忠旺全资附属公司安徽忠旺铝合金精深加工有限公司参与了奇瑞汽车公司多款车的铝合金零部件的设计,并取得了预期效果。例如,奇瑞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小蚂蚁eQ1用的是忠旺铝业公司的铝材,后来在国内首款纯电动跑车前途K50的车身铝材也全是忠旺提供的,在样车的设计阶段,忠旺汽车事业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了部件结构优化设计、铝材试验、二维图纸绘制、截面改进、样车试制等全过程工作。另外,忠旺还与一汽公司合作开发了12米长的“全铝车身+全铝底盘”的城市全铝大客车;与沃尔沃、奇瑞、比亚迪、长城华冠、华晨客车(大连)、一汽客车、黄海客车、厦门金旅等公司展开技术合作,联合开发全铝新能源汽车,共拓铝应用蓝海。
兴发精密制造公司新材料及精智造项目奠基。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约160平方公里,主要装备:1台90MN挤压机、1台50MN挤压机、另有4条进口全自动挤压生产线、3条立式喷涂线、4条断桥生产线、1条汽车配件试制线、1条电子配件生产线。达产产能为15万吨/年新型高端工业型材和建筑结构型材,3万吨/年高精深加工零配件。
重庆忠旺铝模板制造有限公司投资67亿元建深加工基地。重庆忠旺铝模板制造有限公司于2019年2月以1.76亿元购得重庆市两江新区702平方公里土地,将投资69亿元建铝合金深加工产业基地,主要产品为铝合金白车身、车用零部件、轨道车辆车厢、建筑模板等,达产后预计销售收入约138亿元/年,纳税约9亿元/年,提供就业岗位约6000个。
中旺集团将在洛阳伊川县建100万吨/年铝合金精深加工项目。此项目建设已于2019年2月22日与洛阳市签约,总投资210亿元,主要精深产品:乘用车及专用车车体及零配件、铝合金模板、环保全铝家具等,投产后预计销售收入可超过400亿元/年。同时将在伊滨经济开发区建中原总部基地、研发中心、中原新材料大数据中心、销售公司等。
魏桥铝精深加工产业园落户滨州高新区。山东魏桥铝电有限公司决定在滨州高新区建设铝精深加工产业园,已于2019年3月21日签订了协议。园区占地面积412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80亿元。
中信安哥拉铝型材厂投产。中信集团投资兴建的安哥拉铝型材厂于2019年5月21日在罗安达-本戈经济特区(ZEE)投产,总投资4000万美元,占地79265平方米,2016年6月开工建设,生产能力0.8万吨/年挤压铝型材,0.2万吨/年门窗。
中铝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这是中铝在东南沿海打造的精深铝加工基地,占地133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分期分阶段实施,一期分四阶段,一~三阶段2021年完成,四阶段项目正在规划中。一期一阶段已于2019年5月完成,占地266平方公里,总投资约15亿元,主要生产金属包装铝材,产能29万吨/年;二阶段为ABS(汽车车身薄板),产能10万吨/年,2019年7月投产,占地约173平方公里,总投资约10亿元;三阶段总投资15亿元,占地9平方公里,主要建设熔铸车间与2400mm热连轧线及一些填平补齐项目,产能40万吨/年热轧卷。
荥阳铝业拟在鹤山市新建铝合金生产基地。荥阳铝业集团拟在广东江门鹤山工业城A区设立一个全新的铝合金生产基地,已组建了一个全资子公司,以制造及生产高性能及高精密度铝产品,包括高端铝合金及模具、硬件部件、散热器及其他电子部件为主,主要为满足海外市场的需要。一期投资约为10.5亿元,生产能力7万吨/年铝合金及其制品,一期占地133平方公里。
西南铝多个项目开工。2019年6月26日,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重庆西彭区同时开工建设2800mm冷轧机组及其配套项目、铝-锂合金熔铸机组及其配套项目、航空薄板及ABS生产设备建设项目、航空厚板提产设备建设项目。共计总投资约10.8亿元。
大庆豫港龙泉将成为世界综合性铝材加工基地。豫港龙泉正在大庆建世界上的综合性铝材加工基地,规划占地约10平方公里,投资约330亿元,总建筑面积1000万平方米,全部建成达产后销售收入可达约1000亿元,实现税收约100亿元,解决就业岗位1.7万个。2019年1月7日开始施工,2020年12月精深加工区投产,2025年全部建成。项目共分3部分:轧制材生产能力120万吨/年,挤压材生产能力50万吨/年,精深加工产品生产能力20万吨/年。2019年施工的有:14条道路,总长19千米;厂房18栋,都是16米高,其中9栋为长628米,宽90米,8栋为长620米,宽90米。2019年计划投资21亿元。挤压型材区2021年12月陆续投产;板带部分计划2021年开建,2023年陆续投产。这可是目前的铝加工大项目。
金来铝业铝圆片项目奠基。山东金来铝业有限公司6万吨/年铝圆片项目于2019年7月3日奠基,是由香港新东阳铝圆片有限公司和邹平鑫利源铸造有限公司合作投资兴建,总投资3.15亿元,达产后销售收入可达20余亿元,目前是全国的铝圆片生产企业。
南山铝业投资15.64亿元对原20万吨/年特种铝材线填平补齐。南山铝业自筹资金对位于东海开发区东侧的原20万吨/年超大规格高性能特种铝合金材料生产线进行填平补齐,将引进2500mm CVC6冷轧机等6台(套), 购置外圆磨床等国产设备10台(套),总投资15.64亿元,投产后将增加ABS(汽车车身薄板)10万吨/年,及其他板带材。
荣获2019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最多的一年。这一年铝工业共有39项科技研发荣获2019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是获奖项目最多的一年:一等奖13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2项。
铝产业两项成果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它们是中南大学参与研发的“铝合金节能输电导线及多场景应用”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主完成的“大尺寸铝合金车轮成型关键技术及应用”。
铝土矿与氧化铝
根据地质部门提供的数据,截至2018年,中国探明的铝土矿储量约5.5亿吨,可见储量并不富裕,同时品质也不尽人意,2018年中国开采了1.1亿吨。2019年中国冶金级氧化铝产量7155万吨,1~11月的进口量139万吨,全年消费量约7202万吨,中国生产冶金级氧化铝的企业46个,在国外有两个合资企业,一个在牙买加,生产能力165万吨/年,另一个在印度尼西亚,生产能力100万吨/年。
铝土矿
金波公司(KIMBO)运营的几内亚铝土矿于2019年6月起航运往中国烟台。该项目位于几内亚博凯大区(KOBE)弗里亚(Fria),开采能力1000万吨/年,还拟建30万吨/年的氧化铝厂。
首艘30万吨级铝土矿运输船抵烟台。2019年5月6日韦立国际集团首次使用30万吨级巨轮“猎户座”承运的几内亚铝土矿抵达烟台港,目前烟台港接纳铝土矿已达1亿吨/年。
锦江集团和AIS合作开发几内亚铝土矿。杭州锦江集团和AIS合作开发几内亚铝土矿协议于2019年4月28日签约。锦江集团还将辅助AIS国际集团在几内亚建设200万吨/年氧化铝项目。
三一重工集团将开采几内亚铝土矿。2019年6月28日,三一重工与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伊洛夫集团签订几内亚铝土矿开发、物流一体化项目合作协议,开采能力200万吨/年~300万吨/年,其中60%运往中国。
氧化铝
四川其亚铝业公司贵州凯里氧化铝项目。2018年12月17日,四川其亚铝业集团与贵州凯里政府签署了60万吨/年氧化铝项目建设协议书。
广西华昇氧化铝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该项目是中铝集团利用进口的铝土矿,在广西防城港布局的主要项目,规划为200万吨/年,总投资58.05亿元,建两条各100万吨/年的生产线,2018年9月28日开工,工期18个月,计划2020年4月投产。
2019年2月14日,东方希望集团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政府签约建设320万吨/年氧化铝项目。
广西那坡建设120万吨/年氧化铝项目快速推进。广西那坡120万吨/年氧化铝项目自2019年3月以来建设速度显著加快。该项目总投资31亿元,建设期18个月。达产后可接纳600人就业,增加税收3亿元/年。
国电投遵义氧化铝项目成功点火。国家电投遵义氧化铝有限公司2019年3月27日成功点火,进入调试与试生产。该项目位于务正道,生产能力100万吨/年。达产后预计销售收入约30亿元/年,上缴税收3亿元,解决地方2000余人就业。
重庆南川氧化铝公司复产。已停产了5年多的重庆南川氧化铝有限公司于2019年1月9日全线联动试车,1月28日开始投料复产。
鹤壁市宝山循环经济产业区建设2000吨高纯氧化铝项目开建。河南省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的2000吨/年高纯氧化铝项目于2019年4月19日在鹤壁市宝山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开建,总投资30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2000吨/年高纯氧化铝;二期打造功能陶瓷基板、气凝胶等产业链。
连云港(赣榆)氧化铝项目。连云港赣榆区人民政府,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和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9月30日就在赣榆区建设400万吨/年氧化铝生产基地及其配套赤泥堆场项目签约,总投资约110亿元。
南山铝业扩建印尼100万吨/年氧化铝。南山铝业2019年11月15日公告称,为充分利用当地铝土矿,将扩建宾坦氧化铝公司(BAI)二期氧化铝项目,扩建资金30.68亿元,南山铝业及其他投资者共同投资。
原铝产业
根据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的数据,2019年中国原铝企业有82家,总生产能力4100万吨,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63.68%;2019年原铝产量约3593万吨,产能利用率87.63%,产量比2018年下降1.84%,今后原铝产量大致会在3400万吨~3600万吨区间波动,即处于平稳阶段;重熔用原铝铝锭进口6.2万吨,出口6.7万吨,可认为基本持平。至2018年底中国有400万吨/年原铝产能实现了跨省置换。
转移至云南的产能约600万吨。昔日孔雀东南飞,今日“银雀”西南迁。云南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紧相连,地域辽阔,绿色可再生的水电能源丰富,价格低廉,自带产能指标企业前10年可享受“优价满发”政策,即原铝项目可享受为0.25元/kWh的专项优惠电价,第6年~10年在此基础上增加1.2分/a,第10年为0.3元/kWh;铝材深加工电价为0.2元/kWh,这么低的电价为什么还不去呢?在此必须指出,不是云南哪个地区都适宜于发展铝工业,尤其是原铝工业,西部及西南部是旅游圣地,需特别慎重。昆明东北部与昆明一老街沿线是发展铝工业的好地方,但文山是三七产地,必须保留足够的种植地,铝企业最好靠南部与东部,铝产业园区与三七产地宜相距50千米以上,铝厂在下风下水区;在当前,玉溪烟草种植还必须保留,但不宜扩大,所以红河地区铝厂宜靠南些,笔者粗略匡算了一下,文山、红河原铝生产能力最好不超过1300万吨/年,究竟能容纳多少以设计单位与环保部门规划为准。
截至2019年12月,进入云南的铝企业有全球的两家铝企,即中铝集团公司与山东魏桥铝电有限公司,前者的原铝总产能约820万吨/年,后者也超过610万吨/年。中铝集团早在2018年中期就与云南签署了将云铝股份的股权全部无偿划归中铝的协议。因此,中铝在云南不仅持有云铝原有的158万吨/年的原铝指标,还有自带120万吨/年的指标布局云南,所以中铝在云南的产能指标已达278万吨/年。其中在文山州的新建产能100万吨/年,分两期建设,各50万吨/年,一期2020年5月投产,随即建二期。
2015年10月15日,山东魏桥创业集团与云南省政府签署了合作共建绿色铝创新产业园系列协议,充分利用云南的水电优势与面向东南亚的地域优势,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绿色铝工业基地,提升中国铝工业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为此,魏桥集团已于早些时候退出了位于滨州的203万吨/年的原铝产能,并在文山州工商部门注册了一个名为云南宏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负责在文山建设200万吨/年产能的原铝项目。在原铝电解槽系列建设的同时,除建设重熔用锭铸造线,是否还建设轧制用扁锭与挤压用圆锭铸造线,力争尽量少地生产重熔用锭,如果建挤压圆锭铸造线,最好建进的低压铸造(LPC)系统,可以从加拿大阿尔维达(Arvida) 铝业公司引进,投资不会大,可铸锭品质大为提高,特别适合于生产高档汽车挤压铝合金材料,目前为止,中国企业还没有引进此技术。
除了中铝集团与魏桥铝电有限公司大举进驻云南外,还有河南神火集团、厦顺铝箔有限公司、其亚铝业有限公司也在进驻云南。神火集团的90万吨/年原铝项目也落脚文山州,一期25万吨/年工程正在建设,计划2020年中期投产,总投资67.5亿元,二期工程不涉及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速度快,可于2020年末或2021年上半年投产;厦顺铝箔有限公司与云铝涌鑫铝业有限公司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组建了涌顺铝业公司,将利用涌鑫公司的原铝铸造轧制用的扁锭,运至厦门,供厦顺铝箔公司轧制板带与箔材,再将厦顺铝箔公司的工艺废铝运到涌鑫有限公司,形成一条低碳高效闭环产业链,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考虑将厦顺公司的热轧—冷轧生产线迁到涌顺有限公司,笔者匡算了一下,省去铝锭重熔与优惠电价节省的费用,如果按15万吨/年扁锭计算,不出三年就可以收回搬迁投资,以后每年就有近亿元的收入可算是利润,如果组建一个属于公司的水路运输企业,还可进一步降低运输费,当然,这种想法是否可行必须经过精准的技术经济分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按公开资料统计,共计转移到云南的原铝提取能力已达615万吨/年,加上云南自有的能力,总提取能力已约达800万吨/年,再过三四年,云南的实际产能将是全国第一大省(区)。
部份电解铝产能转移至四川省西部地区。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孙公司河南林州市林丰铝电有限责任公司将停产后的25万吨/年的原铝产能转移至水电资源富集的四川省广元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既可以消纳四川省富余的水电资源,又可以降低林丰铝电电力成本。此项目已于2019年11月29日投产。
部分产能还转移与置换到内蒙古及广西地区。包头铝业有限公司将220台240kA电解槽15万吨/年原铝产能及192台200kA电解槽10万吨/年原铝产能置换给内蒙古华云新材料有限公司。华云公司拟建183台500kA电解槽。包头铝业合计产能56万吨/年,按置换方案,未来两年将关停其240kA和200kA槽,400kA电解槽31万吨/年产能将继续运转。
截至2019年4月,通辽市完成原铝产能接纳103.3万吨/年,其中锦联铝材有限公司接纳22万吨/年,创源金属有限公司接纳41.3万吨/年。
广西投资集团银海铝业有限公司于2009年10月宣布退出336台240kA电解槽产能20万吨/年原铝,置换给广西华昇铝业有限公司。
合规新投产项目。贵州兴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建25万吨/年的原铝项目,其中一期12.5吨,90台500kA电解槽已于2019年4月投产。
云南省鹤庆溢鑫铝业有限公司绿色低碳水电铝加工一体化项目一期在鹤庆县兴鹤工业园区西邑片区投产,建设总规模45万吨/年,总投资36亿元,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上缴税金3亿元,增加工作岗位1800个。
广西德保百矿铝业有限公司的600kA系列中段电解槽于2019年2月25日顺利通电投产,标志着该公司原铝产能已达200万吨/年。
位于青海海东市民和工业园停产的15万吨/年产能已分期复产,2019年复产产能5万吨/年,9月份复产其余的10万吨/年原铝产能。
云南昭通水电铝项目一期投产,2019年5月30日,该项目位于滇东北昭通市的铝硅谷基地,总生产能力70万吨/年,现在投产的是一期。
广西百矿铝业有限公司50万吨/年原铝项目2019年7月5日全面投产。此项目2017年投产10万吨/年,2018年达到37万吨/年,2019年达到50万吨/年。
云南冶金集团4套“高效铝锭连续铸造自动化生产线”于2019年1月份调试成功,是兰州理工大学有色冶金成套装备及信息集成技术研究团队设计研制的,还出口到墨西哥、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的原铝生产企业。
云南神火90万吨/年绿色水电铝材一体化项目一期45万吨/年电解系列启动工作于2019年12月31日进行,共有500kA槽330台。云南神火铝业有限公司位于文山州富宁县绿色水电铝材一体化产业示范园区,系河南神火铝业集团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18年4月27日,注册资本50.6亿元。(王祝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有色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寻味中华丨侨乡)开平碉楼里的独特“侨味”
中新社广东江门11月20日电 题:开平碉楼里的独特“侨味”
中新社记者 孙秋霞
今年中秋佳节时,侨乡广东开平塘口镇给海外乡亲、归侨寄送家书共叙乡情;而矗立在开平乡野间的上千座中西合璧的碉楼,牵动着侨胞的思乡情,在曾经动荡不安的岁月中,还给了开平人一个安居的梦。
7月17日,广东开平自力村内的稻田与四周碉楼相映成趣。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19世纪中叶,开平等地农民迫于生计,踏上海外谋生之路。当时,潭江流域一带洪灾和匪患严重,华侨有所积蓄后,纷纷回乡或汇款兴建居守兼备的碉楼,至20世纪30年代达到高峰。一座碉楼是否具备很强的防御功能,主要看其突出楼体的角堡(俗称“燕子窝”)和射击孔的数量。
“碉楼是开平人去海外赚钱后回来建造的,见证了一段华侨文明的辉煌。尽管有的人离开了开平,但是这些建筑是他们的家园,也是他们的根之所在。”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暨建筑系教授谭金花近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说。
碉楼是中国乡村常见的防御性建筑。开平被誉为“中国碉楼之乡”,其碉楼不仅数量多,而且既有中国传统碉楼建筑特点,又融合外来建筑文化,形成一种特殊的乡土建筑类型。电影《让子弹飞》在此取景,更让开平碉楼被广泛熟知。
开平自力村的碉楼群以建筑精美、布局和谐闻名,古榕树、荷塘、稻田与四周的碉楼、民居相映成趣。
7月17日,广东开平铭石楼吸引游客参观。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铭石楼是自力村最高的一座集居住、防御功能于一体的碉楼,由旅居美国芝加哥的华侨方润文于1925年回乡修建,为铭记父亲方守锡一生打石的生涯,遂将此楼命名为“铭石楼”。
铭石楼处处可见设计者中西合璧的巧思,其屋顶中央设有六角攒尖式凉亭,配以绿色琉璃瓦、爱奥尼式柱子和罗马拱券,正面有巴洛克曲线山花,下面是“铭石楼”的匾额。
“开平70%的碉楼是混凝土结构,水泥来自英国和瑞典,钢筋来自德国,瓷砖来自意大利,木材来自印尼。不仅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进来了,更重要的是西方建筑文化也进来了。”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教授张国雄说。
走进铭石楼,仿佛穿越到楼主人居住的年代。入口处的德国钢板门窗已经锈迹斑斑,客厅摆放着从意大利进口的玻璃屏风。房间内有多个华侨回乡时专门用来装贵重物品的“金山箱”,箱子的大小和数量是华侨身份和财富的象征。
沿着陡峭狭窄的楼梯拾级而上,楼主人的时髦生活方式逐一展现:西式炊具、第一代手摇缝纫机、台式留声机、进口奶粉和化妆品、浴缸、马桶……
“我们当年清理这栋楼的时候,女人用过的法国香水和美国庞氏面霜,男人用过的三五牌香烟和威士忌都保留在这里。侨乡民众的生活跟海外联系非常密切,衣、食、住、行,无一不知外洋。”张国雄说。
7月17日,广东开平铭石楼吸引游客参观。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澳门开平青年会会长方焕兴是自力村华侨后代,1973年出生于开平,其先辈方文龙、方文胜于1917年建起自力村最早的一座碉楼——龙胜楼。“我出生的时候奶奶还住在里面,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搬出来,小时候我经常到里面玩,印象最深的是家里的留声机,那时候国内还没有普及。”方焕兴说。
开平碉楼在鼎盛时期有3000多座,至今完好保存1833座,分布在15个镇(街)。从建筑形式上看,有别墅式、庭院式、教堂式,较为全面地融汇了世界各国建筑的精华。
其中,赤坎镇三门里村落内的迎龙楼是开平市现存最早、形制最原始的碉楼;蚬冈镇锦江里村落内的瑞石楼,是开平现存最高、最美的碉楼,有“开平第一楼”之称。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华侨文化世界遗产。
从小在开平长大的谭金花,自2009年起在开平建立“仓东遗产教育基地”。谭金花介绍,“仓东遗产教育基地”面积约300亩,整个村庄都是前沿遗产教育的试验场,面向全球开放,华侨华人到这里可以了解自己的历史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当年离乡间漂洋到金山,流血流汗为赚钱,抛妻别子情凄惨,孤单有家亦难还。思念亲人长抱依,别时容易见时难。”当地民谣唱出了华侨外出闯荡的艰辛,对于他们来说,“故乡的碉楼和村落,就是梦里归来的标志”。(完)
砖雕门楼里的家风故事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清晨,旭日再一次镀亮江南古镇南浔。
初秋时节的頔塘(古运河)水宛如一道柔软的绿绸环抱着古镇,江南名园小莲庄荷花迎着朝霞绽放,嘉业堂藏书楼里的古籍默默不语。霞光中,轻纱般的雾帐,给南浔抹上了一片水晶晶的秋色。
漫步在浙江湖州南浔古老的石板路上,穿街走巷,寻根溯源,仿佛回到那发黄的方志所记载的峥嵘岁月。1842年,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以后,聪慧的南浔人凭借名甲天下的“辑里湖丝”,从家乡的青石板路走向上海滩,与洋人做生意,涌现了一批巨富大贾,俗称“四象八牛”,是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这些名门望族留下了很多宅第。当我跨入一座座名门宅第,抬头凝视着一座座砖雕门楼,仿佛与那些身穿长袍马褂或西装革履的先贤会晤,聆听他们叙说百年沧桑的家风故事。
建筑雕刻可分为木雕、砖雕、石雕、竹雕、玻璃雕等,木头与石头是人类最早使用的两种材料,人们对它有一种亲切感;陶砖虽是人造物,但它是水、土和火的结晶,是人类最早的发明之一。用这些材料进行雕刻,其本身就是通过艺术,注入生命,带有人的情感。江南建筑如此,南浔也不例外。
南浔的宅第大多是多进式建筑,每一进都由砖墙隔离,每道砖墙都有墙门。墙门主要以砖、木、石为材料,一般平常人家采用木头作门框,大户人家则用石头作门框,故称为石库墙门。石库墙门内外一般都设有砖雕装饰,也有的只设门内或门外一面,俗称砖雕门楼。
这些砖雕门楼上都刻有寓意深远、造型生动、工艺精湛的图案,且有醒目题词。这些题词,往往寄托了主人的思想理念、人生追求、治家宗旨等,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是主人的家训或家风。如民国元老张静江故居的“世守西铭”“有容乃大”,近代儒商名士张石铭旧居的“世德作求”“蓝田毓秀”,近代著名书画收藏家庞莱臣的“世泽遗安”“厚德载福”,民国北派画坛领军人物金家的“永建乃家”“心地芝兰”,上海新世界主人邱家的“唯适之安”等,字里行间无不闪烁着主人对家庭和后代的企盼、祝愿及训导、警示。
这些门楼上的题词,有的来源于古代典故,有的是名人格言警句,有的是主人治家报国的座右铭,言简意深,内涵丰厚。
经历上百年的风雨,南浔不少门楼已经破损,甚至消失(有的门楼正在修复),仅仅是铭刻在历史记忆中了。所幸这些人家的家训家规家风还在,他们的后代子孙传承和弘扬好家风的精神还在。
刘家孙子满月不摆酒
刘镛白手起家,凭着勤劳和智慧成为南浔“四象”之首富。按一般人的想象,这日子不知道该如何穿金戴银、花天酒地了。恰恰相反,刘镛对世道、对自己,始终都有很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刘家的一切都是祖先积德而来的,自己没有理由暴殄天物。平时生活很节俭,直到晚年,还保持着吃饭时要吃完碗里最后一颗饭的习惯。如果碗外粘了一颗饭,一定要用手拈来放进嘴里,并且要求家人也这么做。他花费巨资为祖宗建家庙、为家族办义庄、为子孙办私塾,而自己并没有留下什么豪宅。
刘镛有着强烈的“惜福”“辟邪”观念,时时以当年的艰苦生活及祖先的家训自励,不愿过多地享受,而宁愿多做善事。所以他一生都在赈灾,多次获得朝廷及地方的嘉奖。
他曾对儿子说:“天之予人福泽至不齐也,有以钟爱者焉,有以勺受者焉。谨身节用,则一勺之福亦可以久延;纵欲妄为,虽盈钟之福,一覆而立尽。世之暴殄者多夭,撙节者多寿。以吾所见,历历不爽……岂得谓天道无知乎?吾生平于饮食、服御均不求精美,明知区区者不足以倾吾家,诚惜此一勺之福,而不敢纵欲也。吾少也贫,亲历艰难,故事事不敢逾份。汝曹生时境已丰裕,夫岂知祖父艰难积累而始有今日耶?”据《先考通奉府君年谱》记载,他常常告诫儿勿忘昔日之艰辛,勿忘祖先的恩德,要小心处世,凡事不可过分。
刘镛的第一个孙子刘承干生下来之后,全家人对这个长孙视为掌上明珠,准备满月时大大庆祝一番。刘镛却出乎意料地说:“满月酒不摆了,这钱用于赈灾吧!”
众人哗然,但又不好直说。
闻此消息,长子刘安澜的岳父邱仙槎、刘锦藻的岳父金桐及徐氏,一起赶来劝说刘镛。
刘镛摇摇头,长叹一声道:“我是从一把尺起家的,从一把尺上看到财富的诱惑,尝试着去挣一点,没想到真的成功了。但是福也是祸,是祸躲不过……为子孙造福,我不愿铺张浪费,只是希望多做有益之事,小辈们不要太奢华……”
有了孙子刘承干后,刘镛的募捐义举更大方了,捐资赈灾不计其数。但他对自己仍十分节俭,患有胃病,却不诊治,直到晚年时才在家人劝告下服些补品。
张家“世德作求”的注解
南浔“四象”之张氏一门,走出了两位赫赫有名的代表人物,一位是毁家纾难资助孙中山革命的“民国奇人”张静江,一位是带着山海般的财富走向市场和书斋,成为传统商人和文化人的张石铭。
至今保存完好的张石铭旧居门楼上“世德作求”四字,可以说是其家训家风的核心词。而花厅里,被誉为晚清“一代贤相”的诗人、书法家祁藻所书的“经济博通言达于行,家庭和乐质有其文”抱柱联,可看作是对“世德作求”的极妙注解。“经”是治国,“济”是济世,所谓“经济博通”,意在经邦济世,博古通今;而“言达于行”从字面上理解是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上联所表达的就是遵循儒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下联是警示和激励后人要家庭和睦,继承传统,崇文重教,世代绵延。张家所倡导的“世德作求”的儒学理念和家风文化,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承、弘扬和光大,这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之价值所在。
张石铭(1871—1928年),名钧衡,字石铭,号适园主人。他和张静江都是张颂贤(字竹斋)的孙子。其父张宝庆(字质甫),是张颂贤的长子,张石铭是张宝庆的独子,故为张颂贤的长子长孙。可惜他父亲体弱多病,“年未三十,因得怔忡之疾,逐到沉绵不能治,卒年四十三”(缪荃孙《张封公家传》)。那时张石铭才十六岁,南恒和的大小家事仍由母亲桂太夫人掌握。1903年分家时,32岁的他独自继承了大房的全部遗产,身价上千万,这就使他收藏书画、建造园林大宅和兴办工商实体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张石铭旧居正厅上悬挂着清末状元张謇所书“懿德堂”匾额。“懿德堂”的由来,说的是张石铭对母亲十分孝敬,遵循古训“女子多德曰懿”,故而得名。还有一幅抱柱联“罗浮括仓神仙所宅,图书金石作述之林”,是清末宣统皇帝的老师郑孝胥所书,上联是说张氏旧居的建筑很豪华、精致,像神仙住的地方一样;下联赞许张氏的人生爱好,金石、碑刻、藏书无所不能。花厅正上方悬挂着“以适其志”匾额(现为仿制品),为康有为所书,出自张翰(字季鹰,江苏松江人,西晋文学家,齐王执政时任大司马)“人生贵得适志”之意。其时皇叔争权,祸难不断,史称“八王之乱”。张翰预见齐王将败,推托思莼羹,鲈鱼烩,即回故土。不久,齐王被杀。
张石铭甲午中举,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四月参与康有为“公车上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戊戌变法失败后,张石铭便聚集古书、收藏碑刻,经商聚财,养心修志,取适于己。张石铭的这段经历与张翰颇相似,故康有为所书“以适其志”是有所指的。
张石铭继承家庭传统美德,经商以诚信为本,言达于行,信誉第一。他从丝盐起步,延伸到其他产业,在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开办丝行、盐务、典当、酱园,经营码头、房地产和投资银行、钱庄等,是中国早期进行外贸的商人。至上世纪初,张家财产在上海富豪排列中名列第三,其中张石铭1921年前后就拥有上海滩价值500万银元的地产。
张石铭本来并不想真正做官,就花点钱,捐了兵部车驾司候补、江苏道员等名分,只要有书读,有画看,有石玩,有文朋诗友往来,就觉得此生足矣。他与国画金石大师吴昌硕,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等有文墨之交,为西泠印社的主要赞助人之一,至今西泠印社还留有他书写的对联石刻。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他在南浔鹧鸪溪畔补船村,小说家董说读书隐居处的丰草庵和黃叶台旧址,拓地30余亩,建造了一座比刘氏小莲庄、庞氏宜园规模更大的园林建筑,取名“适园”。郑孝胥所作的《适园记》碑文中云:“张子取‘季鹰适志’之语曰适园。”意指他不愿在外做官,宁愿要适合自己的心态和性情。陈其采《吴兴导游》写道:“外园石山之堆砌,尤极玲珑精致,回廊壁间,砌有历代名贤手迹碑刻甚多;内园有四面厅,厅前奇石数方,颇是古雅。又有玉兰树两株,为镇上最巨者。再进有一土山,结构自然,无雕凿痕,海棠篁桂,杂植其间,登眺四方,洞庭七十二峰,隐约可见。”
适园中还有六宜阁藏书楼,这是一幢古色古香的二层建筑,三面临荷池,一面通梅林鹤笼,清静雅致。张石铭早在中举之前就开始藏书,至1916年编《适园藏书记》时,已聚书十余万卷,珍秘藏书仅目录《适园藏书志》(缪荃孙编)就达16卷。
在适园的所藏珍本中,很多均有着时代的印记。如宋版本《东都事略》130卷,在目录后刻有“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两行牌记,正如时下“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可知我国对于著作权(或版权)的保护起源甚早。
《北山小集》和《李贺诗歌编》,都是宋代人利用当时废旧的公文纸背面印刷的,上留不少关防大印,可见古人爱惜物力之精神。
江苏吴县(1995年撤消吴县,建立吴县市,2001年撤消吴县市,原吴县市辖区分设为苏州市吴中区与苏州市相城区)的黄丕烈是清乾嘉以来最著名的一位藏书家,经他校跋品题过的“黄跋本”更是弥足珍贵。民国初年,适园有“黄跋本”101部,位居各藏书家前列。后来这些“黄跋本”都让售给当时的中央图书馆,当时的中央图书馆约160部,其中适园旧藏便占三分之二。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军侵占上海租界,当时东南各藏书家所藏古籍大量散失,驻沪的美国哈佛燕京学社、日伪的华北交通公司都在抢购,郑振铎根据张元济函告,十分关注张氏藏书,为免遭日军掠夺式流往国外,经郑振铎、徐森玉等人的努力抢救,张氏藏书于1941年4月由当时的中央图书馆收购,运往重庆。可以说,张石铭祖孙三代的这些藏书,几十年来一直是中央图书馆最大宗且最完整的故家旧藏。
庞家的“树德莫如滋,唯善以为宝”
南浔“四象”之一的庞家发迹致富后,牢记祖上遗训,仿照杭州“红顶商人”胡雪岩的胡庆余堂,在南浔镇庞家老宅门埭(现东大街)开设了庞滋德国药店,店后面是制药工场和药店仓库。药店的店名,出自庞宅的一副对联:
树德莫如滋,
唯善以为宝。
庞滋德国药店自制丸散、膏药、饮片,冬季代煎膏方,各类药材齐全,制作精细。每种药称好后必须互相核实盖章再包扎成宝塔状。因此,“药店馆算半个郎中”。
庞家继承“德”“善”的家训家风,抗日战争前,凡穷苦人家无钱赎药的,可到账房里讨个“经折”,到庞滋德国药店赎药,记上一笔,分文不收。这在当地被传为美谈。当抗日战争的炮火逼近南浔时,大批民居、老字号被焚。因东栅庞滋德国药店屋已毁,庞家就暂借南栅徐家弄口邱宅营业。后来又搬到南东街南安桥北堍,人称“南庞滋德”。庞家看到南浔药业之首“方大全”老字号被毁后,于1939年买下了“方大全”国药店(宝善街)地皮,经扩建重开庞滋德老字号。整个店堂好不气派,柜台角有两块黑底金字“琪花瑶草”“益寿延年”的竖牌,靠墙壁一副银杏木对联“水清鱼避影,松静鹤留声”为翁同龢所书。1946年请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亲书“庞滋德”金字招牌。这家南浔古镇至今唯一幸存的百年老字号国药店,犹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见证了庞家的乡情、慈善和诚信。
南浔庞家素有爱乡爱国的情怀,早在老太爷庞云鏳时就立下“乐善好施”的淳朴家风,多次捐资兴办育婴堂、栖流所、清节堂等慈善机构,据朱祖谋《光禄庞公祠记》记载:“公衣无纨绮,器不雕镂,深藏若处,比任氏之折节,乐善不倦,薄周人之既织,凡育婴恤嫠诸义举,以及筑桥梁修道路,靡不解囊所助……”清同治年间,南浔一带的贫困人家溺死女婴时有发生,庞家与刘家等富商捐资倡议设立育婴堂。当时浙江巡抚刘秉璋得知此事后,特奖以“保赤同仁”匾额以彰德行。
庞莱臣、庞青城兄弟的视野似乎比父亲更为开阔,敢于开风气之先。他们在家乡创办了国学讲习馆等学校,为南浔造桥修路,甚至还出巨资修缮杭州的拱宸桥。庞家还在湖州创立“栖流所”,以安置穷苦无依、无家可归的流浪贫儿。庞家主人游览苏州时,看到苏州的慈善机构“清节堂”很有意义,便仿照在湖州建造“清节堂”,为孤寡老妇养老送终。光绪年间,直隶、河南一带水灾,庞家募集灾款数万两助赈,得清廷嘉奖,赐予“乐善好施”匾额,并准予建坊。
庞家等富商还为当地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重修荻塘。塘者,堤防也,据史料记载,湖州至平望的古运河及其长堤,始建于东晋,主持开挖者是时任吴兴太守的殷康。至唐代,湖州刺史于頔重修整治,世人为了纪念这位治水功臣,将荻塘改称頔塘。
这条水路是南浔通往外界的要道,但至民国年间,由于年久失修,已难以负荷日益繁忙的水运交通。民国十二年(1923年),湖州、南浔商会召集富绅重修荻塘,全长72里河驳岸全部改为石砌。工程以旧馆为中心点,自旧馆东塘桥东至南浔镇西市梢,由南浔负责,东塘桥西至县城由湖州负责。庞赞臣被推荐为南浔修塘事务所的负责人。他得到南浔公会(旅居上海的南浔富绅协助家乡事务的上层组织)的支持,由南浔公会负责募集资金,庞赞臣负责修塘事务。修塘共支付费用83万元,南浔镇负担了一半费用。民国十七年(1928年)在旧馆建荻塘碑亭,亭内立《重建吴兴城东荻塘记》碑石,高约3.5米,宽1米,其阳面刻碑文,阴面列捐款者姓名、金额、收支等。这次获塘的重修,实为南浔乃至湖州近代史上固堤防涝的一大民生工程。
顾家不朽的“希望工程”
南浔“四象”之一顾家第四代中最杰出的人物是顾乾麟(1909—1998年),生于上海,原名怡康,字乾麟。他不仅重振了顾氏家业,而且以创办中国历史最长、受奖学生最多、设置学校最广的“叔蘋奖学金”,名扬中外。
顾叔蘋是顾乾麟的父亲,他胸怀奇志,秉性慈祥,为人真诚,正直不阿,在经商办厂的同时热心慈善事业,尤其注重教育。无奈时运不济终因操劳过度患上肾炎,缠绵病榻。此病在当时为不治之症,不数日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六岁。顾叔蘋病故时,顾家已负债三万七千两银元,当时顾乾麟年仅十七岁。临终时,顾叔蘋执着儿子的手说:“一个人不能无钱,不过钱要赚得正大,用得光明。不要被钱利用,要利用钱。得之社会的,必须还之于社会。”
父亲的遗言,从此铭刻在顾乾麟心上,成为他人生的坐标。因家境所迫,他不得已中断学业,进入顾氏家族的怡和公司工作。为了更好地子承父业,在经营企业方面缺乏经验的他决定从基层做起,从粗活干起,名义上是“见习经理”,实际上只是一名练习生,月薪仅二十元。每日过磅棉花、废丝、牛皮和羊皮,身兼学徒、账房、仓库保管员和经理等职。经过十余年打拼,中落的家业终于得以重振。
1939年,已成为怡和公司总经理的顾乾麟看到,由于抗日战争,上海物价飞涨,不少成绩优异的中学生因家境贫困无力继续升学,自己所在的怡和公司打包厂只想招5名实习生,竟然收到200多份申请书。这些求职者,大多数是因为付不起学费而辍学的孩子,其中有许多成绩很优秀的学生。想到自己当年有过同样的失学之痛苦,再联想到父亲临终前的嘱咐,顾乾麟决定遵循父亲“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遗训,父亲的名字在上海创立“叔蘋奖学金”,专门资助那些身陷窘境的贫困学子。
“叔蘋奖学金”除资助全部学费和书杂费外,对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还资助膳宿费。此外,得奖学生还可在指定诊所享受免费医疗,在专门为他们设立的校外活动中心借阅图书,做物理、化学实验,学习打字、速记、护理、缝纫等技能,以及组织文化娱乐、体育、参观游览活动等,使他们获得在当时学校教育中得不到的比较全面的教育和锻炼。中学毕业升入大学、大学毕业出国深造的优秀得奖学生,可继续获得奖学金和资助。从1939年至1949年十年间,“叔蘋奖学金”共举办二十期,资助贫苦学生达1100多人。
直到1950年2月,顾乾麟全家移居香港之后,还给设在上海的“叔蘋奖学金”管理处汇寄了第二十期的奖学金。上世纪50年代中期,因某些历史原因,奖学金被迫中断。到1986年,顾老先生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又在上海恢复了中断三十多年的“叔蘋奖学金”,继而又将奖学金扩展到北京和南浔等地,形成从中学、师范、大专院校到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的奖学金系列化。
为使“叔蘋奖学金”持久地办下去,顾乾麟先生早在1991年就想到,自己年事已高,趁在上海出席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的机会,在上海锦江饭店委托叔蘋同学会的宗必泽口述关于“叔蘋奖学金事业继承人”的遗嘱,指定次子顾家麒(浙江省政协委员、著名外科医生)作为继承人。1995年,顾乾麟先生又慨捐港币1000万元作为增补奖学基金之用。目前,“叔蘋奖学金”已成为我国私人创办历史最长、受奖学生最多、设置学校最广的奖学金。
顾乾麟并不是顶级富豪,在上海他只是略有资产,在香港更只能算小富而已,却倾心尽力践行父亲“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遗训捐资助学,令人钦佩敬仰。为此,顾乾麟本人过着简朴的生活,自己和家庭开支甚为节俭。曾在香港为顾乾麟夫妇保健治疗的董元吉(叔蘋奖学金第8期得奖同学)回忆过这样的细节:顾乾麟先生平时在家用餐,午餐和晚餐都是极普通的家常菜,两荤两素一汤,到香港后六十余年一如既往。1986年,董元吉发现他的一套深绿色西装裤腿前面有个黄豆大的破洞,提醒他不要穿了,顾先生回答说:“我已经七十多岁了,还买啥新西装,马马虎虎,省省算了。”
顾乾麟崇文重教的家训家风,对子孙后代影响极大。他的长子顾家振,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硕士,建筑师;次子顾家麒,是香港著名的泌尿科专家,香港第一个为患者成功施行换肾手术的外科医生,英国皇家外科学院、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和美国外科学院三院院院士,浙江省政协港澳委员;三子顾家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商科毕业,香港顾氏公司执行董事;四子顾家麟,美国波士顿大学商科学士,亦是香港顾氏公司执行董事;女儿顾文梅,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商科毕业,供职于英国剑桥图书馆……
我坐在大桥下的小亭里,小船的橹桨声把我从历史的记忆里拉回。眼前的古镇南浔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让我回到童年,只是常给我讲“四象八牛”传奇故事的老母亲早已不在了,但那些南浔的老家风依然清晰可见,那些传承和弘扬家训家风的精神仍绵延不绝。今天,我们重拾这份传统精神力量,深入挖掘和整理家训家规家风的宝贵遗存,充分激发“最美家庭”的乘数效应,无疑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陆士虎 摄影:沈勇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