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包装雷同、一字之差……记者梳理商标侵权典型案例2、从17岁打工仔到30岁大学生,海南这个小伙很励志3、包装雷同、一字之差……记者梳理商标侵权典型案例

包装雷同、一字之差……记者梳理商标侵权典型案例

商标侵权花样百出 诚信经营维权有道

商标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是企业品牌的象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商标已经成为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其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让投机分子闻风而动,甚至不惜铤而走险,搭起他人商标的“便车”,侵权方式花样翻新,手段越来越高明,让相关当事企业很“受伤”。而如何识破这些花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维权,是摆在相关执法人员和当事企业面前的“大考”。

《法制日报》记者梳理4起商标侵权的典型案例,以期能够帮助企业和个人提高维权意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督促个人和企业正当竞争、诚信经营,还市场一片净土。

包装雷同误导消费

构成侵权停止生产

椰树集团是海南省从事椰子等热带水果深加工的专业公司,跻身中国饮料工业十强企业,其所生产的“椰树”椰子汁是国内非常流行的一款饮品。2001年5月21日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核准,椰树集团取得了第1575561号“椰树”注册商标专用权。

2015年,椰树集团工作人员在市场调查时发现,一款名叫“椰脉”牌椰子汁的商标标识很容易使消费者误认为是“椰树”椰子汁。据了解,该产品是由海南新邦贸易有限公司委托广东中山市创康食品企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饮品。

椰树集团以“椰树”牌商标为驰名商标,新邦公司、创康公司侵犯其商标权及商标特有的包装、装潢为由,起诉新邦公司、创康公司。除了要求新邦公司、创康公司停止使用“椰脉”椰子汁企业字号,公开赔礼道歉外,更是提出了207万元的索赔。

而新邦公司和创康公司则表明,商标中“脉”与“树”两个字不仅在结构上不一样,两个字的在包装上所占的面积都比较大,并不会误导消费者,因此,并不存在侵权行为。

在审理中,法官仔细比较了“椰脉”牌椰子汁与“椰树”牌椰子汁的外包装,发现两者不仅均为纸质外包装,而且都由黄、蓝、黑、红、白5种颜色组成,商标也同为纵向排列,字体颜色、字体底色均相同,唯一不同是非楷体的经过加工的“椰脉”两字。另外,两款椰子汁的净含量、外包装大小、形状也几乎一样,很容易误导消费者。最终法院认定新邦公司、创康公司的行为已经侵害了椰树集团的商标专用权,理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海口中院一审判令新邦公司、创康公司停止生产、销售涉案侵害椰树集团“椰树”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椰子汁,赔偿椰树集团经济损失费用10万元。

新邦公司与创康公司不服判决,上诉至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调解下,新邦公司与创康公司同意停止生产、销售“椰脉”牌椰子汁,并赔偿椰树集团有限公司8万元的经济损失。

借人品牌售卖服装

淘宝店主被判侵权

在现代电子商务影响下,不少的店铺都开始转移到互联网上,淘宝便是最重要的平台。由于门槛低,受众广,很多人在不经意之间便变成了网络侵权的主体。

为了更好的营销,郭某林在淘宝上注册了一个名为“以纯”的商标,有一次当他在淘宝上搜索“以纯”的时候,却突然发现一个名为“韩装时尚衣铺”的商铺在使用“以纯”作为其销售服装的广告宣传。

郭某林很快便向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商标侵权诉讼,要求“韩装时尚衣铺”的所有人曾某强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曾某强辩称,其从未销售带有“以纯”商标的服装,并不构成侵权,请求法院驳回郭某林的诉讼请求。郭某林则认为,曾某强将商品名称标识为“以纯男装新款”“以纯夏装新款”“以纯春秋新品”已构成商标侵权。

海南一中院审理后认为,曾某强虽未直接在其销售的服装上使用注册商标“以纯”,但将“以纯”冠于其销售的服装名称之前,使得有意购买该商标服装的消费者在利用该商标作为关键词进行特定搜索时,能搜索到其商铺和销售的商品,其根本目的在于利用“以纯”商标的市场影响力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商业机会,客观上攀附了“以纯”商标的商誉,利用他人注册商标进行自身同种产品的宣传,该行为同时也导致“以纯”商标的目标顾客分流,从而对该商标的市场影响力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曾某强的行为侵害了郭某林的商标权。

海南一中院判令曾某强停止在其淘宝网注册的商铺“韩装时尚衣铺”上使用“以纯”作为其销售服装的广告宣传,并赔偿郭某林经济损失。

曾某强不服从判决,上诉至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海南省高院经审理后维持原判。

药企职工另起炉灶

真假葵花对簿法庭

葵花药业公司于2003年至2010年间先后申请获得包括“葵花康宝”注册商标证、“葵花娃娃”图形在内的外观设计专利证书,以及“葵花娃娃”图形注册商标证。2009年,葵花药业公司与上海华与华公司签订协议,约定葵花药业公司对华与华公司设计的以“小葵花”家族为基础的卡通图案享有著作权。葵花药业公司就“葵花娃娃”图形及“葵花康宝”字样的药品在国内各大新闻媒体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广告宣传。

徐某和冷某军是葵花药业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职工。2012年6月18日,冷某军申请注册“葵花娃娃”商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发注册商标证。随后,冷某军与徐某作为股东,于2012年11月16日成立了广州佰葵公司,并将注册的“葵花娃娃”商标许可佛山怡创生化公司使用。

葵花药业公司发现佛山怡创公司生产的葵花康宝牌《感冒快贴》、葵花康宝牌《通气鼻贴》等产品包装使用了与其相同的“葵花娃娃”图形和“葵花康宝”字样,遂进行公证后向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广州佰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怡创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冷某军、徐某停止使用其公司享有的“葵花娃娃”和“葵花康宝”图形、公开赔礼道歉、连带赔偿经济损失50万元。

经法院审理,认定被告将涉案图片用于申请注册商标、对外授权使用、印刷包装盒、生产销售相关产品的行为已直接侵犯葵花药业公司对涉案图片的复制权。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最终判令被告停止侵权,连带赔偿人民币40万元并赔偿调查取证费用8500元。

一字之差同类经营

扰乱市场更名判赔

兴城公司与兴兴城公司都是在海口经营幕墙设计的公司。其中,兴城公司于1992年8月15日经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成立,经营范围为铝合金型材、塑钢型材、铝合金门窗等。

2012年7月13日,经海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兴兴城公司成立,经营范围为门窗、幕墙设计、安装、室内装修装饰工程、幕墙装饰工程、钢结构工程等。公司成立后,兴兴城公司在网站宣传:“公司前身为海南兴城幕墙装饰工程,从事幕墙装饰工程行业已有20年,拥有优良的管理团队,施工经验丰富”。

为此,兴城公司以企业注册登记行政管理纠纷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该案经二审终结,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认定,海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给被告核准“海南兴兴城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名称用于设立登记违反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六条的有关规定。

兴城公司随后向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兴兴城公司在其字号中使用兴兴城的行为已构成对兴城公司企业名称权的侵害,请求兴兴城公司更改企业名称并在全国性媒体刊登停止侵权公告,并赔偿损失10万元。

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后认定,兴兴城公司存在“搭便车”的故意,足以造成市场混淆,扰乱市场秩序,亦将损害其他相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判令该公司停止侵权、变更企业名称、在报纸上刊登停止侵权的公告并赔偿损失。

法规集市

商标法相关规定

第五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第六十七条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

第六条 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

(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

(二)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

老胡点评

随着创新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在企业价值中的占比越来越重,而商标作为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发展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林林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竞争激烈的众多商品中,大多数消费者依靠自己对于商标的认识和信赖来作出判断和选择。

于是乎,一些企业便企图不劳而获、投机取巧,通过仿冒他人商标获得不法利益。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翻新、变换,一些企业企图浑水摸鱼、钻法律的空子。

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不仅仅损害了商标专用权人的利益,事实上更是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往往是利用消费者对于名牌商品的信赖进行鱼目混珠、以次充好,使消费者上当受骗。因此,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企业不只是一般的违法和缺乏诚信,而是一种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行为。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针对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的不断翻新、变换,立法部门、监管部门和司法部门也应当与时俱进、创新思路和手法,织密法网、补牢漏洞、扎紧笼子,绝不给那些企图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侵权企业以可乘之机。消费者和商标专用权人同样应当增强警觉、擦亮双眼,遇到假冒商标的行为要注意搜集证据、及时举报控告,使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翟小功 胡勇)

从17岁打工仔到30岁大学生,海南这个小伙很励志

“我叫黎子奂,是来自三亚的黎族小伙。我是名打工者,也是一名在校大学生。”这是海南开放大学学生黎子奂将在秋季开学典礼上发言的开场白。届时,作为学生代表,他将向同学们分享自己半工半读的求学经历。

相比很多城里的同龄人,他的社会人生从17岁就开始。后来,黎子奂重回校园,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是不断地学习,给了我重塑人生的可能。”这是黎子奂最想在开学典礼上分享的一句话。

黎子奂和老师郭丽娜沟通开学典礼演讲的注意事项。

埋头苦干却看不到希望

黎子奂来自三亚一个农村家庭。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他初中毕业后没有上普通高中,而是去技校读书,希望早工作早挣钱早养家。2008年毕业后,当年那个清瘦的少年背上行囊,第一次走出海南,得到了人生中第一份工作——广东东莞一家电子厂的生产线工人。

“一开始做的是电路板加工,从最苦最累的活做起,一天8个小时,手上磨出水泡是常有的事。”黎子奂回忆道,在东莞的工作,终日是重复枯燥的体力劳动,月薪仅2000多元。这样的生活,让他第一次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

2010年5月,听说海南要建设国际旅游岛,黎子奂辞职回海南,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然而,在海南的人才市场上,他屡屡碰壁:面试心仪的单位,总是被拒绝,“大多岗位都需要大学文凭,我每投一份简历都石沉大海。”黎子奂意识到,学历与知识的重要性。

黎子奂利用休息时间去海南省图书馆读书。

“不要挑三拣四,要踏踏实实地吃苦耐劳。”爸爸的劝慰与鼓励,让他重整旗鼓,“既然能力有限,那就努力去改变!”黎子奂选择从上手较快的销售做起。

然而,尽管他努力学习产品知识、市场优势,但天性不擅长表达,销售业绩总是倒数第一,收入别说成家立业,就连养活自己都困难。

明白自己不是做销售的“料”,黎子奂又接连尝试开小吃店、当饭店服务员、做网店销售员,积累一些经验和积蓄后,他又开起了网店。

进货、处理订单、回复客户咨询……当时,黎子奂打理网店每天要花16到18个小时,就连睡觉都要把手机放在耳边,一有买家咨询,就要及时回复,“实际上投入和回报难成正比。”

尽管如此,经营网店的黎子奂也算过上了相对稳定的生活。可惜不是一帆风顺,打击随后到来:父亲病重。黎子奂因借不到足够的钱为父亲治病而束手无策。父亲走后,他在悲痛中又无比心酸地意识到:没有较高的学历和过硬的本领,很难照顾家人。

黎子奂载着母亲。

半工半读人生从此换轨

在一边开网店一边等待机会的日子,时间来到2017年8月底。黎子奂从朋友那里听说,海南有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项目,通过政策优惠、学费资助等方式,计划帮助一部分农民工提升学历,并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

黎子奂决定报名,选择报读海南开放大学的行政管理专科,“如果有什么可以帮助我找到新的人生道路,那继续学习,应该就是我的最好机会。”

在建设中的三亚中央商务区企业孵化基地,黎子奂作为施工人员指挥勾机进行挖运作业。

2018年初,他关掉费时耗力的网店,在三亚找了一份记账员的工作,开启了半工半读的生活。由于课程是网络授课和面授教学相结合,于是,在工作日,黎子奂就利用碎片时间在网上学习;周末,别人都在休息、娱乐,他就回到课堂继续听讲。

许久没有读书,黎子奂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吃力,好在老师们在线耐心解答,第一时间为他指点迷津。

在这段半工半读的日子里,黎子奂不仅学到了实用知识,还因为成绩优异获得奖学金,后来还成为学生会主席。2020年6月,黎子奂顺利拿到了国家开放大学的专科文凭。

黎子奂的案头放着一些法律科目的书籍,只要稍有空闲,就拿起教材学习。

但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始终坚持学习,一边自学财务类书籍,一边与同事交流提高管理能力。从工地记账员,到配合管理车队工作,再到成为项目经理,通过学习,黎子奂有了更好的工作业绩,不断进步的工作表现,也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认可,收入也随之增加。攒够钱的黎子奂,第一件事就是翻新家里的老宅,让家人住上了三层小楼。

“刚开始只是想学点技术知识,不想频繁换工作,但到开放大学的学习,不仅圆了我的大学梦,提升了学历水平,还让我有了更实际的回报。”黎子奂认识到持续学习的重要性,2020年秋季,他选择回校继续“充电”——报读海南开放大学本科法学专业。“我发现工作上还遇到一些困难和短板,希望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来弥补,人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

现在,依然半工半读的黎子奂,又给自己添加了一个小目标:自学英语。

“我从小就喜欢英语,现在还有一点基础。”黎子奂笑着说,他家离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员工宿舍较近,时常有外国人到他哥哥的小吃摊点餐。“我就用简单的英语词汇和他们交流,像炒饭、鸡、汤等简单的食物类单词,我都没问题。”他想,如果能提升英语水平,说不定还能开拓新的事业版图。

公益活动结束后,已是深夜,黎子奂骑车回家。

热心公益回报社会

黎子奂经常告诉身边的工友,在信息时代,工业领域已走向科技化、智能化,纯体力的工作岗位将越来越少,社会对劳动者的学历和技能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持续学习,是大家在劳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的“法宝”。

要说这一路的学习,给了自己什么样的体会,黎子奂脱口而出:“开阔了视野,更新了思想。”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加技能提升相关的培训。

黎子奂经常坐动车去海口听讲座。

作为海南省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政策的受益者,黎子奂说,自己如今的生活,少不了社会的关爱与帮助。

为了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黎子奂经常发挥自己作为院学生会主席的优势,组织同学们一起参加公益活动。比如,定期带着小礼物去三亚光明连接脑残疾儿童中心,陪孩子们度过一段快乐时光。

“他们每天坚持康复训练,当我牵着孩子的小手,和他们一起迈出那艰难的一步时,他们的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我的内心也会被滋润。”黎子奂边说边拭去眼角的泪水。

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的一个小人物,30岁的黎子奂,每每独处和自我反思时,总会庆幸和感慨,自己的人生,虽然起点低、过程波折,但只要不断地学习,跟随时代的需求充实自己,同样能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黎子奂和家人一起用晚餐。

转自:海南日报客户端

文\图海南日报记者袁琛实习生廖浩晟

来源: 海南日报

包装雷同、一字之差……记者梳理商标侵权典型案例

来源:法制日报

商标侵权花样百出 诚信经营维权有道

商标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是企业品牌的象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商标已经成为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其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让投机分子闻风而动,甚至不惜铤而走险,搭起他人商标的“便车”,侵权方式花样翻新,手段越来越高明,让相关当事企业很“受伤”。而如何识破这些花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维权,是摆在相关执法人员和当事企业面前的“大考”。

《法制日报》记者梳理4起商标侵权的典型案例,以期能够帮助企业和个人提高维权意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督促个人和企业正当竞争、诚信经营,还市场一片净土。

包装雷同误导消费

构成侵权停止生产

椰树集团是海南省从事椰子等热带水果深加工的专业公司,跻身中国饮料工业十强企业,其所生产的“椰树”椰子汁是国内非常流行的一款饮品。2001年5月21日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核准,椰树集团取得了第1575561号“椰树”注册商标专用权。

2015年,椰树集团工作人员在市场调查时发现,一款名叫“椰脉”牌椰子汁的商标标识很容易使消费者误认为是“椰树”椰子汁。据了解,该产品是由海南新邦贸易有限公司委托广东中山市创康食品企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饮品。

椰树集团以“椰树”牌商标为驰名商标,新邦公司、创康公司侵犯其商标权及商标特有的包装、装潢为由,起诉新邦公司、创康公司。除了要求新邦公司、创康公司停止使用“椰脉”椰子汁企业字号,公开赔礼道歉外,更是提出了207万元的索赔。

而新邦公司和创康公司则表明,商标中“脉”与“树”两个字不仅在结构上不一样,两个字的在包装上所占的面积都比较大,并不会误导消费者,因此,并不存在侵权行为。

在审理中,法官仔细比较了“椰脉”牌椰子汁与“椰树”牌椰子汁的外包装,发现两者不仅均为纸质外包装,而且都由黄、蓝、黑、红、白5种颜色组成,商标也同为纵向排列,字体颜色、字体底色均相同,唯一不同是非楷体的经过加工的“椰脉”两字。另外,两款椰子汁的净含量、外包装大小、形状也几乎一样,很容易误导消费者。最终法院认定新邦公司、创康公司的行为已经侵害了椰树集团的商标专用权,理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海口中院一审判令新邦公司、创康公司停止生产、销售涉案侵害椰树集团“椰树”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椰子汁,赔偿椰树集团经济损失费用10万元。

新邦公司与创康公司不服判决,上诉至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调解下,新邦公司与创康公司同意停止生产、销售“椰脉”牌椰子汁,并赔偿椰树集团有限公司8万元的经济损失。

借人品牌售卖服装

淘宝店主被判侵权

在现代电子商务影响下,不少的店铺都开始转移到互联网上,淘宝便是最重要的平台。由于门槛低,受众广,很多人在不经意之间便变成了网络侵权的主体。

为了更好的营销,郭某林在淘宝上注册了一个名为“以纯”的商标,有一次当他在淘宝上搜索“以纯”的时候,却突然发现一个名为“韩装时尚衣铺”的商铺在使用“以纯”作为其销售服装的广告宣传。

郭某林很快便向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商标侵权诉讼,要求“韩装时尚衣铺”的所有人曾某强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曾某强辩称,其从未销售带有“以纯”商标的服装,并不构成侵权,请求法院驳回郭某林的诉讼请求。郭某林则认为,曾某强将商品名称标识为“以纯男装新款”“以纯夏装新款”“以纯春秋新品”已构成商标侵权。

海南一中院审理后认为,曾某强虽未直接在其销售的服装上使用注册商标“以纯”,但将“以纯”冠于其销售的服装名称之前,使得有意购买该商标服装的消费者在利用该商标作为关键词进行特定搜索时,能搜索到其商铺和销售的商品,其根本目的在于利用“以纯”商标的市场影响力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商业机会,客观上攀附了“以纯”商标的商誉,利用他人注册商标进行自身同种产品的宣传,该行为同时也导致“以纯”商标的目标顾客分流,从而对该商标的市场影响力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曾某强的行为侵害了郭某林的商标权。

海南一中院判令曾某强停止在其淘宝网注册的商铺“韩装时尚衣铺”上使用“以纯”作为其销售服装的广告宣传,并赔偿郭某林经济损失。

曾某强不服从判决,上诉至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海南省高院经审理后维持原判。

药企职工另起炉灶

真假葵花对簿法庭

葵花药业公司于2003年至2010年间先后申请获得包括“葵花康宝”注册商标证、“葵花娃娃”图形在内的外观设计专利证书,以及“葵花娃娃”图形注册商标证。2009年,葵花药业公司与上海华与华公司签订协议,约定葵花药业公司对华与华公司设计的以“小葵花”家族为基础的卡通图案享有著作权。葵花药业公司就“葵花娃娃”图形及“葵花康宝”字样的药品在国内各大新闻媒体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广告宣传。

徐某和冷某军是葵花药业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职工。2012年6月18日,冷某军申请注册“葵花娃娃”商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发注册商标证。随后,冷某军与徐某作为股东,于2012年11月16日成立了广州佰葵公司,并将注册的“葵花娃娃”商标许可佛山怡创生化公司使用。

葵花药业公司发现佛山怡创公司生产的葵花康宝牌《感冒快贴》、葵花康宝牌《通气鼻贴》等产品包装使用了与其相同的“葵花娃娃”图形和“葵花康宝”字样,遂进行公证后向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广州佰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怡创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冷某军、徐某停止使用其公司享有的“葵花娃娃”和“葵花康宝”图形、公开赔礼道歉、连带赔偿经济损失50万元。

经法院审理,认定被告将涉案图片用于申请注册商标、对外授权使用、印刷包装盒、生产销售相关产品的行为已直接侵犯葵花药业公司对涉案图片的复制权。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最终判令被告停止侵权,连带赔偿人民币40万元并赔偿调查取证费用8500元。

一字之差同类经营

扰乱市场更名判赔

兴城公司与兴兴城公司都是在海口经营幕墙设计的公司。其中,兴城公司于1992年8月15日经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成立,经营范围为铝合金型材、塑钢型材、铝合金门窗等。

2012年7月13日,经海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兴兴城公司成立,经营范围为门窗、幕墙设计、安装、室内装修装饰工程、幕墙装饰工程、钢结构工程等。公司成立后,兴兴城公司在网站宣传:“公司前身为海南兴城幕墙装饰工程,从事幕墙装饰工程行业已有20年,拥有优良的管理团队,施工经验丰富”。

为此,兴城公司以企业注册登记行政管理纠纷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该案经二审终结,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认定,海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给被告核准“海南兴兴城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名称用于设立登记违反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六条的有关规定。

兴城公司随后向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兴兴城公司在其字号中使用兴兴城的行为已构成对兴城公司企业名称权的侵害,请求兴兴城公司更改企业名称并在全国性媒体刊登停止侵权公告,并赔偿损失10万元。

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后认定,兴兴城公司存在“搭便车”的故意,足以造成市场混淆,扰乱市场秩序,亦将损害其他相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判令该公司停止侵权、变更企业名称、在报纸上刊登停止侵权的公告并赔偿损失。

法规集市

商标法相关规定

第五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第六十七条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

第六条 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

(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

(二)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

老胡点评

随着创新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在企业价值中的占比越来越重,而商标作为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发展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林林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竞争激烈的众多商品中,大多数消费者依靠自己对于商标的认识和信赖来作出判断和选择。

于是乎,一些企业便企图不劳而获、投机取巧,通过仿冒他人商标获得不法利益。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翻新、变换,一些企业企图浑水摸鱼、钻法律的空子。

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不仅仅损害了商标专用权人的利益,事实上更是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往往是利用消费者对于名牌商品的信赖进行鱼目混珠、以次充好,使消费者上当受骗。因此,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企业不只是一般的违法和缺乏诚信,而是一种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行为。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针对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的不断翻新、变换,立法部门、监管部门和司法部门也应当与时俱进、创新思路和手法,织密法网、补牢漏洞、扎紧笼子,绝不给那些企图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侵权企业以可乘之机。消费者和商标专用权人同样应当增强警觉、擦亮双眼,遇到假冒商标的行为要注意搜集证据、及时举报控告,使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翟小功 胡勇)

高档隔热门窗

断桥铝门窗

品牌系统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