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学躬行,化身携手前行领跑者
2020年7月1日,阳光透过板桥乡党委会议室的窗户肆意照射到每一张洋溢着笑容的脸上。看着挤得如此满满当当的会议室,副书记刘笑斌满眼欢喜。台上的俞细文,正在为乡亲们讲述“共产党为什么行”这个听起来颇有些宏大的命题,整整一个半小时的授课,没有一个人中途离场,课堂里掌声不断。
记不清这是俞细文第几次走进乡亲们中间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刘笑斌只记得这个总是满脸笑容的军人,自5年前主动上门帮扶开始,就从没间断过,一次次为乡亲们送来爱与希望。
7年时间,俞细文志愿服务队从最初的23人到现在的2126人,2100余名贫困学生受到资助,102名失学孩子重返校园,28人考上大学……俞细文就是这支队伍的领跑者,他满怀爱民情怀引领团队将一曲曲爱心交响乐“唱”遍大江南北,响彻万水千山。
人生最幸福的莫过于干有意义的事,奉献成为俞细文的一种自觉——
“甘做一滴水,滋润脚下的这片土地”
“确保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出身贫困家庭的俞细文对这句话感彻心扉。
幼时,为减轻家庭负担,姐姐早早辍学打工,即便如此,每逢开学,俞细文都能从父母愁苦的脸上读懂生活的艰难。正是因为贫困,俞细文无奈地放弃了向往已久的“大学梦”,没上大学的遗憾深深地扎伤着俞细文。
2013年俞细文回家探亲,了解到村里5名孩子因贫困面临失学。“再也不能让村里的孩子因为穷而上不起学。”和妻子刘小梅商量后,决定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帮助这5名孩子完成学业。看着孩子们重返校园时的一张张笑脸,俞细文心里宽慰踏实了许多,继而萌生帮助更多孩子的念头。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2013年7月,“俞细文志愿服务队”成立。服务队利用节假日乘公交、爬山路,走遍驻地的3区4县11所中小学,确定了27名帮扶对象。
当时,俞细文每月工资3700元,他将其分为4份:父母400元,资助贫困生1500元,偿还房贷1300元,剩下的500元则是留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
一份工资“四份爱”,这一坚持就是4年。
“他是至信笃行的‘四有’军人,他是践行宗旨的道德模范,他是善行广至的‘中国好人’。十年扶贫济困,百人爱心团队,千名学子圆梦,万里助学长路。他用平凡而伟大的善举,让阳光照进远山,让梦想插上翅膀,让红色基因绽放时代光芒!”
2019年初,俞细文所在基地举行首届“强军先锋”颁奖典礼,评委会这样评价他。
人生最美的境界是燃烧自己成就他人,付出让俞细文收获满满幸福——
“愿是一团火,温暖身边的每个角落”
在孩子们眼中,“俞叔叔”最大的特点是爱笑。听朗诵,他开心地笑;看成绩单,他欣喜地笑;解开心事,他暖心一笑。
妻子刘小梅跟俞细文有着同样笑容,爱心路上的这个“黄金搭档”,也是第一个加入爱心团队的人。
妻子刘小梅的淘宝记录很特别,书包、文具、书籍的订单是绝对的主角。“小梅一直都支持我,这既让我很感动也很不是滋味。”谈及妻子,俞细文心中更多的是歉疚,“自从女儿出生后,她就很少给自己买衣服,为的就是多攒点钱多帮助几个贫困孩子。”才8岁的女儿俞柳萱也加入到“爱心大家庭”,爸爸没时间就常常跟妈妈一起走进校园,表演节目、讲故事,传递爱的温度。
独木不成林,百花方为春。
“写书信、开网页、传微博、发微信……”第一批团队成员、退伍战士杜鹃说,俞细文的爱心故事经广泛传播,吸引天南海北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同一个目标下。
“没想到部队也有和地方一样的爱心组织,我又可以继续参加公益活动了。”江苏南通籍下士储靓入伍前是当地一名“绿叶义工”,入伍后得知俞细文爱心团队第一时间加入;
空军驻山东某场站指导员施立军,在强军网上看到爱心团队的感人事迹后,通过跟帖留言、电话查询等方式,几经周折联系到俞细文,如愿加入团队并捐款2000元;
某海防团政治处主任黄振玉,收到助学介绍邀请信后,引导发动全团官兵加入团队,捐款捐书,积极展开救助帮扶活动;
某部“学雷锋先进个人”、四级军士长杨华一直坚持爱心扶贫,和俞细文北京相识后,高兴地加入进来;
某广告公司老板汪芳长期制作有关俞细文的爱心展板,被团队事迹深深感动,加入爱心团队;驻地出租车司机凌荣峰,免费接送俞细文开展公益活动一年多;龙川小学校长谢意成带领全体教师一起加入爱心团队……
2017年,“俞细文志愿服务队”被表彰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
人生最大的快乐是黑夜里给人以光明,俞细文在爱的传递中实现理想目标——
“要成一束光,照亮追逐的梦想心空”
梦想本身不会发光,发光的是追梦的人。
2014年9月,俞细文在走访宏村学校时发现,学生的学习资料和工具书很缺乏。
“没书读,怎知为何读书?”为改变这一现状,他萌生了捐赠“爱心书角”的想法。通过自筹和募集捐款等方式,团队精心选购1500余册书籍,为学校建立了6个“爱心书角”。
6年时间,爱心团队分别与9所学校共建“书香校园”,先后又建成31个“爱心书角”,为孩子们送去“精神食粮”。2017年受央视节目“朗读者”启发,俞细文推动开展“寻找最美朗读者”活动,不少原本性格内向的孩子走上讲台,绽放自信光芒,变得开朗自信,充满阳光。
“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这些年,俞细文担任了驻地8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爱心团队113次走进校园组织开展“党旗领队旗”“兵心连童心”“军史少年说”主题活动,宣讲理论、教唱红歌军歌、分享红色故事,并在3所小学开设“国防砺剑先锋班”。
今年5月27日,首个“国防砺剑先锋班”在该团驻地某学校成立,孩子们走进部队过军事日、参观杨业功纪念馆,近距离了解军人、了解国防,悄然埋下爱国主义的种子。五年级学生许建彬的父亲曾在火箭军服役,走进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激动不已:“长大后我也要成为像他那样的军营男子汉。”
“青少年要敢于有梦。”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从2013年开始,爱心团队一直坚持“走访一批家庭、慰问一批孩子、实现一批梦想”。2016年4月,得知贵州省毕节市水箐镇黄连小学贫困学生条件艰苦需要资助,俞细文辗转联系当地人武部收集到47名贫困生的心愿,通过爱心募捐购买心愿礼品送到孩子手中,目前已经帮助128名贫困生实现“幸福微心愿”。
西藏林芝波密县倾多小学,学生家庭普遍条件很差,几乎没有穿过新衣服,俞细文通过爱心团队成员、西藏军区某团,为40名学生量身定制新衣服。除西藏林芝,爱心团队先后与墨脱等7所学校开展定点帮扶,结对包干30余名少数民族特困学生,不仅助孩子实现“小目标”,更给孩子注入“心动力”、播种“新希望”。
2019年9月,俞细文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并获邀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观礼活动。
金星闪耀,五角星一角向右上方腾起熊熊燃烧的火苗……这是俞细文志愿服务队的宣传标志。从物质支持到精神帮扶,从一个人的战斗到一群人的冲锋,俞细文在播火助民的道路上初心不移,兵心依旧!
作者:陈先平、薛冰坚、孙天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