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起点 迈向新时代
清明节,回老家扫墓,邂逅弋阳县委谢柏清书记。谢书记是2011年6月到弋阳任县长,2015年11月转任县委书记。弋阳这八年,谢书记铆足了劲,用心做、用情干。红土地上洒满了他辛勤的汗水、遍布了他辛苦的足迹、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一番长谈,八年工作的感受,话匣子一打开,一聊就是一个上午。聊他在弋阳所思、所想、所干。深受感动,心存感激,心有感谢。
一、谈弋阳,饱含深情。
弋阳工作八年,我就是一个弋阳人,一个新弋阳人。我对这块土地充满着深深眷恋,我深爱这块烈士鲜血浸染的红土地,深爱质朴的弋阳人民。今生有幸能在弋阳工作,我很骄傲、很自豪。每当夜深人静,耳旁仿佛会响起方志敏烈士的“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节约每一个铜板为了革命的事业......”的声音。方志敏得痨病还继续工作,带着痔疮病钻深山老林,方志敏忘我的工作,不知疲倦的工作。鞭策、激励着我们,每每想着这些,责任更是重大,坐不住、睡不着。不能建设好弋阳,对不住九泉下的英烈和42万弋阳人民。
客观的说,上苍很眷顾弋阳,给了弋阳很好的条件:
弋阳出美景--龟峰,无石不龟,无山不龟......
弋阳出伟人--谢叠山、陈康柏等一批能人志士,方志敏、邵士平等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
弋阳出戏曲--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弋阳腔四大高腔名扬天下......
弋阳出美食--大禾米果、三蒸两百锤、扣肉......
弋阳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造就了弋阳人的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心态;弋阳社会环境平稳,生活安逸,形成了弋阳干部相对保守和缺乏竞争力;加之投入不足,变化不快,干部缺乏信心、民间缺乏活力。
县委坚持开放发展,从搅动干部思想、激活民间活力入手,打开建设弋阳新画卷。
在对待干部上:以“四问四学”为突破口,向解放思想要动力、要智慧、要出路。加大业务培训、专题讲座,对外邀请、对外诚聘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干部利用休息时间学习,同时还采取把干部送出去的办法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以解决干部能力不足,本领恐慌,自信心不强的问题。通过组织干部外出学习考察,拓宽了视野,思想认识有了明显提高,市场运作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同时,给有能力的干部以舞台,让能干事的干部有事干,放手、放权在县域经济这个主战场上遛马。正因为前期的“磨刀不误砍柴工”致使在后来的棚户区改造、老城区拆迁、城南征地等急难险重的工作中,弋阳的干部有了遇河搭桥、逢山开路的气魄和勇气。老百姓说,这几年弋阳的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又回来了。
激活民间活力上:县委政府开明开放,给民间资金松绑,及时出台了《工业企业还贷周转金管理办法》,累计帮助企业解决过桥资金9100万元,发放“财园信贷通”贷款7.6亿元,惠及企业202家,发放“财政惠农信贷通”贷款2.8亿元,惠及企业及农户1018家;《弋阳县鼓励创新创业扶持办法》给产业助力,县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设立“创新创业扶持专项资金”激活企业创新活力;一年开展两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测评,每年组织由企业家为主的各阶层200余名人员,对全县40个具有行政执法权的单位进行无记名考核打分,实行末位淘汰制,并严格落实奖惩措施,切实提高群众办事效率。如今的弋阳,民间投资非禁即进,果园、产业园、雷竹园如雨后春笋,弋阳的私营经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二、谈城建,娓娓道来。
弋阳城市发展经历了三大转折:八十年代,弋阳的城市开发首跨信江,吹响了向城南挺进的冲锋号,建起了一批房子,出现了第一批商品房;九十年代,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借一点、挪一点、干部集资一点的办法硬是打通了方志敏大道,从此,一个封闭的弋阳和开放的世界紧密衔接。二十年过去了,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还在分享方志敏大道的红利(在此有必要提醒弋阳人民,不能忘记当年为之做出贡献的原弋阳县委鲍小慧书记)。进入新世纪,县委政府扭住城市规划这个牛鼻子,提出了向规划要资金、向规划要土地、向规划要城市发展空间的理念和“四纵十横”的发展思路,2018年弋阳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
四纵,即改造提升方志敏大道,同步实施沿线房屋外立面改造、管线下地、人行道改造、绿化提升,减缓方志敏大道的交通压力,使弋阳人民快出去,外地游客快进来;改建乐江线,高速公路出口上移,扮靓弋阳的门面,提高过境车辆的速度,增加过境车辆的流量,节省到高铁站的时间;贯通凤凰大道,发挥三桥的作用;白马大道与弋阳大桥连接,形成贯通南北的城市快速通道,极大方便老城区百姓的出行。
如果说“四纵”的贯通,解决了弋阳城市的人流、物流、车流,那么“十横”的贯穿,土地的经济价值则不可低估。弋阳大道、迎宾路、叠山路、康伯路、建安路、南岩北路、建业路、和苑路、康宇路、公园路等“十横”道路的建成,使弋阳中心城区面积突破16.5平方公里,新增城区土地收储1.4万亩,估值超过200亿元,弋阳县政府成了新时代的“地主”,破解了方志敏干部学院、方志敏公园、弋阳县医院、方志敏教育园和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等项目的用地困扰。
信江东北岸的建设,沿江断头路的打通,使弋阳城市的外环形成了可能。一中隧道的贯穿,盘活了电视台、志敏中学和弋阳中学。汇金南路的建成,使整个城北不走回头路、断头路成了现实。东北岸的提升,本届县委政府解决了历届县委政府想拆迁的弋江镇派出所片区。叠山书院景区拓宽提升,洞中大开。几年来,弋阳共征拆5200余户、85万平方米,2016-2018年连续三年城建类项目年均投资超100亿元,投资三个亿建成的方志敏干部学院,创造了弋阳速度。没有发生一起因征地拆迁引发的越级上访,弋阳的干部经受住征地、拆迁、安置的考验,解决了新时代“三难”,弄懂了“三会”(会与征地对象打交道、会与项目建设单位打交道、会与企业业主打交道),弋阳的干部不仅敢担当、善干事,还能干成事,不出事。
2010年之前,信江上只建起一座信江大桥,2010年后,信江上新建三座大桥,变化之大,速度之快,可见一斑。
三、谈产业,侃侃而谈。
弋阳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曾一度是全市乃至全省的工业强县,花亭的味精、香槟酒,三县岭的胶合板、大理石,旭光的造纸、酒,连胜的自行车......一段时间来弋阳工业陷入了前有标兵,后无追兵的尴尬境地,为扭转这种局面,坚持主攻工业、决战园区不动摇,提出了抓主导产业,抓产业集群,抓大企业的思路,确定了新型建材、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旅游四大产业。新型建材方面,海螺水泥投资5.9亿元新上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固废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去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8.7亿元,可缴税收超过4亿元,列全市纳税前五强企业,今年合作启动总投资20亿元的钙业生产加工项目,建成后主营业务收入可达百亿元;生物医药方面,依托康恩贝制药企业启动二期项目,项目总投资5亿元,5年内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纳税过亿元;智能装备方面,鸥迪铜业大力推进技改项目实施,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截止阀铝代铜项目入选江西省2018年重点研发A类项目,并于今年启动上市工作,上市后主营业务收入可达20亿元;旅游方面,龟峰成功摘得国家5A金字招牌,升级为拥有国际国内顶级品牌的“大满贯”景区,成为全省第3个、全市第2个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品牌的景区,新游客中心、玻璃栈道、扩容后的龟峰湖等一批项目对外开放,打造了“水陆空”旅游新体验。
县委决定把最优秀的干部用于抓产业,最优惠的政策向产业倾斜。政府讲诚信,新官理旧事,妥善处理工口历史遗留问题;政府讲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压缩办证时间,争取办证时间做到全市、全省最短;下大力气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招工难、招工贵的问题,降低企业成本;为重点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姻”,做好产、学、研的文章,为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产业链延伸配套项目上,处理僵尸企业,为主导产业、配套企业腾地。加快8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为主导产业企业“拎包入住”,打开方便之门。
四、谈民生,如数家珍。
弋阳这几年上了一些“打基础、强功能、管长远”的项目或民生工程。仅2018年,全年民生支付30.2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0.4%。谢柏清说民生福祉需要投入,采取向规划要资金、发债融资金、PPP、EPC模式筹资金、大项目换资金,四管齐下解决资金难问题。
让弋阳人民接受好的教育:投资7个亿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建设从幼儿园至高中十五年制的华东师大方志敏基础教育园区,学位12000余个,走出了一条外向型办学的路子,使弋阳人接受了先进的教学理念。
让弋阳人民享受最好的医疗设备:投资6亿元新建弋阳县人民医院,与江西省一附院联合办医,新设磁共振等6个特色科室,邀请全国名院、名医、名专家坐诊,使弋阳人民在家门口能享受专家医疗服务,降低了成本、方便了群众。
让弋阳人民出行更加快捷方便:16.9亿元改建国省道6条、81.3公里,投资3.5亿元改造县乡道路12条、79公里。目前,弋阳的交通设计更合理,道路更畅通,走回头路、断头路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让弋阳人民生活质量越来越高:投资2亿元修建了滨江公园、奥林匹克公园、州上刘家公园、白马洲公园、东门岭公园、高铁门户公园,可容纳3万余人休闲散步,使得市民休闲度假有了好去处。每到华灯初上时,音乐响起,广场舞、太极拳...人民生活丰富多彩。弋阳人民有了城市的范,弋阳有了城市的样。
让弋阳人民在脱贫致富的路上一个都不少、一个都不落:2018年全县11个省级贫困村顺利退出,4752个贫困对象实现脱贫。
让弋阳人民老有所养:投资9000万元建立了一个3.6万平米、 665张床位,集公营私营为一体的现代化养老中心,从生活自理、半护理到全护理为不同需求的老人提供全方位、一条龙细致服务,致力打造江西最具有健康智慧特色的养老机构。
让弋阳人民饮水更安全:投资3.26亿元新建日供水6万吨的方团饮水工程,可为20万弋阳城乡居民提供日常用水,让弋阳人民从此喝上干净安全放心的自来水。
五、谈党建,胸有成竹。
弋阳这块浸润着烈士鲜血的红土地,在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烈士有名有姓的就有9288人,以方志敏同志为代表的一大批弋阳儿女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诠释了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现如今,县委政府把学习好、践行好、弘扬好方志敏精神作为最大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方志敏精神的政治品牌优势,实施了拍好一部以方志敏为主题的电影《信仰者》、建好一座方志敏干部学院、打造一个方志敏基础教育园区,成立一支方志敏先锋队志愿者组织,培塑一批方志敏式好党员好干部、培养一批方志敏精神宣传员的“六个一”工程,通过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弘扬方志敏精神系列活动,用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提振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气神,让红色基因成为激励广大干群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精神动力。
为进一步推动干部担当作为,谢柏清书记坚持以上率下,亲力亲为:在制定城建规划时,他不分昼夜、没有上班下班。倾听老干部意见,与弋阳籍在外工作的领导商谈。参与人大代表讨论,参加政协委员协商。听党员代表议,四套班子论。政府常务会研究,最后常委会上定,决策之明主少见。同时谢柏清书记的工作作风又是“霸道”的,为打造江廖肖国际文化村,领导们是商量来商量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谢书记拍板“不争论,先干,让事实说话”。才换来了今天江廖肖的王蒙文化室、梁晓声的青年公寓、梁衡文学馆......国际文化村已具雏形。敢担当体现了谢柏清的另一个方面。
六、谈未来,踌躇满志。
80多年前,方志敏在狱中写道:“目前的中国,固然是山河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为了这个光明前途,方志敏面对残酷恶劣的环境,坚定必胜信念,带领赣东北儿女,开拓进取,创造了被毛泽东誉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模范省”。
现如今,虽然弋阳近几年也在发展,但发展速度还是不够快,发展质量仍然不够高,大项目较少,能带动发展的龙头企业不足,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以后努力的方向。
站在新起点,步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弋阳人民已为我们这班人出好了考题,赶考者的我们也已经在路上。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方志敏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精神为引领,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继续前行。
自古:狭路相逢勇者胜!
方志敏干部学院、弋阳腔、国家5A景区龟峰的“红古绿”品牌效应愈发凸显;
海螺水泥、康恩贝制药、鸥迪铜业等一批久久为功的产业项目厚积薄发;
投资43.6亿元的巴顿环保科技项目、投资20亿元占地2000亩的钙产业园已如期签约;
新一轮的扩区调区正在谋划,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全力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
容纳2万人的职业教育学院项目考察已经归来,正在论证当中。
艰苦朴素的弋阳人民正站在新起点,阔步前行迈进新时代。(汪泽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