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飞猛进中的阜阳重要卫星城镇:颍州区三塔集镇
40年改革开放不仅给我市城区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广大农村,再也看不到过去低矮破旧的瓦房,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基础设施完备的现代化中心村。三塔集镇作为阜阳重要的卫星城镇,这里的变化更是令人瞩目。在本期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报道,我们将带您走进三塔集镇,了解改革开放给这片土地带来的崭新变化。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u0808c187r5.html
三塔集镇位于阜阳城区西南方,下辖36个村委会,371个自然村,人口8.78万人,总面积79.6平方公里,是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三塔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因建有“栖凤”、“锁龙”、“慈云”三座塔而得名。在改革开放之前,这里还只是一副贫穷落后的景象。
实际上讲改革开放这40年,三塔集镇这个发展也见证了整个中国的历史发展。应该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们三塔集镇是个传统的农业乡镇,都是到处的低矮的破旧的土坯房,低矮的房屋,群众生活比较艰苦。
颍州区三塔集镇党委书记 陈祥军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阜阳市提出要进行小城镇建设,阜阳地区城乡建设部门在继续抓好城市建设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好村镇建设,以改变村镇建设中的无序状况。借着这次发展的契机,三塔规划建设了如今的集镇中心。
应该说,当时的街容街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统一按照规划统一建起来了,这个房屋一般是一层或者两层的,这样的房屋都是平房或者是楼房,但从现在来看,当时建的这个质量也不像现在这么好,而且当时建的也不美观,都是火柴盒,做了一定的改变,有了一定的进步,群众也相对比七八十年代也富裕了,群众生活的质量也有一定的一定的提高。
颍州区三塔集镇党委书记 陈祥军
集镇中心建成后,主要街道三纵六横,市场社区井然有序。
在三塔集镇建成区,三塔中心学校也随着改革开放走过了40年风雨。从90年代开始,学校建起了现代化的教学楼,各种软硬件齐备。据三塔中心学校的负责人介绍,他已经在这工作了28年,如今的学校已经再也看不到从前的身影。
0年的时候,在那个学校只有400多个学生,十个教学班。以后在当地党委职工努力之下,这个学校办公规模教师队伍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在96年以后,我们盖了一个教学楼,得有18个班的教学楼,到现在我们已经达到了25个班级,总共是1600多个学生。
颍州区三塔集镇中心学校 副校长 张魁三
在进入2000年之后,三塔集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2014年,三塔集镇从阜南县划归至颍州区以后,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全镇先后有张寨村、张湖村、吴大村等11个村落建成省级中心村。
从现在来看,群众住上小洋楼,生活条件极大的改善,公共服务配套方方面面,教育卫生包括群众建设文化的场所,小广场小游园,群众呢都能够享受到了。目前呢我们农村人也享受到城里人的生活,变化非常大。
颍州区三塔集镇党委书记 陈祥军
在三塔集镇吴大村,连片的房屋已经拔地而起。村里80户居民已经分到了房屋,开始了装修。拆掉了以往的危房,住进了优美的新居,让村民们的生活更加舒心。
赵先生
颍州区三塔集镇吴大村居民
以前住的齐脊房。现在比以前强的太多了。好看,绿化搞得不错。
谈及现如今三塔农村的发展,除了居住环境的改善,还要数道路的变化了。一条条柏油路纵横交错,在广大农村从无到有,由窄变宽,承载着三塔集镇发展的每一个脚印。
我们三塔镇修的第一条路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个主干道,南北主干道贯穿四五个村。那时候群众挖挖沙井,垫个沙井路砖渣路,阴天下雨,虽然能出去了,那也是湿湿漉漉很难走。
颍州区三塔集镇退休干部 赵士彬
随着90年代改革开放惠民政策的落实,镇里修起了3米5宽的水泥路,然而随着人流量的增多,原有的水泥路也难以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特别是这个2014年我们划归颍州区以后,政府又重新把水泥路拆掉,又拓宽了道路,加宽到呢这个6米7米这个柏油路面,每一边又加上三米的绿化带,又安了路灯,大大的提升了改观了这个道路和群众出行的方便程度,也美化了环境。
颍州区三塔集镇退休干部 赵士彬
城镇建设没有产业作支撑,难以达到兴业富民生活美。在三塔集镇的扶贫车间里,附近的居民正在这里加工铝合金橱柜。过去的三塔只是一个农业城镇,如今的三塔在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自身经济实力。
毕竟我们还是个农业的乡镇,以农业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同时我们还规划了工业园区,下一步我们想继续加大对有科技含量的项目引入,这样能对我们三大集镇整体的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水平有一个大的提升。
颍州区三塔集镇党委书记 陈祥军
根据三塔集镇2014-2030年的总体规划,在不久的将来,三塔集镇将建设成为阜阳市卫星城,南部门户,颍州区新型工业基地、阜阳市重要物流节点,到时,这里将成为商贸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良的现代化宜居城镇。
改革开放40年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在经历着发展与变革。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这四十年中有了大幅提升,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居住环境,这些都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对未来的美好生活更充满了希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