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区哪里有安装门窗
文章目录:
1、南京一公厕窗户被偷 28扇窗芯只剩下3扇2、140米长,2000多个人物……秦淮河边现南京版“清明上河图”3、南京人快住手再酱紫下去,真要给河道盖上盖子?
南京一公厕窗户被偷 28扇窗芯只剩下3扇
公厕窗户被盗,人们入厕时叫苦不迭 王子扬 摄
2月8日夜,南京市秦淮区石榴新村的公厕里,有人将铝合金窗芯拆卸下来偷走。厕所14个窗户28扇窗芯,只剩下了3扇。
公厕位于丰富路一个小巷,附近住户都到这里方便。次日早上,就有居民发现不对劲,蹲坑上面空空荡荡,像开了天窗,冷风从空洞的窗框里灌进来,呼呼作响,入厕者叫苦不迭。
“太缺德!窗芯当废铁卖也就三四百块钱,重新安装要花好几千。”公厕管理员金师傅说。据悉,目前派出所正在调查。公厕所属的清诚露洁环境有限公司已经联系厂家,由于春节期间厂家尚未上班,暂时没有办法安装到位。(王子扬)
140米长,2000多个人物……秦淮河边现南京版“清明上河图”
交汇点讯 2000多个人物、90多幢房屋、100余艘船只、400多棵树木……明代秦淮河两岸的繁华图景浓缩在140米的金属壁画上,好似南京版的《清明上河图》。日前,全国最大铝合金线雕壁画《秦淮胜迹图》在南京集庆门大桥南侧的秦淮河边落成,恢弘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入微的细节记录着明代南京的“历史密码”。
秋日的秦淮河边,微风拂过水面,落日的余晖照在《秦淮胜迹图》上,光亮中,一个个明代人物似乎活动起来,在喧嚣市廛间来往穿梭,发出阵阵吆喝叫卖声。“秦淮河有‘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之称,我想通过这幅画面,再现明代秦淮河两岸的繁华景象。”《秦淮胜迹图》的作者、著名画家孙元亮说。
140米长、3.1米高的长卷高度概括了明代秦淮河的精华。画卷的起点选在江宁方山,“秦淮河有两个源头,分别来自句容和溧水,在方山附近合二为一。”秦淮河流到东水关后,又分为内秦淮河与外秦淮河,在水西门附近的西水关合二为一。孙元良说。内秦淮河是“百里秦淮”最为精华的所在,也是“胜迹图”重点表现的内容。
随着脚步的移动,明代的秦淮河在记者眼前缓缓“流淌”,旖旎秀美的两岸风光依次闪回。方山阡陌、通济瓮城、上水东关、歌舞升平、文德分月、夫子文庙、物贸西市、大功鳌山、文创东市、秦淮画舫、聚宝瓮城、大报恩寺、石城虎踞、宝船惊涛……根据历史积淀的不同,孙元亮将画面分为11个部分,各自展现秦淮河每一段不同的精彩。
早已经消失的城市风景在画面上清晰定格。通济门,明代南京13个“内城门”之一,曾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瓮城,惜已消失多年。孙元亮查阅史料和影像资料,还原了这座曾经的中国最大瓮城,她的外形好似一艘巨大的帆船,静静停泊在秦淮河边;画舫凌波、绮窗朱户、桨声灯影、火树银花,孙元亮细细描绘十里秦淮两岸的河房、酒楼、茶馆、园林、公馆、商铺,以及歌女、文人、商贾、官员、平民各色人等,生动的画面透露出这样的史实:明代的十里秦淮是天下最繁华热闹的所在;秦淮灯彩甲天下,明代秦淮灯会的主角是外形好似巨鳌的“鰲山灯”。孙元亮将熠熠生辉的“鰲山灯”安排在了大功坊前,这里是明代第一功臣徐达的府邸,“将鳌山放在这里,符合史实,也别有深意。”
桃叶渡、淮青桥、瞻园、文德桥、江南贡院、大成殿、聚星亭、天下文枢坊、聚宝门、秦淮画舫、大报恩寺琉璃塔、石头城、宝船厂……举凡明代秦淮河两岸的重要地标建筑,在这幅巨画上都能一一找到。据统计,这幅画面上共有人物2060多个、动物70余只、树木400余棵、船舶100余艘、房屋90余幢、桥梁9座、其他景观建筑10余座。
“《秦淮胜迹图》凝结了我三十多年的心血”,说起创作的不易,孙元亮的思绪飞回到三十多年前。1985年,在南京教育学院美术班进修的中学美术教师孙元亮在老师带领下,到秦淮河边写生,完成了一幅长130厘米、宽35厘米的白描作品。他的画作得到了南京师范大学杨建侯教授的鼓励,“当时正是秦淮河风光带重建之时,杨教授鼓励我用白描的方式创作一幅反映古代秦淮河风貌和历史风俗的长卷,保留下珍贵的河流记忆,让后人看看明清时代的秦淮河是什么模样。”
孙元亮很快就投入了准备工作,他反复沿秦淮河两岸实地考察、采风摄影,收集资料,查阅古代地图,阅读了大量南京文史书籍,记录和秦淮历史、金陵地势、风俗民情相关的历史信息,“我还自学了中国古代建筑史,重点研究明代建筑有什么时代特色。沈从文先生的《中国服饰史》则让我了解到明代南京人怎样着装。”孙元亮反复阅读《儒林外史》《红楼梦》、“三言二拍”等小说,让自己沉浸于明清社会氛围之中,以便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大量的案头准备工作让《秦淮胜迹图》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推敲,“李记当铺”“赵记茶庄” “广济堂”……这些画面上出现的南京城南店铺名称,在史料中都能找到依据。
创作是无比辛苦的,光草稿就画了500多米长。1989年12月,孙元亮完成了《秦淮胜迹图》的第一稿。记者注意到,画面的起首和收尾处各有著名书法家启功和赵朴初题写的“秦淮胜迹图”五个大字。孙元亮说,这是第三稿完成后请两位书法家题写的。两位老先生已故去多年,由此可见《秦淮胜迹图》创作周期是如何的漫长。“我反复修改,日臻完善,到最后定稿时,已七易其稿,前后超过了三十年。”孙元亮说。
2019年初,南京秦淮河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启动了大型金属线雕艺术壁画《秦淮胜迹图》的制作工程。安装工作从今年4月23日启动,到9月20日完工。大型金属线雕艺术壁画《秦淮胜迹图》由141块厚0.012米的铝合金雕刻板材组成,每块铝合金雕刻板重约100千克,“我们采用铝合金线雕深度喷漆工艺,能使金属壁画经受风吹日晒,长久不褪色,保存百年之久。”相关负责人说,作为外秦淮河风光旅游的地标性作品,大型金属壁画《秦淮胜迹图》将于国庆节前后与市民和游客见面,为悠悠秦淮河再添一道美丽风景。 交汇点记者 于锋
南京人快住手再酱紫下去,真要给河道盖上盖子?
位于南京月牙湖至光华门的东南护城河,施工人员正在开展河道清淤整治,河水抽走以后,河床底部的淤泥露了出来,藏在淤泥里的各种垃圾也“重建天日”,引发不少市民围观。
自去年以来,市内各条河道已经累计清理了120多万立方的淤泥,很多河道都是首次彻底清淤。参与清理的工作人员说,不抽不知道,一抽吓一跳:河底淤泥里,藏着轮胎、抽水马桶、沙发、电动车、建筑垃圾、铝合金门窗、酒瓶……俨然成了一个巨型“垃圾场”。
月牙湖清淤
秦淮河夫子庙景区清淤现场
秦淮河夫子庙景区清淤现场
秦淮河夫子庙景区清淤现场
位于城北迈皋桥附近的南十里长沟二支在去年上半年完成了清淤工作。现场参与清淤工程的工作人员说,在淤泥里找到了各个年代、各种型号的手机,简直可以办一个手机变迁的展览。“原来这个河边有好几个公厕,当时都是污水直排,我们猜测这些手机应该是主人使用厕所时不小心掉下去的。”
溧水护城河清淤
机场沟黑臭河道清淤
除了这种不小心掉落的物品以外,河道淤泥中,更多的是被人为丢弃的废弃物,例如靠近菜市场,就会有各种包装盒、腌菜坛子等相关垃圾。秦淮区明御河清淤时,挖出了很多河蚌壳。你以为是这里的河蚌很多嘛?NO!真相是这条河沿线经过好几个菜市场,菜贩们图方便随手将垃圾倾倒在河里导致的结果。
而生活区附近的河道里,类似装修的建筑垃圾、铝合金门窗等等都数不胜数。水务部门介绍,“有些河道底泥已经厚达1米多,清淤现场从淤泥里扒出来的东西简直颠覆你的想象,有自行车、汽车轮胎等等,还有条河里挖出了一个大沙发。”
月牙湖完成清淤,“五一”前消除黑臭
作为城东的“明珠”,月牙湖的水体整治一直为市民所关心。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在清淤过程中,啤酒瓶、砖块、垃圾袋随处可见。目前,湖底清淤工作已经完成,计划今年汛期前全面完成清淤并消除黑臭,5月底工程完工。
从南京大小河道清出的淤泥去哪儿了?
此轮黑臭河道整治,清理的淤泥已经超过120万立方米。这些淤泥都送往专业处理的工厂进行消毒并二次利用,比如填埋低洼地势或是输送至农田。
秦淮河夫子庙景区清淤现场
生活垃圾对河道危害究竟有多大?
随手乱扔把小河变成了臭水沟,而造成的影响远不止这么简单。为了减少淤泥二次污染,工人在清淤的时候需要将这些废旧物品捡拾出来单独处理,比如电器要经过专门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免造成重金属污染,增加了施工成本。
呼吁:城市环境需要每一个市民呵护
有市民吐槽说,沿河居民随手扔的陋习“功不可没”。一扔很随性,后果很严重。正如再清的河,也经不起这么糟蹋。
水务部门人士表示,“一些市民把河道当成了垃圾场,这些东西清理起来比普通淤泥要困难很多。”他们呼吁,城市环境需要每一个市民呵护,河道是城市的“呼吸道”,不是家门口的垃圾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