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教你看懂宫殿里的窗户,可以用它来判定建筑物的年代
咱们看古建筑,尤其是宫殿建筑时,都会看到下面这个东西:
小伙伴们猜猜它叫什么?
“小君,这还不好猜,不就是个窗户门吗!”
它粗粗看起来就是个窗户和门的组合体,但真的是叫“窗户门”吗?
其实它有个很专业,也很雅致的名字——隔扇!
隔扇,也称“隔扇门”,一般是宫殿建筑的门脸,它最早出现于我国的汉代,现存最早的隔扇实物,位于河北涞源辽代的阁院寺。(如下图)
这东西,可谓是集美观、实用和等级为一体,比如故宫里的这些:
它将门、窗户的作用巧妙结合到了一起,既可以防风遮雨,同时,镂空的设计让外面的风能够进到屋内,空气流通,室内不易显得闷、潮。
同时,这隔扇上富于变化的花纹样式,菱花形、正方格、斜方格等等,又让单调的门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而且最、最重要的,像下图展示的这种菱花形样式,是高等级宫殿才能使用,体现了等级性:
每每写到这,小君就会特别佩服古代的建筑师们,竟然能将这么小小的一扇门设计出了如此多的功用!太厉害了!
“怎么看这个隔扇门?”这隔扇门咋看呢?一张图教给大家:
门最顶端的横条木被称为“抹头”,看看,多美的名字,抹着头,请记好它,因为抹头是区分隔扇种类最重要的标志,比如下面这两个:
四抹隔扇
四抹隔扇。
六抹隔扇
六抹隔扇。
咋区分呢?
很简单,你就看看这整个门上由上到下有几个抹头,即几个横条木就行。
抹头下方这个区域叫隔心,它是整个隔扇的重点,在隔心上会出现很多花纹,其最早在汉代就出现了,明清时期隔心的样式最多,达40多种。古代的工匠们多在这上面做文章,比如上面讲到的故宫太和殿的隔心,就用的最高等级“三交六碗菱花形”。
隔心下方有个横着的小区域,清代叫“绦环板”,宋代称其为“腰华板”,都说中国建筑史是一部越变越单调的历史,你从宋和清对于这板的表达就看出来了,宋称其为“腰”,清叫“绦”,当然是“腰”最为贴切和形象啦,隔扇的小细腰。。。
最下面还有一个正方形区域,名“裙板”,宋代称“障水板”,像不像隔扇穿个裙子呢。这个地方多被建筑师施以各种各样的彩绘,比如如意纹、龙纹等等。
“隔扇来判定建筑年代?”其实隔扇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大致判定出这个宫殿建筑的年代,比如:
宋代建筑的隔扇门一般为“四抹隔扇”:
而元、明清的隔扇门一般为“五抹隔扇”:
同时像六抹隔扇一般用于非常重要的宫殿建筑和大型寺庙。
最后,还有一点,唐宋的隔扇门一般比较“胖”“宽”,而明清的隔扇门一般比较“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