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新闻业的危机
英国新闻业的危机
英国新闻业的危机 更新时间:2010-3-17 0:01:47 我的英国老师曾送给我一份《观察者报》1791年创刊号的影印版。作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份星期日报纸,当年《观察者报》的外观只能用“薄得可怜”来形容。事实上,读者在阅读它时根本体会不到任何“翻阅”报纸的感觉――那几乎是一张双面都印有细密文字的海报罢了。 不过,外观的简陋并丝毫没有影响这份报纸所具有的雄心壮志,在报纸名称的下方,清晰可辨一行文字:“UnbiassedbyPrejudice-UinfluencedbyParty”,意思是说该报不受各类偏见或者政党的影响,坚持新闻的客观原则。 在这个新闻日益泛滥,媒体信誉不断贬值的时代,端详这样一份拷贝过来的“历史文物”令人产生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如果说新闻业的发源是来自人们对事实真相的追求,并将传播这些事实作为其自身的一种责任的话,那么我们今天动辄厚厚数十版的报纸,是否在这一点上比两百多年前的那张单薄的“海报”做得更好呢? 对此,当我通过最先进的媒体传播工具互联网来阅读卡迪夫大学对英国近20年来新闻媒体的可靠度以及独立性的调查报告的时候,我只能十分遗憾地得出否定的答案。至少在英国这个地方是这样: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闻业日益加深的商业化节奏,新闻媒体的公信度实际上在不断降低,媒体报道的可靠程度也大不如前。 在这份报告中,研究者调查了1985年以来英国主要报纸的发行量、利润、雇员情况等多项数据,发现在此期间,包括《泰晤士报》、《卫报》、《每日邮报》在内的主要英国报纸,平均的总版面量增长了两倍多,广告量也增长了近三倍,但是新闻的原创性却大不如前。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是,目前主要英国报刊超过60%的新闻内容几乎是原封不动地购买英国新闻社提供的不署名的通稿,另外,尚有20%的新闻内容部分地引用了英国新闻社的内容。卡迪夫大学的研究者失望地发现,读者买得到的报刊中只有大约12%的内容能够被确认为记者第一手的原创报道。 也就是说,还剩下88%的新闻内容,其来源要么是通过照搬拷贝过来的官方消息,要么是经过改写“硬通货”式的内容而加工,并非记者原创。这也难怪英国不少大学的新闻系,教师向学生强调最多的新闻词汇之一,同时也是学生必修的一堂课――“rewrite”。原来,这个本领才是英国记者如今用来“防身”的最佳利器。 在报纸日益变厚的今天,真正经过了扎实采访的新闻反而越来越少。这一现实挑战着英国公众对于报纸的信任感,也使人们越发感到,自己手中那叠沉甸甸的印刷物,其实纯正的新闻分量,已经越来越“轻”,越来越背离了新闻的本质意义,甚至变得不像新闻。这个或可被称为“危险”的趋势,也被资深的英国记者和专栏作家尼克・戴维斯所察觉,并把它写进了自己的一本新书里。 在名为《扁平地球新闻》的书中,戴维斯对卡迪夫大学的研究者们的那份报告表示出了赞同,在他看来,正是新闻从业者对于英国新闻社所提供稿件的过分依赖造成了原创新闻的乏善可陈,以及庸俗新闻的泛滥。但是,他并没有把问题简单地归咎于英国新闻社自身。戴维斯认为,新闻商业化所带来的“唯利是图”,使得新闻生产越来越类似于机械化厂房的大规模作业。一方面是报纸版面的不断扩充给记者带来的过重工作负担,另一方面,媒体公司为节省人力成本而削减新闻采编人员的数量,正是这两个因素,构成了英国新闻业积重难返的恶劣现状。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像泰晤士报集团、金融时报集团、快报报业公司等等英国主流的媒体集团,雇员的平均数量大致维持在两千至四千的数量上,其中采编的人员配置在五百至七百人不等,而到了2005年前后,采编人员的总量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媒体公司的平均总雇员数量却已经骤减至一千两百人以内。换句话说,在英国的各大报社,员工中记者的构成比率并没有较十几年前更大,但随着报纸版面的扩充,其工作压力却相应变得更繁重了。 重压之下,吃新闻这碗饭的记者,为谋生而计,也只能采取“多抄少写”的策略。毕竟,个人的精力有限,当依靠自身的legwork所撰写的稿件并不足以填满报纸大片大片的空白时,“走捷径”的必要性也就呼之欲出了。作为英国第二大新闻社的PA,自然成了记者们最现成的一个“二手报道”来源。 但PA的“靠谱”程度有多少?戴维斯对此显然持怀疑态度。在19世纪末期建立之初时,英国新闻社便是由当时英国几家大报馆的老板集体出资的,目的是以为英国各地的报社提供更及时、快捷的讯息。至今,它的主要股东还包括每日邮报集团、卫报报业集团、每日电讯集团、DC汤普森等27个媒体巨头。很难说,涉及到诸多后台老板利益的PA,在其提供新闻的品质上,会不会受到某些“干扰”。 在PA每天“生产”出来的数百条新闻中,究竟有多少属于在个人授意以及公关公司干涉之下写出来的公关稿件,又有多少是绝对真实可信、立场无偏倚的纯正新闻?众所周知,公关产业在英国是一个相当庞大的产业,且不论资产的总值,即便仅从从业者数量上来说,它多年前便已超过了新闻业,并且在内容的控制上,也很大程度左右着新闻报道“应该怎么写”。 据统计,平均一个英国记者的背后,都有至少一名公关人员在影响着他笔下的内容。PA的27个股东之一的联合商业媒介集团公司就是著名的公关通讯社的所有者,其业务主顾遍及英国的各大企业、乃至政府机构。其在英国媒体中的显赫地位和影响力决定了PA中公关公司的稿件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记者,在受到公关公司的电话轰炸和新闻工作压力的双重“折磨”下,当然会向PA“妥协”。然后呢?拷贝,拷贝,无止尽的拷贝。 这种公关稿件出现的频率,据说已经达到六成以上。尤其是在经济、公司、公共政策领域,在戴维斯看来,这些领域的新闻几乎都可以说是公关稿件。而PA作为各大报社新闻的最主要来源,使它成为了包括从英国政府到私人公司在内的重点“公关项目”。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只要搞定了PA,就意味着搞定了英国的所有媒体。 PA曾经大致在同一时期发布过两个社会研究报告,一个是说由于普遍接受高等教育的时间变长,英国人工作的年龄越来越晚,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工作后与父母同住的比率逐年上升;另一个是关于五十至六十岁的英国人在即将退休时选择延期退休的调查,结果显示为了不失去扮演社会中消费者的角色,越来越多即将退休的人都选择继续工作。这个结果经由报刊、电视的不断转载、加工改写之后,已经基本上成为了当代英国人的一个共识。 这两份研究报告的科学依据到底能有多少站得住脚,先存而不论,但PA以及复制PA新闻的众多英国媒体都不约而同地将之理解为:这说明英国家庭的结构将发生变化。所有成员都在工作的家庭数量将不断增多,也就意味着全家缴纳养老保险金的时间也就变得更长。不过,很快有人注意到,这两个调查的来源是英国人寿及退休保险的主要供应商,友诚股份有限公司,PA的稿件这是受其公关之委托而撰写的。事实上,该保险公司旗下正要推出一份全家人共同投保、共同获利的新型人寿保险服务。但这个有点“打包”性质的保险产品若想大卖,必须在民众造成一种“全家共同体”的概念。于是,这两份研究报告应运而生。 这不禁让人想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英国皇家精神科学院发起“战胜抑郁症”的运动引起BBC等媒体对抑郁症连篇累牍的报道。这些配上数据、图表、专家意见的报道铺天盖地,让人们很快产生了“抑郁症就在身边”的恐慌心理。其实,这也是公关公司的授意下,英国媒体替药物制造商为价格更高的新一代治疗抑郁症的血清素类药物造势。十多年过去了,新闻的游戏还是同样的玩法。 历史上的著名报人W.R.赫斯特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新闻不过是某些人不希望刊登的那部分内容,剩下的全是广告。”即使在当初商业化的触手刚刚触及新闻界时,不同商业利益之间的纠葛与妥协,已经占据了新闻总量的可观份额。如今,这种裹着商业外衣的“公共关系学”的泛滥程度,甚至已经到了足以左右报刊观点、导向舆论、一纸遮天的程度。 无可否认的是,在传统的新闻不断被互联网和博客蚕食的时代,似乎人人都可以成为潜在的记者,并且,如果他们做得足够好的话,也能具有与过去传统记者大致相同的社会信任度。但同时,当人人都可成为记者的时候,这也意味着不再具有“专业”记者这一说,传统媒体的所谓客观性,在人们眼中已越来越像一个幼稚的谎言。今天的《观察者报》早已不是当年那张单薄的“海报”了,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谁能保证今天真正有价值的新闻会比当年更厚? “谁更加重要?一个《太阳报》的记者、BBC4台的记者,还是一个写博客的家庭主妇?”爱德曼公关公司的英国总裁罗伯特・菲利普斯如此问道。在公关公司看来,这三者的公信度可以说毫无差别,唯一称得上“真实”的新闻,就只有受客户委托、经由他们“制造”出来的公关服务。新闻所陷入的“危机”到底是商业化所带来的一个必然趋势,抑或是新闻自身的“堕落”让商业利益的侵蚀更为肆无忌惮?但愿这疑问不至于沦为一个萨特式的吊诡。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