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一人一书VS盛大盒子.
盛大:一人一书VS盛大盒子
盛大:一人一书VS盛大盒子 更新时间:2010-3-15 4:09:21 国内对亚马逊Kindle模式的变相拷贝,既不是卖书起家的当当卓越,也不是搞排版出身的方正汉王,而是一个就根源上而言是搞娱乐的公司:盛大。
近日,盛大开了一个规格相当高的新闻发布会,宣布了名为“一人一书”的电子书计划。说它规格高,是因为方方面面的头面人物它都请来了:从政府官员到版权组织领导人到大牌写书作者到硬件厂商。在OPOB计划中,核心是一个称为“云中图书馆”的产品。
云中图书馆对于出版物是接入式的。与一般意义上的版权采购有所不同,理论上任何一个人可以将TA的作品自由地接入云中图书馆,并自由地定价,能否变现则由电子书的使用者来决定。这是一种典型的APPSTORE的模式,很有些遵循长尾理论的味道。
比Kindle更进一步的――或者说,有点盛大自行创新的是,盛大做的是一套电子书系统解决方案,而并不仅仅是电子书硬件。故而,这个发布会才会有不少硬件厂商参加。采用盛大的电子书系统,硬件厂商可以更快地造出和云中图书馆对接的电子书硬件――这里面,我依稀又看到了手机中MTK平台的影子。
OPOB计划是两头开放式的:上针对版权内容,采用自由接入;下针对硬件制造,提供解决方案,让更多厂商制造盛大印记的电子书。它的野心很清晰:借由这两端开放,囊括内容和硬件这两个电子书产业的消费者接触体,形成“盛大Inside”的体系,从而控制整个电子书市场。
这种操盘手法,不得不让我想起当年盛大的盒子战略,其实这两者几乎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无非是盒子战略希图占领用户的家庭客厅终端电视机,而OPOB计划则希图占领用户的移动终端之一。从战略目标而言,变电视机为移动终端之一,目标变小了。但具体操作起来,各路环节上的问题,一个都没少。
和盒子战略有点区别的是,这次盛大有内容了。云中图书馆号称已经拥有了500亿字的内容储备。不过,500亿字仅仅是听上去一个很夸张的数字:实际上,以20万字为一本书的标准,不过就是25万种书罢了,这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内容储备。而且以盛大旗下五家内容提供商来看,也是聚焦于网络文学这个书籍的品种之一罢了。我至今无法理解它所谓的“500亿字的规模拥有300万本网络小说和近万种传统书籍”――看来都是微型读物。有一点相当明确,对于一个电子图书馆而言,内容建设才刚刚开始。
第二个问题是硬件厂商的态度,来开会捧场是一回事,真正地投入参与是另外一回事。作为硬件厂商,并没有什么极其饥渴的欲望来使用盛大的解决方案做电子书――电子书的核心技术,比如eink,和盛大没什么关系。硬件厂商的实质性加盟,取决于消费者对于硬件产品的需求。在面对目前还是浩如烟海的国内网络免费书,消费者有什么理由一定要使用云中图书馆为内核的电子书呢?
第三个问题是支付问题。电子书是一种移动终端,而且里面的内容买卖属于微支付,这需要电子化的支付工具来帮忙。在盛大这场高规格的会议中,从新闻报道看,并没有见到诸如银行、中移动这些能解决支付问题的机构出席。是盛大认为仅仅是个技术小问题而忽略了呢,还是他们没来捧场?不得而知。但如果没有方便安全的支付手段,云中图书馆是无法落地成为有效的收入来源的。
陈天桥再一次展示了他的勃勃雄心,推进盛大往更综合的娱乐王国转型。他已经尝试过两次,但都没有见效。OPOB的起点是极高的,但伴随而来的,可能是极多的问题。这一次,盛大剑指的是成为中文最大的著作权交易集散地,这种通吃产业链式的强悍作风,和陈天桥当年孤注一掷搞传奇是一脉相承的。传奇的传奇地位由当年他的执行力铸就,这次,还要加上一个:协调力。
如果盛大文学上市的话,如果我是一个证券分析师的话,对这个OPOB战略,我给出的交易提示将会是:谨慎乐观,继续观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