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营经济纳入上海十二五规划
把民营经济纳入上海“十二五”规划
把民营经济纳入上海“十二五”规划 更新时间:2010-2-4 2:03:29 日前,在政协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上海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沃伟东表示,民营企业是上海从经济大市走向经济强市,进而赢得国际经济地位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要素,应该把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上海“十二五”规划的战略任务和重大策略。
上海民营经济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总量、规模、结构已到了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阶段,在全市的占比为:企业户数超过七成,就业占一半,注册资本占四分之一,生产总值占22.8%,经济增长贡献率占28%,上缴税收占14.75%。
目前,虽然仅仅从数据上看,上海民营经济的作用还不是很突出,但从经济发展的规律看、从民营经济发展与现阶段上海经济社会全局的内在关系看,“十二五”期间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上海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是民营经济是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这是上海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基本条件和重点依托;二是民营经济是自主创新的主要源头,这是上海能够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所在和基本标志;三是民营经济是启动社会投资的主要载体,这是国际金融危机后上海走上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四是民营经济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力量,大量民营企业设在郊区并且蓬勃发展,将有助于缩小上海城乡发展差距;五是民营企业家是上海企业家的主要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作为经济中心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拥有数量众多的企业家,拥有开拓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六是民营企业是自主品牌的主要创造者,这是上海从经济大市走向经济强市,进而赢得国际经济地位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要素。
沃伟东表示,目前阶段,民营经济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还有着两方面特别重要的作用:一是民营经济在改善分配中的作用。近年来,从就业数量看民营经济增长最快,远远超过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民营就业已占全市就业总量的一半,而且还有扩大趋势;从就业收入看,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增长快,民营企业比集体企业收入增长快。民营企业吸纳越来越多的就业人员,其中虽然各个收入层次的都有,但低收入占多数,如果民营企业就业人员收入水平能提高,将显著改善收入分配结构,为上海就业群体的收入水平提高带来新的增长空间。政府可以通过逐年提高最低工资线和三方协调机制等方式,形成民营企业就业人员的收入增长机制,但前提是民营经济要发展,只有发展才会带来就业人员收入增长的利润来源。
二是民营经济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就上海而言,即发展的目标取向由GDP导向转向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效率、改善民生、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社会事业发展等综合目标;发展的产业方向由低附加值、低效益转向高附加值、高效益;发展的依托要素由土地、物质资源、资金等硬资源转向人才、技术、知识、文化、机制等软资源;发展的成本承受由高污染、高消耗转向低污染、低消耗;发展所倚重的市场主体由外资转向外资、国资、民资等所有市场主体并重;发展的手段方法由增量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更多依靠科学技术、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更多依靠科技和金融。
沃伟东认为,民营企业潜在作用巨大,但实践中还面临诸多困难,如民营企业小、散、杂的特点没有根本改变;高新技术产业化初期较难被市场接受;实施转型提升中面临新的融资障碍;企业在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中还无法获得公共服务平台的有效支持;一些新兴行业、新兴业态在工商注册时难以确认行业,享受不到优惠,而政府针对国企、大项目的“一事一办”的方法,不适应细分行业众多的民营企业等等。
沃伟东认为,原因很复杂,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认识上已到位,体制上还缺位”。据此,沃伟东提出两条建议:一是把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上海"十二五"规划的战略任务和重大策略。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年,民营企业现实和未来的角色,决定了民营经济应该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要有切实的组织保障。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一定要在制度安排、体制机制、工作方法上创新突破。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除了在公平竞争、市场准入、融资便利、人才引进、要素配置、资本融合等方面采取相关措施外,最核心的是要有组织保障,否则政策措施再多,没有一个专职的政府部门来组织落实,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是上海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体制瓶颈。呼吁市、区两级政府成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府常设机构,来规划、组织、协调、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
链接
民营经济比例低是沪经济转型难题
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巡视员、上海各地在沪企业联合会会长胡雅龙日前在上财500强企业竞争力指数发布会暨500强企业研讨会上表示,上海目前民营经济大概占比22%,这样的比例在全国都是最低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在的民营经济的比例都比上海高。而相对照,上海目前国有资本占比50%,外资大概占比23%。
胡雅龙还表示,去年评出的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杭州占了81家;上海仅不到30家,相当于无锡和苏州的水平,这显然是上海下一步转型的很大问题。民营经济这块政府一定要采取非常切合实际的重大举措来支持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