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需要“两轮驱动”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需要“两轮驱动” MBAChina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实体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第一季度我国GDP季度增幅为8.1%,经济运行稳中趋缓的特征较为明显。现阶段来看,为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确保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需要进一步发挥金融的服务功能,构建起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的“两轮驱动”机制。

首先,信贷与资本市场都是实体经济所需资金的重要来源。一方面,服务实体经济离不开来自银行体系的资金支持。虽然近几年我国直接融资规模发展迅速,在社会融资结构中地位不断上升,但不可否认银行信贷仍在现阶段我国社会融资结构中占绝对地位。2011年,银行提供的信贷资金占到全部融资总额的82.5%;2012年第一季度,这一比例提高到83.6%。银行体系庞大的资金规模和广阔的业务覆盖面,决定了其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一点不应忽视。另一方面,服务实体经济应更加重视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社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信贷会导致金融体系风险过度向银行集中,对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非常不利,而资本市场大力发展则对缓释和分散系统性风险有积极作用。而且资本市场在提供资金支持中所产生的促进企业治理结构完善、确保资金有效使用、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等正外部效应,也是信贷市场所难以具备的。因此,作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日益强劲的一股力量,资本市场也不可或缺。

其次,金融市场应充分发挥支持和推动实体经济的作用。正如温家宝总理在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现阶段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还不够及时有力,金融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概括来看,现阶段金融业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有:金融资源分配不均造成小微企业融资出现困难、经营面临困境;社会融资结构不合理造成金融体系风险积聚而得不到有效缓释;缺少有效配置工具导致不同行业和区域金融资源分配不均;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不够,造成金融在发挥正向作用的同时负面效果显现;资金使用监控有效性不够,导致虚拟经济体内出现资产泡沫、资金脱离实体经济自我循环。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作用发挥不足,与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与信贷市场未能实现差异定位、微观主体在利益驱动下脱离实体经济、金融创新滞后、金融监管的行政色彩过浓等因素密切关联,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最后,当前应尽快建立起信贷与资本市场发挥更大作用的机制。提高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实现二者对实体经济的“两轮驱动”奠定基础。一是实现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差异化定位。规模较大、经营稳定、风险较低的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等方式,直接面对金融市场公开披露信息,以较低成本进行融资;规模较小,处于成长期,未来不确定性较大的企业,更适合个性化融资方式,可以选择银行信贷。在现阶段金融资源相对紧张的硬约束下,建立这种分层结构,信贷市场可以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创造空间。

二是遵循并有效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配置。对债券市场而言,以机构为主的投资者结构使得债券市场具有庞大的容纳量,直接融资需求应当主要通过债券市场解决。股票市场也是直接融资工具的一种,但是股权融资的特征以及众多散户参与的投资者结构决定了股票市场的主要功能绝非资金融通,而是解决风险的分散和分担,改善企业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机构。

三是将金融创新作为“两轮驱动”的重要推动力。既要认清金融产品的工具属性和风险中性特征,又要鼓励发展并有效把握动态边界为基本原则,尽快形成发展金融市场的共识,有效破除体制障碍,积极推动产品、机制和制度创新,发展资产证券化、市政债券、高收益债券等满足实体经济需求的基础性金融产品,显著提高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四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监管模式。我国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的经验表明,市场化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就我国而言,虽然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已显著推进,但由于多种原因,金融监管的行政化色彩依然浓厚,甚至出现“监管缺位”、“监管俘获”、“监管套利”和“监管政策调控化”现象,突出表现在一些本应由市场规律主导的领域被“加强监管”、“统一监管”,从而出现“过度监管”。未来,一方面,要提升功能监管的作用,形成一个中央银行主导下的伞形监管架构,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发挥金融监管中的市场化机制的作用,以适度监管竞争确保金融运行活力。

影像测量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哪家好

3d测量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