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的“冷”爆发 2000亿的投资机会

新材料的“冷”爆发 2000亿的投资机会 更新时间:2011-1-4 10:00:40   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被认为是其他产业的“基石”,肩负着工业转型“突破口”的重担。

“稀土!稀土!”2010年9月,本刊曾用这样的警示性标题揭示了一场稀土资源争夺战台前幕后。

对于稀土的争夺和热捧,亦可被视为对新材料的争夺和热捧。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与其他六大产业相比,由于远离消费终端,加之充满着专业拗口的术语往往不被民众所认知,但其所具有的重要性是无法被忽视的。

“新材料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是产业升级。新材料的应用领域相当广泛,下游产业涉及电子、通讯、汽车、医药、医疗、航天航空、国防军工以及房地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诸多领域。”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咨询部的主任唐见茂告诉本刊,“新材料,是一切高新技术的基础,所以任何一个技术的突破,都要首先从新材料开始突破。”

工业转型的“突破口”

历史经验表明,新材料的技术突破往往给人类文明和科技翻开崭新的一页。上世纪60年代,正是由于半导体新材料的突破,使得人们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引发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从我国取得的突破性高新科技成就来看,神舟载人飞船、嫦娥卫星、高速铁路、大飞机、航空母舰、新型核电站等领域都是衡量一个国家尖端科技水平的试金石,而其中使用到的新材料往往具有“定海神针”的作用。

国泰君安一位新材料行业分析师告诉本刊:“与耳熟能详的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产业等新兴产业相比,新材料的民众知晓度相对较低,其所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冷门,但新材料却是我国工业实现转型的突破口。”

改革开放以来,以服装纺织为代表的低附加值的轻工业成为拉动我国外贸经济的引擎,这一方面与我国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有关,更为关键的是我国在诸多高附加值的中高端工业科技领域缺乏自主研发的能力。

无论是在民用领域还是军用领域,某些核心部件和关键材料无法实现国产化使得跨国公司通过技术封锁形成市场垄断,进而以产品高价向我国出售和转让。随着新一轮高科技浪潮即将来临,能否在新材料研发生产领域捷足先登就变得至为重要。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知情人士向记者介绍说,“十一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就曾把新材料作为高技术产业工程重大专项,重点发展特种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环保节能材料等产业群。

据了解,2008年,国家发改委决定在7个城市围绕重点产业发展的需求,以电子信息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新能源材料、环保节能材料等为发展重点,建设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截至2009年底,我国区域性新材料产业基地已经达到88家,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新材料产业体系。

目前一些高科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新材料的支撑,比如计算机、通讯、半导体专用新材料、磁性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纳米技术产业以及我国正在推进的大飞机、高速列车、电动汽车等重点工程,此外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领域,都离不开一系列核心新材料技术的突破。

新兴产业的“基石”

“在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五大产业的基石。”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调研报告如此描述。

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产业具有技术高度密集、研究与开发投入高、产品的附加值高等特点。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新材料需求的种类和数量都大大增加。因此,新材料市场的需求前景也被十分看好。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咨询部的主任唐见茂向记者介绍说,新材料涉及的面非常广,永磁材料、光纤材料、新能源材料、太阳光伏材料、风能材料、核能材料、生物智能、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材料,电子信息中的微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航空航天的复合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这些都是我们国家重点关注的新材料的领域。

也有研究机构把《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提到的“新材料菜单”概括为新能源材料、节能环保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几个细分行业。中银国际在一份关于新材料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新材料产业的下游产业涉及广泛,包括汽车、航空设备、通讯设备、家电、IT 行业以及房地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诸多领域,我国以上领域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对新材料的需求巨大。而根据最新的来自官方的研究报告显示,国家有关部委已经预测新材料2015年的市场规模定格在了2000亿元。

2000亿的投资机会

进入本世纪以来,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和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几乎每年都会组织国内材料领域科技及产业界知名的院士、专家共同编写《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

记者从2009年《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看到,2010年,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市场规模有望超过800亿元,而至2015年,这一数值将达到2000亿元,新材料产业无疑是未来最具增长活力和投资机会的领域之一。

不过,未来五年谁将分享这些市场规模仍然很难有所定论。因为新材料种类繁多,分类复杂,目前两市涉及新材料的上市公司也呈数量大、行业分布广的特点。根据概念行业分类,截至目前,两市共有140多家上市公司,涉及行业超过10个。

申银万国关于新材料的分析报告指出,未来一段时期,新能源发电拉动钛材、锆材、高温合金、稀土永磁等保持30%以上增长;节能电机产生10倍量的钕铁硼材料需求;高端装备制造推动钛材、高温合金无限增速;新能源汽车对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占比将达到20%以上。

针对庞杂的新材料产业前景,国联证券新材料研究员张忠认为,新材料需要通过技术解决存在问题,通过市场解决生存问题,通过政策解决速度问题,因此技术相对成熟,能够实现产业化,市场空间巨大,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的新材料子行业更具有吸引力。

记者注意到,以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例,它是一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先进结构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的特性,未来很有可能会大规模使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与钢结构材料为主的飞机相比,其减重效果可以达到20%~40%,在实现节能环保效果的同时,亦能体现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类似的由于新材料研发而带来的行业甚至产业革命或将在“十二五”期间不断涌现。

相关文章:

新材料的“冷”爆发2000亿的投资机会寻找A股低估值节能公司疏通光热产业链四季沐歌扩张阳谋海南:“十二五”末期海洋产业增加值将达1274亿元县域经济如何走好“招商路”亿元入股亲和源挚信资本试水养老产业农业循环经济彰显白酒“低碳”绿色竞争力海峡产业投资基金正式成立一期规模50亿元靖江借临港产业谋升级“世界工厂”转型新思维

股市评论

美股开户

币圈资讯

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