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地开放发放无人车试运行牌照之后,低空领域也开始向“无人”敞开大门。

饿了么近日宣布已获准开辟中国第一批无人机即时配送航线,送餐无人机将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据悉,此次获准飞行的无人机航线共17条,均位于上海金山工业园区内,合计覆盖面积58平方公里,服务外卖商家100多家。饿了么表示,无人机投入运营后平均每单外卖送达时间将缩短至20分钟以内。

只是现实与想象还是有所差距的,使用无人机配送并不是完全取代外卖小哥,不会让你在家打开窗户,手一伸,热气腾腾的外卖就拿到了。因为饿了么无人机主要承担的是主干线运送,在外卖配送流程中只是作为运输工具而存在,终端配送仍旧由人工完成。

市区不能随意飞,或是无人机配送最大问题

虽然无人机配送会使包括调度系统、运力组织在内的环节都发生变化,会重构整个即时配送行业,但是其在大规模应用之前仍面临许多问题。

首先,最直接的问题即无人机在市区能否使用。目前我国关于无人机监管还没有统一的法规,但是已经有诸多省份出台了地方性政策,因为考虑到城市建筑错综复杂,一旦撞上树木、电线、高大建筑等障碍物,有可能堕落砸到行人危害公共安全,因此大多省份都将人口聚集区列为了无人机禁飞区。

例如广东省就将大型活动场所、公民聚居区、车站、商圈、学校等人员密集区域列为了禁飞区,一旦飞进禁飞区域则由公安机关警告,严重可被处罚500 至1000元,单位则可被罚款1 至3万元。

饿了么方面也没有给出明确答复,只是表示无人机本身的工作场景有一定限制,航线必须严格设定,并不是能随意飞行的。事实上,其之所以将此次试运营选择集中在金山区,除了当地政府的支持,还因为其距离市区较远。

一旦无人机被明令禁止在市区使用,恐怕饿了么仍旧需要外卖小哥在路上奔波。

其次,无人机配送需要高精度3D地图。不同于无人送货车或者外卖小哥,其在空中飞行,必须借助高精度的3D地图,没有高精度的3D地图,无人机就不可能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飞行。而目前的地图数据中,多数都是2D地图,由于3D地图在数据上采集难度更大,导致很多地图数据公司都没有建立3D地图数据库。

另外,载重和续航也是一大难题。目前而言,无人机的承载是有限的,饿了么的无人机目前最大载重为6千克,大约等于8到10份的外卖数量。虽然这样的承载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外卖需求,但如果是企业客户的大批量外卖就必须采用更专业的无人机。

并且其满载续航距离为20千米,一旦需要远距离运输,有可能一次往返就需要充电,如果遇到大雨、大风、冰雹等天气,很容易引起无人机动力系统、导航系统的失效,影响续航和使用。

电商巨头纷纷布局,无人配送竞赛开启

在饿了么之外,诸多电商巨头已纷纷布局无人配送领域。在昨天的JD CUBE大会上,京东集团副总裁、X事业部总裁肖军表示,京东正在研发L4级别的自动驾驶重型卡车,目前已经在美国一些获得授权的道路上,完成了2400小时的智能驾驶超级测试。

此外,在“618”期间将有一款原生无人机JDY――800亮相,该无人机具有全天候、全自主的飞行能力,可以连续飞行1000公里以上,起飞重量达到了840公斤,将在2020年投入运营。

而就在上周,苏宁同样开启了无人重卡的测试。其推出的“行龙一号”无人驾驶重型卡车,在上海奉贤区物流园内道路上进行了测试,该无人重卡可以在300米外精确识别障碍物,驾驶速度达到80km/h,这也是国内电商首次将无人驾驶重卡应用在在物流园区内。

作为物流行业的老大哥,顺丰自然不会落后。今年3月,顺丰获得了国家民航管理部门颁发无人机航空运营(试点)许可证,成为国内首家获得许可证的企业,根据许可证的规定,顺丰物流无人机可在民航局批准的试点区域内使用无人机开展物流配送。

在此之前,顺丰就已先后实现了水陆两栖无人机、大吨位无人机的试飞工作,再加上此前对外披露过的各种中小型无人机,其无人机机队已初具规模。

虽然没有快递员,将自己定位于智能物流网络平台的菜鸟网络也在发展无人配送。今年3月,菜鸟公布了其研发的无人车在开放道路上行驶的视频,据视频显示,这款无人车带有货箱,没有驾驶室,能识别红绿灯以及其他障碍物以及行人,但速度较慢。

菜鸟资深算法专家陈俊波表示,该无人车或将在年内量产。此外菜鸟正在招收大量无人驾驶技术方面人才,包括来自传统汽车厂商的工程师,由此可见菜鸟同样有意进军无人驾驶大卡车领域。

结语

随着各地政策的放开,物流领域的“无人”大战终于拉开序幕。经过长达数年的技术备战,闸口一开,倾泻而出。物流和科技领域的巨头们,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

全身动作捕捉系统

全身动作捕捉系统

实时动作捕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