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地位提升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混合动力进入破冰之年
2016年悄然变化,2017年破冰普及。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制造成本的下降,节能型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新能源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2017年将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2005年,混合动力车型第一次引入中国,而随后的10年间,尽管中国汽车市场突飞猛进,但混合动力领域似乎进入了冰冻期,一方面大部分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混动技术处于初级研发阶段,不成熟、成本高;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混动技术的认识不够全面,消费意愿不强,相关产业政策也没有对混动市场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直到2016年,变化悄然来临。业内专家预计,2016年全年节能型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量比上年增长可达8倍,仅前11个月,节能型混动车型总销量达到7.24万辆,插电式混动车型总销量为7.35万辆,同比增长35%。
尽管总量依然较小,但可观的增速,让业界对2017年的混动市场充满期待。未来,节能型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纯电动驱动系统三种动力系统很有可能“平起平坐”。
科技部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专家王秉刚表示,未来几年,无论是混动系统还是插电式混动系统都将进入较快的发展阶段,重要的是自主品牌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已经在相关的制动能量回收、混动系统控制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
■混动、插电式混动成战略要地
2016年10月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确定了节能型混动汽车系统在我国汽车产业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乘用车领域大力发展混合动力,到2020年占全国汽车产销规模8%,而按照2016年混动汽车不足9万辆的销售规模来看,未来发展有数十倍的增长空间。
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则被许多业内专家认为是汽车产业进入纯电动时代之前的过渡技术,尤其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没有突破600公里的情况下。现阶段,纯电动汽车电池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电机成本未见明显下降,政策补贴又在退坡,致使相关零部件和整车企业制造成本压力持续增大。
相对而言,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成本控制、续驶能力上优势渐显。现在,一些整车企业已经把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混动确定为未来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