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牛股是怎样练成的
“熊市牛股”是怎样练成的?
“熊市牛股”是怎样练成的? 更新时间:2010-7-10 0:02:53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新闻,只有你不知道的历史”。历史虽然不会简单地重复,但只要是人性的贪婪和恐惧没有发生改变,历史故事在未来还会以某种新的形式出现,A股市场亦将如此。在2004年熊市下半场中,诞生了类似贵州茅台、苏宁电器、万科这样翻番的牛股。回顾上证综指在2008年10月末最低跌至1664.93点后,展开了一轮气势如虹的反弹。在短短三个月后,指数上涨了20%,但91只个股实现了翻番。其中,中小板、新能源、军工股和具有资产重组预期的个股受到了市场追捧。那么在2010年A股6个月跌去27%后,如何寻找这样的熊市牛股呢?
所谓“熊市牛股”,就是指那些在大盘持续调整时能够持续跑赢大盘的股票,如2004年时的苏宁电器,在大盘持续走低的过程中底部不断抬高,走出了慢牛行情。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虽然A股中期得走势还很不确定,但一批新的“熊市牛股”日后必然会脱颖而出。
记得2004年中小板开设初期,正逢A股熊市调整的中后期,但中小板却诞生了以苏宁电器为首的一批“熊市牛股”。同样,2009年创业板在A股中期调整阶段亮相,出现了一批如爱尔眼科为首的牛股。我们发现2010年的宏观调控与2004年有相似之处,调结构不等于打压,而是有保有压,往往“保”的领域是最容易成为黑马集聚地。
2004年著名的“熊市牛股”主要有三类:1、拥有核心竞争力或盈利模式,典型代表如品牌稀缺性的茅台、新兴业态的先驱者苏宁电器;2、政策转型中的受益者,典型代表如2004年出口主导型发展模式下的中集集团、深赤湾等。3、所处行业周期性较弱,但公司具有较强的内生性拓展能力,典型代表如同医药行业的双鹭药业、商业零售的大商股份等。
有经验的投资者会知道,当大盘向好而市场缺乏热点时,不少资金就会转向炒作次新股,资金迷恋次新股的原因主要是在熊市期间上市的次新股一般由于市场低迷而定价较低,具有估值优势。小盘次新股以其高成长想象空间和炒作相对透明而备受市场资金青睐。熊市大盘企稳反弹,它们往往也会成为反弹的先锋。历来A股市场反弹中的个股炒作力度都是惊人的,自2008年10月28日大盘指数和中小板指数双双见底以来,中小板成为了短线资金的主战场,各路游资疯狂接力,股价也是新高迭创。一波由政策推动的行情中,表现最好的自然包括直接受益于政策的个股。除了“次新+小盘”为个股炒作的条件外,和相关政策沾边也是个股上涨的重要驱动力。
除了受益于政策、小盘等特征之外,许多翻番小盘股还具有基本面上的优势。毕竟太垃圾的个股难以吸引跟风盘。游资关注的这些公司一般主营业务突出,精划细分行业,细分市场占有率高,在近期业绩表现良好,或是具有长期扩张潜力,而且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股价和流通市值都已达到低点。
从A股十多年历史中发现,证券市场的调整往往会呈现出“泥沙俱下”,对于优质公司则是一次逢低吸纳的机会。虽然优质公司在系统性风险面前难以持续走强,但是如果可以长期持有的话有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投资策略,投资者要做的就是等待良好买点和时间赠予的玫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