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封堵可能代价国内市场VISA或无缘

海外封堵可能代价国内市场VISA或无缘 更新时间:2010-6-13 0:01:48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蓉萍 刘兆琼 VISA近来在海外封堵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实际上并没有让银联慌张,相反银联在国内掀起了一场反击战。  最近,银联跟央行一起促使国内商业银行发行银联标准PBOC2.0芯片卡,以取代目前流行的双币卡国际标准,这只是银联将自身标准化的举措之一。包括主要商业银行在内的80多家金融机构是银联的股东。  据悉,银联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已经得到高层认可,不仅如此,央行此前已经就金融安全的事项多次进行调研,外资银行卡组织被排斥在国内的支付处理市场之外。这或许意味着,VISA等国际银行卡组织培育中国市场的前期努力将可能付之东流。  VISA海外封堵  当初银联搭着VISA的通道出了海,现在VISA决定不再借道。  近日VISA再次向境外收单行严正要求,双币卡在国外刷卡,只能走VISA的支付系统,如果不执行规定,将于2010年8月1日开始对违反规定的银行进行罚款。这被银联视为其海外扩张的重大打击。事实上,早在2009年,VISA就已经暗暗通知外资银行,双币卡在国外只能走VISA的网络。  这意味着,中国消费者去国外消费将多支付1%到2%的国际结算费。VISA对于所有的跨境交易收取一定的货币转换手续费,也称为国际结算费。银联为了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中国消费者持双币卡消费走银联网络,免收货币转换费。对于银行来说,选择VISA也意味着更高的成本。  银联有关人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银联、VISA”双标识卡不是纯粹的单品牌银行卡,标识双方均有责任和义务为持卡人提供境外受理服务,这也直接关系到持卡人的权益和发卡银行对持卡人的承诺等。任何一方都无权单独对持卡人选择境外支付通道做出限制,持卡人拥有选择境外支付通道的权利。  但VISA北京发言人刘婕称,VISA的产品除了在卡片上带有VISA的品牌标识外,还带有以4字开头的16位BIN号。由于VISA已将4字开头的BIN号在国际标准组织ISO进行了注册,因此,如果持卡人选择了以4字开头的双币卡即意味着选择了其交易将通过VISA的支付网络进行处理。  她表示:“凡是VISA产品都应该受到VISA运营规章的管理和保护,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一张VISA卡在进行国际交易时一定要走VISA的网络。”  所谓BIN号即BankIdentifi-cationNumber的缩写,它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统一管理并分配。4、5、6字头的BIN号分配给金融等行业使用,其中4字头的BIN号已经被VISA买断,银联申领到的是6字头的银联国际标准BIN号。  目前国内,双币卡占信用卡存量的60%。银行卡研究人员聂俊峰认为,境外使用银联网络和国际组织网络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锁定了交易当天人民币与当地货币的汇率,后者锁定的是交易当天美元与当地货币的汇率。持卡人在境外刷美元账户并以透支的方式购物,在经历20-56天的还款免息期后,持卡人再回国以人民币购买美元还款,因为人民币升值,持卡人可以用更少的钱来还款。  银联国内还击  针对VISA的海外封堵,银联也一直在暗自还击。  有媒体报道据悉,银联已经敦促央行规定商业银行发行IC卡的时间表:国有商业银行应在2010年年底前全面发行金融IC卡;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在2012年年底前全面发行金融IC卡;自2015年1月1日起,所有新发行的银行卡应为金融IC卡。  “但这不太可能,存量有如此多,一张信用卡的有效期也并不短,如果终端没有修改的话,这一新金融IC卡就无法短时间内大范围推广。这个时间表要实现可能性显然不大。”银联相关人士表示。 IC卡,即银联标准PBOC2.0芯片卡,推行这一IC卡实际上就是将银联标准化,而逐步限制双币卡拥有EMV标准的双标识卡的增量。而这一金融IC卡终端的推广则在中国的四川、湖南等地悄然进行着试点。  为了限制双标识双币卡的发行,以打破国际发卡组织在海外对于银联扩张的限制,银联自2006年就多次上书央行要求停止双标识卡币的发行。由于央行、银监会就市场准入、发行标准方面的各自利益,双标识卡币卡没有被明确叫停,但发行数量从2006年开始集聚下降。  另一方面,银联也在强力推进国际化进程。  目前,银联国际受理网络已经延伸至境外90个国家和地区,能够基本满足中国人在经常到访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商务、旅游、留学等支付需要。银联国际网络不仅可以受理单标识银联卡,也可以受理双标识银联卡。特别是62开头的单标识银联卡目前已经在境内、外广泛发行和使用。在境外交易使用单标识银联卡,不仅可直接走银联网络,免收约占交易金额1%-2%的货币转换费,而且可以享受银联提供的多种增值服务。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视察银联时说,银行卡产业是大有希望的产业,银联要不断扩大业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国际化进程,努力把“银联”打造成国际主要银行卡品牌。  近日,银联在回应中仍然强调,作为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的银行卡组织,银联是在境内外成员机构的有力支持下进行的,银联将不断扩大业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完善全球受理网络。  恩与仇  银联与VISA的矛盾升级可以说是中外资银行卡组织在银行卡转接中的主导权地位的争夺。  事实上,在2001年之前,中国的信用卡转接业务一直都是由外资银行卡组织把持。从1985年中行发行第一张万事达,20多年间,外资信用卡组织确实给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理念、经验,而双币卡更是国际银行卡组织为打开中国市场设计的特色产品。  “2001年银联成立,当时对银行卡组织的职能等概念都十分模糊,很多人都是VISA输出的,包括一些管理上的问题,当时VISA提出的条件就是,可以无偿使用今后银联在国内的网络。银联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一位商业银行内部人士称。  在国内,国际信用卡组织无偿使用银联的网络。目前,绝大部分的POS机都是银联的产权,在这些POS机上,国际银行卡组织进行的4、5BIN号的交易属于无偿用了银联的网络。目前,VISA在中国交易额接近200亿美金,收入达到是3000多万美金。  同时,银联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在国内银行卡之间转接中“一股独大”,而且以来中国消费者国外消费发展的势头,海外业务也获得了重大进展,仅2006年全年实现交易总额255亿元,同比增长100%。  不过,自2007年开始,金融安全的问题已经提上日程。高层担心,如此之多的国际银行卡组织进入中国,在中国境内提供银行卡之间的转接服务,势必将会影响到中国的金融安全问题。而银联也借此敦促央行大力限制国际银行卡组织,将银联标准推行为国家标准。  银联和VISA越来越倾向于各自发各自的信用卡,而不是共存标识,毕竟这里面用谁的BIN号和刷卡走谁的通道都是问题。据银联人士透露,目前有65%到70%的新发行信用卡都是银联单标识。  “随着银联的国际化,其在国内和国外覆盖率的增加,其对商业银行的话语权也在增加。对于国内持卡人,有银联标识是我们首先推荐的。当然VISA良好的服务和更加庞大的全球网络,也是我们向经常出国的持卡人推荐的理由。现在双方都倾向于一张卡上只有一家标识。”一位农业银行人士表示。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http://www.jingxigui.com/n/80063.html

http://www.jingxigui.com/n/80414.html

http://www.jingxigui.com/n/80378.html